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丞相!”裴亮大惊。

王述之冲他摆了摆手,眸中隐现笑意:“也不全因感情用事,他跟在我身边,至今都在为我出谋划策,即便他有心利用我,也不过与我目的相同罢了,对我并无任何影响。至于将来……唔,那便赌一赌罢。”

裴亮不明所以:“赌什么?”

“心呐!”王述之含笑轻叹,抬脚跨出门外。

夜色浓稠,王述之借着丁点星芒朝司马嵘那里走去,推门而入,见他正坐在灯下看书,面上沉静如同夜色,抬眼看过来,那对黑黢黢的眸子好似外面的夜空一般,深不见底。

司马嵘搁了书起身相迎:“丞相。”

王述之反手将门关上,静静地笑看着他,待他走到近前,猛地将他拽过来抱住,一转身将他压在门板上,俯身笼罩下一片阴影,不给他任何反应的机会,抵着他唇畔深吻进去。

司马嵘让这他这突然袭击弄得措手不及,尚未来得及惊愕反抗,便叫他吻得忘了神,双手下意识攥紧,却始终不曾抬起来将他推开。

烛芯爆出细小的火花,室内多了些暧昧的轻喘声,王述之将他松开,微微侧身,让昏暗的光线照在他脸上。

司马嵘迅速撇开目光,眸中浓重的情绪却尚未来得及收回。

王述之打量他片刻,笑意潋滟,嗓音沉沉:“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到何时。”

第三十九章

太子奉皇命出宫探望病重的伯父永康王,为了掩盖皇帝那点打探消息的心思,有意将声势造得极大,宣称皇帝担忧永康王的身子,怕他跋山涉水病情加重,特地让太子前去问候陪伴,确保能经得起折腾,再由太子亲自接到京城居住。

如此一来,既没有拒绝永康王的请求,又可昭示皇帝的诚恳之心,百姓们皆言太子孝顺,更是夸赞皇帝与永康王兄弟情深,倒是让皇帝司马甫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春寒料峭,虽然沿途的柳条皆已抽出嫩芽,可钻出马车时还是叫迎面一阵寒风割得面皮生疼,太子缩了缩脖颈,放下帘子重新坐回暖和的马车内,吊梢的眉眼间飞出一丝不耐:“还有多久才能到?”

跟在外面的太子舍人于俊达连忙恭声应道:“过了前面那座浮桥就离会稽不远了,最快一日能到永康,最慢两日。”

太子“嗯”了一声,想了想,露出一副志在必得的笑容:“丞相怕是也快要回京了吧?”

外面答:“正是。”

“哼!我去看望永康王,你另外派人去王氏查查底,看看除了大司马那一支,他自己还有多少兵力。”太子冷笑一声,又道,“难得来会稽,可不能白来。”

“这……太子查他的兵力做什么?咱们可不能硬碰硬,万一将他惹恼了,大司马那边一旦班师回朝,咱们可是斗不过呀。再说,要真闹出大乱子来,皇上也不见得就高兴。”

太子皱着眉:“查一查又不伤身,查清楚了不也利于下回想对策么?”

于俊达听他没有要乱来的意思,松了口气,忙道:“太子殿下说的是。”

太子这才眉头舒展。

又往前行了一段路,在靠近浮桥时,于俊达探头看了看,抬手喊了声停,扬声吩咐道:“前面的浮桥不比平地,你们先去探一探,若有异状即刻来报。”

“是。”几个打头的护卫领命而去。

这浮桥横跨在支江的江面上,两端相去甚远,底下的江水并不汹涌,此时无风无浪,浮桥上尚算平静,离浮桥不远处还有两座码头,码头处泊着四五只不大不小的渡船。太子这次出门带的人多,又是马又是车还有那么多随从护卫,乘船极为不便,只能从这浮桥上过。

等了片刻,太子有些不耐烦,便掀帘探出身子远眺,眼见那浮桥无风时也轻微晃悠着,心里莫名敲起鼓来:“这浮桥结实么?不会一阵大风就刮跑吧?”

