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第八章 张家

墨然回房间后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拎着礼物跟孙晓美打了声招呼往村西头走去。一路上碰见不少乡亲和知青,一看是生面孔大家不免多瞧了几眼,还遇见了同车的石刚停下来打了招呼。

石刚听闻她被安排在孙晓美和柳妍雨的院子,眼神不明原因地暗了暗,“孙晓美和柳妍雨为人都不错,你们在一起一定能够相处的很好,就是柳妍雨身体比较弱,听说今天又病了。”

“没什么大事,我刚出来的时候已经好多了。”

“哦。”

石刚没有多问,只是状似不经意地转移话题:“你这是去哪,还带了酒?”

“去张怀逸张老师家,她和我爷爷是朋友。”

知青中也有人被安排到村小说当老师,正巧石刚同屋的男生就是,所以石刚也认识张老师。

石刚看她提着酒立刻两眼放光,在这里白酒可是高档产品,特别是她提得这个酒得酒瓶相当漂亮一看酒知道是高级货。其实她拿的也就是普通白酒,在二十一世纪不管酒好不好,那包装酒瓶肯定都设计得相当上档次,远不是现在这种简单的瓶子可以媲美。说来石刚也是个好酒之人,现在喝的大多是农家自酿的米酒,白酒不容易买,而且看苏墨然手里提的,一看就知道是好酒。石刚觉得自己肚子里的酒虫活了起来,鼻尖似乎萦绕着丝丝酒香。他咽了咽口水,真想现在就去张老师家讨口就喝。同屋的徐翔也是老师,跟张老师关系不错,他们俩也一起去张老师家吃过几顿饭,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去,说着就进屋就要去找徐翔商量商量。

从知青点到张老师家并不远,几分钟就到了。进了院子看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在井边洗菜,穿着很干净。

“请问张老师在家吗?”

正在洗菜的华琴注意到有人进了她家院子,头一抬就看见一个姑娘站在她家院子里,手里还提着东西。华琴打量了一下,发现不认识应该不是村里人。

“老张在家呢,你是谁啊。”

“奶奶你好,我是苏耀辉的孙女,我爷爷和张老师是朋友。”苏墨然立刻自报家门。

“哎呀,是你啊,快进屋进屋。”华琴连忙在围裙上擦干手将她迎进屋。

“老张,老张,快出来,人来了。”一进屋华琴就嚷嚷了起来,老头子可念叨这苏家孙女有一段时间了。

屋里的张怀逸听见老婆的声音立刻停下跟白明远的交谈。

“谁来了?不会是老苏家孙女吧?”两人连忙从炕上下来穿好鞋子走出来。两人一出来就看见堂屋站着个俏真真的姑娘,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

张怀逸今天特别高兴,老朋友的孙女总算到他这了,以前老苏来信时说过他孙女对到东北来有抵触情绪,他就怕这姑娘犯倔不肯来,好歹在这里他和老白能照顾照顾。今天看见她来了,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晚饭苏墨然时在张家吃的,看到她带来的那瓶白酒,张怀逸和白明远都很高兴,当场就打开喝上了。两个老人家不顾别人的劝阻硬是将一瓶白酒给办了,当然还有石刚和孙翔两人,石刚到底没有抵御住好酒的诱惑。张老爷子也知道石刚好酒,一进门就调侃他是被酒香勾来的。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期间谈到苏爷爷,两位老人家心绪低落,伤感岁月无情人事易变,最后还是苏墨然主动调节了一下气氛。晚饭后谢绝了张奶奶让她在张家搭伙的建议,她觉得想耀融入这里的生活还是不要太特殊,跟知青一起搭伙可以更好的融入她们,不过她答应会时不时的来蹭饭,华琴才不再勉强。

从张家回到住处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房间里放着一个热水瓶,装满了热水,估计是孙晓美留给她的,这个室友还真不错。她洗漱留一下爬进被窝,原想要捂冷被窝,却不曾想被子暖暖得,手一摸,摸到个圆滚滚的玻璃瓶,墨然笑了。

连坐几天火车可把她累坏了,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睡个好觉。

第二天她一大早就一起了,昨天队长跟她说今天七点有牛车去镇上,如果她需要买东西可以搭牛车。村里每隔三天会安排牛车来往镇上一趟,方便大家出行。这时代买什么东西都要去供销社,不然在村里开个小卖部绝对红火,可这也就是想想罢了。

