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9(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公子小白(齐桓公)阵营:鲍叔牙。

公子纠阵营:管仲、召忽。国内公孙无知自立为君,次年被杀。

小白和公子纠闻讯分别从莒国和鲁国赶回齐国。

管仲带兵截住小白,一箭射中其带钩,小白假死,趁公子纠安心不备,火速回国登基。

齐桓公登基后立刻伐鲁,鲁败。鲁人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后因好友鲍叔牙请求,桓公非但没杀他,又拜他为相。

系统提示:“叮叮——资料补充完毕。”

子路和子贡问的问题归结起来是同一个意思:同为公子纠老师的召忽自杀身亡,而管仲却不随少主而死,最后还做了杀害旧主之人的臣子,这难道不是不仁不义吗?

出乎咱们意料的是,孔子竟然做起了管仲的辩护律师。

孔子在回应子路的时候,以子路感兴趣的兵事作为切入点:“桓公多次召集起各国的盟会,不需动用一兵一卒,都是管仲在出力啊。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嗨,您道孔子为啥不挑管仲的刺了吗,礼乐固然受孔子重视,但是设礼作乐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使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啊!

春秋各国纷争已久,齐桓公的出现,使得动荡格局趋于稳定。而正是因为管仲的改革,齐桓公才能成就霸业,也间接地造福了百姓。

所以孔子连声感叹:“如其仁,如其仁!”

对着比子路更聪颖的子贡,孔子把话挑得更明了:“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匡正天下,到了今天老百姓还依旧享受着他的福泽庇佑。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变成蛮夷之人了。(管仲这样的英才)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在小山沟里自杀,而谁也不知道呀。”

哇!这番话说出来,管仲听到了大概也很欣慰吧。

很多人对孔夫子的印象就是“死板迂腐”,一纯再怎样费尽嘴皮子为夫子正名也没用,想必这一段话摆出来就是最好的正名了。

孔子自己是一个恪守礼节的人,因此在看到不合乎礼节要求的事情时总忍不住说上两句,但他没有被小节蒙蔽了眼睛,他很清楚管仲其人的能力,以及管仲对这个纷争时代的贡献。

所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只不过看到他有违礼行为的时候说上两句罢了。

其实结合起管仲的一生,我们就明白,他和孔子不是同一类型的人,管仲不拘小节,不死守礼数,而且懂得为人处事之道,特别是辞官归隐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纵观古今,兔死狗烹不在少数,官居高位后来又能全身而退的不外乎管仲加一个曾国藩,可见管仲是个极有智慧的人,看得清局势,进退皆宜,令后世无数人艳羡、敬仰!

不过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即便管仲与孔子不是同一类人,但他们爱护百姓的心却是十分一致的,实乃时人之大幸也!

原来孔子的音乐造诣也很高!

想必很多人都觉得,孔子的人生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的厉害——在生时官至大司寇、周游列国不说,逝去后还被追封作圣人,他的思想已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影响每一代中华儿女!

孔子不仅仅在学术、哲学、教育各方面有极大建树,人家的音乐造诣也是高的呀,玩音乐玩得可溜了。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