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0(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论语·八佾第三》第25则

在《风俗通义校注》中有这么一段话:“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

礼乐是上古天子施行仁政的配套工具,实行教化的最佳选择。

上古时期,每一个赫赫有名的天子都拥有一套自己的大型乐舞,比如:舜有名叫《大韶》的大型舞蹈,《韶》是其中的乐曲;周武王有名叫《大武》的大型舞蹈,《武》是其中的乐曲。

据闻秦始皇平天下后,六代的庙乐中仅《韶》和《武》被保留了。可见,能被孔子鉴赏点评的都不是凡品啊!

然而,经过千年的岁月,《大韶》和《大武》的乐曲已经散逸,《大韶》没有任何遗留乐章,《大武》仅剩第二乐章的一部分,也就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诗经》中的《武》了。

于是乎,我们只能通过先人的描述大概感受一下《韶》了。

《史记·夏本纪》:“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哇!怪不得一纯感觉《韶》很熟悉了,感情《箫韶》就是《韶》的别称,我们古琴曲中有一曲便叫《箫韶九成》。

而且,很多古风修仙文、宫斗文里都会使用“箫韶九成”这个元素呢,主角集齐九章《萧韶》弹奏就能引来凤凰仙子,哈哈,还颇有点“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的刺激感。

还有《左传》中记载吴公子季札对此套乐曲内容和意义的评论:“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

看当时人对《韶》推崇备至,以及他们描述的那个震撼场面,一纯也很想穿越回去见识见识啊!想想也是,人家舜可是千古公认的贤君,作出来的乐章自然是场面盛大之余,传播的思想也是很积极正向的!这便是孔子点评的“尽善尽美”之意了。

至于武王呢,从他的谥号来看就知道他是以武力稳固江山的,因此《武》这个乐曲也是在歌颂武王克商的丰功伟绩,并没有传播仁德思想。比起舜,孔子觉得武王的精神境界还不够高,《大武》自是场面恢弘的,然而武王终归是靠武力征战得天下,未能尽善啊!

经典即时尚:世界潜藏的规律“中庸之道”

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渴望得到的。千百年来,人们除了修炼心灵美,同样也很在意外表的美丽,他们通过穿衣打扮来实现这种美。

但是,在当今的时尚圈中,各路牛鬼蛇神齐聚一堂,什么“下半身失踪”、“内衣外穿”以及“袜子配凉鞋”,令一纯不禁想问:“这真的就是美了吗?”

其实,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已经给出了一点方向。

他在《时尚的哲学》一书中,对人们不断追求新颖、奇异服饰的行为进行了剖析,他认为这是来源于两种心理的影响:

一、从众心理。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过群居性生活。当一个人想要融入进某一群体,追求那一群人的认同,那么该群里或言行或装扮,就都会去仿效的。

二、出众心理。人类除了群居性动物以外,还具有个人独特性。因此,人的内心总是会希望有别于他人,独一无二,穿着上也要彰显个性,与众不同。

在这两种心理的相互作用下,人们追捧时尚,其中有审美决定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心理带来的影响。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各种奇葩的服装元素,每一种都是美的吗?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