孙晓美也要去镇上,两人一起往村头集合点走去,苏墨然盘算着该买些什么东西,昨天她在张家用全国通用粮票和张奶奶换了一些本地票据,现在身上要钱有钱要票有票底气很足。所谓牛车就是一头牛拉着一辆板车,两边扶手做成长条板凳,要去镇上的人都来得挺早,牛车九点半就要赶回来。

一辆牛车上坐了六个人还有很多带去收购站的东西,自家攒的鸡蛋,编织的卢苇席,还有各种草药。墨然觉得她以后也可以采摘炮制一些草药去卖,虽然她现在不缺钱但坐吃山空不是她的风格,她还打算等77年的时候参加高考,考到北京的大学去,到时候她也买个三四进的四合院耍耍。

到了供销社观察了一下里面的东西,虽然是小镇但品种还挺多,自己手上有票,再加上空间里有不少好东西总不好凭空拿出来,看来得多买点东西打掩护。

打定主意后墨然开始挑东西,花,使劲花,手上的票据和钱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跟她一起来的孙晓美和给她拿货的销售员都看得嗔目结舌,这是哪来的土豪,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呀,都快将整个供销社搬空了。看来这苏墨然家境不错,有钱可以理解,有票就值得深思了,这可是有钱买不倒的东西。

最后苏墨然大包小包的买了一大堆,还是在孙晓美的劝说下才罢手,以后还可以再来不用一次买这么多。开玩笑,她可不想经常来镇上,这时候的路都是土路,坐着板车没有防震措施,冷风还直往脖子里灌,来一趟简直是活受罪。

买齐了所有的生活用品,算是正是在东北安家落户。

☆、第九章 干农活

苏墨然第一次下地,队里照顾她给她安排了个轻松的活,捡土豆。有人将地里的土豆挖出来,她负责将土豆捡起来装进麻袋,这活不费体力。

东北土豆通常在五月播种,秋季收获,一年只能种一季土豆。这里一般十月下旬就会下雪到第二年四月才会化雪,一年当中有几个月都是被白雪覆盖。跟她搭档收土豆的是个叫周强的男生,身材高大很结实,人很憨厚,干起活来相当利索。

周强在前面用铲子将土豆挖出来,她在后面捡,将土豆上粘的泥甩干净然后装进篓子里。挖土豆可是件技术活,哪里下铲,使多大力气都是有讲究的,不能用蛮力要用巧劲。她也试着挖了两铲,地方找不准总把土豆挖破,只好放弃了。

刚挖出来的土豆很新鲜,她一边捡一边想着后世关于土豆的一个小品。

土豆哪里去挖,

土豆郊区去挖,

一挖一麻袋,

一挖一麻袋。

她有些想不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小品里的台词,只是这几句话记忆深刻,说的可不就是当下的情景,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

土豆又称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主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且一定要低温、干燥、密闭保存。(注:幼芽有轻微毒性)

苏墨然脑子里想着关于土豆的美食,土豆炖牛肉,土豆泥,土豆饼,酸辣土豆丝,还有东北名菜土豆炖粉条,想着都口水直流恨不得现在就拿起土豆回家做菜去。

她空间里也种了土豆,比外面的土豆味道好,不过那是二十一世纪,不知道跟现在的土豆比怎样,毕竟现在的食品安全还不是那么让人着急。

周强对今天跟他搭档的女知青,第一印象就清秀文静,不多话,除了一开始打了招呼,接下来几乎没说话静静地跟在他身后捡着土豆。周强想跟她说话又怕唐突了人家姑娘,硬生生将到嘴的话咽了下去装了一上午哑巴。

周强不知道其实某人是典型的熟人面前一条龙,生人面前一条虫,初次见面总不好太欢实,所以收敛了她的二货本质。

通常下地干活午饭就在地里吃,一般都是馒头配咸菜,方便管饱。墨然没有带馒头,生长在南方的她主食是米饭,不太习惯吃馒头。早上她起来晨练后就煮好了米饭,摊了蛋皮,鸡蛋是张奶奶给的,她们知青不养鸡,想吃只能等村里分配或者花钱跟村民买。拿出紫菜将米饭平铺在上面,再放上切成细条的蛋皮和辣萝卜条,然后裹紧,拿刀切成方便食用的小块,用饭盒装好,大功告成。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