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业已成魔 第22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那咱们走着?”

“走,我带你去。”

*

进宝斋的马车刚抵达张亮堡的时候,赵渊已经能熟练的给狄边平打下手了。最近几日他翻看苑马寺许多录簿,一一比照。

谢太初正从炉子上往壶里倒水。

壶里有些高沫,是狄边平的珍藏。

那高沫泡开,茶香便飘了出来。

谢太初将茶水倒出,一人分了一杯。

赵渊在京城时不是最好的极品茶叶从来不品,如今端着还有茶渣的高沫茶饮了一口,竟觉得欣喜的很。

“好茶。”他诚心实意赞叹道。

狄老头子得意一笑:“这可是老头子多年珍藏,不轻易拿出来的咧。”

“老爷子,泽昌十年张亮堡苑马寺还有军马一千二百匹,牧军三千户。为何到了泽昌二十一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只剩下两百三十匹军马,牧军也只有四百户了?”他问狄边平,“这远低于张亮堡骑兵编制。”

狄边平珍惜的喝着茶,瞥了谢太初一眼:“我瞧道长也是常年在外走边疆的,你可知道原因?”

谢太初在两人身边坐下,抬手烤火,一边道:“朝廷无力支付养马所需国帑,军马便逐年少了。而边疆土贵又乐见其成,草场不能养马,自然可以耕种。于是苑马寺牧场逐渐被吞并,牧军无马可养,更没有屯田可种。逐渐都逃回内地了。只剩下这老弱病残的人,无处可去。”

他掌心暖得滚烫,将貂油在掌心焐热,抓着赵渊的手腕为他活血。

赵渊手上的冻疮几日好了不少,全靠他细心照料。

赵渊仔细思索,浑然不觉他的动作,“我查了资料的,按照编制,宁夏为边陲重地,中卫、前卫、后卫三处,各处需至少三千骑兵常驻,民间农户也需十户养一马,以便军队征用。张亮堡为宁夏镇附近最大的马场,竟然只剩两百匹马。那其他各处苑马寺又是什么情况?”

“只会更差。”谢太初说。

“此间土贵是谁?谁有这么大胆子敢霸占官家牧场?致使边防军备岌岌可危。若鞑靼人大举入侵则宁夏骑兵一溃千里。此人要成为大端千古罪人。”赵渊皱眉问。

“庶人是明白人。”狄边平刚还算轻松的表情没了,他放下茶杯,沮丧叹了口气,“只是此人,谁也碰不得。总兵不敢碰,巡抚不敢碰,连庆王爷也不敢碰。”

“什么人?”

“监军太监金吾。”

“金吾?是舒梁的干儿子?”

“是他。他自从被发配到宁夏,一跃成为监军太监,权力极大,手握宁夏军备大权,便是宁夏卫总兵亦不得不听他调度。”谢太初道,“他是舒梁最信任的嫡系之一,而舒梁效忠何人,殿下不会想不到。”

赵戟。

这个名字浮现在赵渊脑海中的一刻,他仿佛听见了天寿山行在大营的冤屈哀鸣,又像是看见了熊熊烈火中成为灰烬的肃王府。

一时间,他有些茫然。

他以为自己被圈禁宁夏卫,便远离了朝野斗争、势力倾轧、还有这个人……自己兴许能苟且偷生,偏安一隅。

原来梦魇一直持续,如影随形,而他从未醒来过。

赵渊脸色苍白,让谢太初有些担忧起来。

“殿下……”他刚要开口劝慰,便听见柴门外有人招呼。

“敢问凝善道长可在此处?”

谢太初起身去望,门外高头大马拉着描金边的马车,车门上印着进宝斋的字样。他放下茶杯,起身出去。

“想必这位就是凝善道长。”

“正是在下。”

那伙计笑嘻嘻的上前作揖,恭敬道:“东家好。在下是进宝斋的伙计郑飞,来接东家去宁夏镇分号。”

进宝斋是大端北边的大商号,似乎是大端立国便有了进宝斋,延绵几百年。生意做得到,口碑又好,关内外多有来往。

如今穿着绫罗绸缎的伙计倒来这乡下地方找人,还称呼谢太初为东家。

狄边平眼睛都直了。

暗自琢磨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让赵渊搭个线,把狄英嫁给谢太初?

“谁让你来的?”

“是大掌柜的。”伙计说,“您之前写信让送过来的药材也都到了号子里,还请您跟我去一趟拿。”

谢太初点头,回头对赵渊道:“我去一趟宁夏镇,处理些事宜。明日便归。”

赵渊应了声好,又觉得似乎有些不妥。

“真人无需告知我行程去向。”

谢太初听他此话,安静片刻道:“以前我行我素惯了,让殿下空等。是谢太初之过。”

他转身问那伙计:“马车上可带取暖之物?”

“有兽皮,羊绒大氅,还有金刚碳和烧酒。”

“都取下来。”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