“太子殿下放心,这浮桥搭了好些年,人来人往从未出过事,上回庾大将军南征,几十万大军从这里过,也不曾出任何岔子。”于俊达说着抬头看看天,又道,“就算经不住大风,那也需有风才行,依下官看,今日到夜间都不会起风。”

太子一听顿时心中大定,因嫌外面凉,也就不再多言,满意地放下帘子缩回去了。

过了许久,探路的护卫匆匆赶回来,禀道:“回太子殿下,浮桥的每块木板都查过了,浮桥那头的林子也仔细搜过,不见人迹,也并未发现任何异端。”

太子露出满意的笑容,隔着帘子道:“好,接着赶路。”

马车再次前行,上了浮桥后便听到车底下轱辘压在木板上传来的阵阵“咯吱”声响,车身随着浮桥上下左右轻晃,却晃得并不厉害,太子坐在车内颇为享受地闭目歇息。

行到中间时,车底下忽然传来一阵异样的“喀嚓”声,太子倒也机敏,察觉这有些像是木板断裂了,立刻睁开双眼,正要开口问询,忽然马车后轮一颠,身子随之一歪,整个人都仰躺下去,顿时惊得面如土色:“于大人!”

叫声未落,马车的前轮又是一颠,队伍前后的护卫发觉异样时,还没来得及查看,就听“轰隆”一声巨响,整个马车突然失了支撑,直直往江中掉下去,伴随着一阵凄厉的马嘶,前后离得较近的几名护卫也因脚下的木板突然断裂,随着马车一同摔入江中,发出震耳的声响。

这浮桥搭在江面上,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这么直直掉下去,不说淹死,也会摔晕,更何况如今水中仍寒意未褪,若是不及时将人救上来,冻死也是极有可能的。

浮桥上顿时一阵慌乱,太子若是出了事,他们一个都跑不了,此时哪里还顾得上别的,水性稍微好一些的便全部跳了下去,于俊达是个文人,亲眼目睹马车掉下去,被惊得神魂俱飞,瞪大眼立刻下令:“快退回岸边,去找船家顺流而下!务必将太子安然无恙地救回来!”

队伍前面那些人全都傻了眼,想退也退不过来,只能看着中间断裂的一大块干着急。

于俊达恨铁不成钢地怒骂:“都不长脑子么!退不回来就往前走!到对岸去!”

顷刻间,浮桥上乱成一团。

于俊达稍稍冷静下来,心中大惑不解:明明之前已经探过路,那些护卫将桥上都仔细检查过了,怎么会突然出现意外?而且这意外未免太过巧合,偏偏就发生在太子的马车底下……

等到队伍往两边散开,于俊达扶着锁链走至中间仔细查看,见那些断裂的木板已经悉数落入江中,左看右看都看不出异样来,不由蹙了蹙眉,沉思道:难道当真是个意外?

于俊达带着大批侍从护卫背着冷汗搜寻太子时,另有二人着一身湿衣悄摸着穿过树林,跨上马背,直奔永康县。

这二人先前并未被发现,是因为他们藏身于江水中,一直等到探路的护卫离开才慢慢探出头,之后便攀着草藤树根爬上去,捡起埋在草丛中的火折子,又一个翻身,扣着铁锁反吊在浮桥下面,身法灵活地攀爬至浮桥中间。

二人分别在两处垂着绳子的地方停下来,打火将绳子点燃,又迅速撤离,火苗顺着长长的绳子一路往上蔓延,因在浮桥下面,完全不引人注目,而与绳子相连的那几块木板则早已涂上了火油。

太子的马车行到浮桥中间,点着火星的绳子缓缓燃烧至尽头,木板即刻燃烧,却因为被上面缓缓前行的马车挡住,并未有人发觉,不过片刻功夫,燃烧的木板便崩然断裂。

消息传回永康王府,永康王面露笑意,一面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确认太子究竟如何了,另一面着人去告知王述之,王述之看完信倒是面色淡然,不过也即刻命人前往浮桥周围紧盯。

司马嵘坐在他身旁眼观鼻鼻观心,上回王述之与永康王谈了些什么自己并未多问,不过如今看来,这一出倒有些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必是王述之提出来的,便道:“丞相当时说了这计谋之后,永康王即刻便答应了么?”

王述之侧眸看着他,兴味盎然:“你怎知不是永康王的幕僚提出来的?”

司马嵘笑了笑:“属下以为丞相还记恨着上回遇刺一事,有心以牙还牙。”

“嗯。”王述之笑起来,又道,“永康王应得可是毫不犹豫,我以前倒真是小瞧了他。”

司马嵘眸色沉了沉,他自己是恨不得太子死个彻底,不仅仅因为立场,更因为多年积攒下来的仇恨,可永康王与太子并无私怨,又是亲伯侄,说到底不过是为了一个皇位,想要对付太子可以有许多法子,如今却选择了这么狠辣的手段,不免叫人心生警惕。

“永康王再能干,也不见得会成为明君。”司马嵘抬眼,淡淡道,“丞相可曾后悔选择他?”

王述之勾起唇角:“谁说我选他了?”

司马嵘面露诧异。

王述之摇头而笑:“半斤八两罢了,谁继承皇位,有什么差别?太子一心与我王氏作对,我自然要将他扳倒,至于其他人,只要他们不整日盯着我身后的家族,我助他保住江山又如何?”

司马嵘垂眸沉默片刻:“琅琊王氏位高权重,换成谁都不会放心,丞相难道指望一辈子与皇帝共拥江山么?”

王述之微挑眉梢,讶异地看着他:“晏清何出此言?”

司马嵘顿了顿:“属下妄议了,丞相恕罪。”

王述之“噗”一声笑起来,握住他摆在膝上的手:“坐得这么端正,说话又如此刻板,你真是十七岁……哦不,十八岁的少年郎么?”

司马嵘垂眸盯着自己被握住的手,心头滋味难辨。

王述之笑道:“君臣相得谈何容易?我王氏并无逾越之心,可皇帝不见得这么想。”

司马嵘弯了弯唇角,低垂的黑眸中却滑过一丝冷意:“丞相所言极是,只是丞相别忘了,王氏不止丞相一人。”

王述之笑意顿了顿,抬手将他的脸捧起来,目光深深地看着他:“晏清,你今日……”

“咄咄――”外面忽然响起敲门声。

王述之愣了一下,有些无奈地收回手,扬声道:“进来。”

裴亮推开门大步而入:“丞相,太子被救了!”

司马嵘一听,顿时蹙眉。

王述之拂袖起身,不慌不忙道:“太子不通水性,江面又甚宽,看着风平浪静,底下暗流却不小,他竟然如此轻易就脱身了?”

“是,探子回报,与他一同落水的护卫中,有人尚且清醒,将他从马车内拽出来,虽很快晕过去,却顺流而下,被江边农家给救了。”

“确定?”

“属下确定。”

第四十章

王述之问清楚太子所在,转身走到一旁,盯着悬挂在墙上的地图看了片刻,目光落在一片林子处,笑起来:“若他们明日一早便动身,且不改道的话,入夜后定是在这林子里歇息。”

裴亮跟过去看了看,面露疑惑:“若他们动身迟了,或是改了道呢?”

“不会,太子性子急躁,出了这么大的意外,无处发泄愤懑,必定急着赶赴永康县,怎么会在路上多耽搁?更何况,他也没那份先见之明,就算猜到落水乃人为所致,也不会料到还有后招,好端端绕远路做什么?”

裴亮听得连连点头,又问:“那丞相的意思,是需要属下派人去林中埋伏么?”

“不妥,此事不必我们出力,交给永康王便是。”王述之蹙眉摇了摇头,“不过埋伏围攻容易惹祸上身,不妨半夜将他们周围的林子草木点了,叫他们查不出证据来,横看竖看又是一出意外才好。”

裴亮听得大吃一惊:“林子点了?这林子可不小,火势起来的话恐怕要将整片山给烧了,那还得了?”

“放心,烧不着。”王述之笑了笑,回头走到司马嵘身边,“晏清快替我写一封信,稍后我叫人送去永康王府。”

“是。”

浮桥上断裂的木板已经连夜换新,太子被救后又折腾了许久才悠悠转醒,惊魂未定间不敢再走那浮桥过,便带着大队人马一趟趟地乘渡船过江。

过江后行了一整日的路,太子面孔苍白,显然是落水伤了身子,又没了马车,坐在光秃秃的马背上只能用几层厚厚的衣裳将自己裹紧,时不时便要打一连串喷嚏,到傍晚时分实在撑不住了,差点一头栽倒,连忙喊停。

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唯有前面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片林子,太子瓮声吩咐道:“林子边上冷,我们往中间走走,说不定能避避风。”

众人领命,往里探寻一番,找到林子较密之处停下,在中间空地上垒起高高的柴火堆,又煮了姜茶给他驱寒。

天色渐黑,林子里慢慢沉寂下来,众人坐成一圈,将太子、于俊达等人围在中间,因南方的山林不大有猛兽出没,便安心地东倒西歪陷入梦境,鼾声迭起。

太子锦衣玉食惯了,何曾遭过这种幕天席地的罪,昏昏沉沉间时而觉得这次的确是意外,时而又觉得是有人刻意为之,奈何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不由心中烦闷、咬牙切齿,最后也不知迷糊了多久,终于靠在一棵半人粗的树干上睡去。

夜里有些凉风,林子周围轻微的沙沙声响掩盖了不远处极细小的动静。

一道火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