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2(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这里出现了两位打酱油的小朋友:一个是冉有,还有一个是林放。

一纯得先给您解释解释他俩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夫子的意思。

冉有,孔子的门生,此时正在季氏手下办事。故而,孔子希望他能劝阻季氏。

不过,冉有的态度令夫子很不高兴——读书人做官的目的是造福百姓,而冉有却是帮着季氏干坏事,可谓是为虎作伥。

如果说冉有是反面教材的话,那林放就是同学们的学习榜样了。

林放在本篇已经登场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第三》第四则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就礼仪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里真正哀伤。”

看官您瞧,林放来请教礼的根本,而冉有明知季氏逾礼也不劝阻,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所以,孔子一方面恼季氏的嚣张、猖狂,一方面气冉有的为虎作伥,一怒之下,就说了“曾为泰山不若林放乎”这么一句。夫子倒也不是真的感叹泰山神灵不知礼,而是这泰山的意义非同小可!

孔子不愿见到季氏侮辱泰山,因此才郁郁地发了句牢骚。恐怕不仅在孔子的心中,在所有古代人的心里都觉得泰山是极其庄重、圣洁、肃穆、雄伟的!

究竟是什么赋予了泰山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熟悉一纯的看官知道我又要从字义开始分析了!

邀请您一起看看“泰”的篆文:

最上面的图案是“大”,大是“太”的省略,而“太”又假借了“汰”,在这里表示“清洗”;

呈半包围状态的图案就是双手,这个是篆文里很常见的了。我大□□文字果然是象形文字,这双手的形态就表示了:捧、持;

最后被双手包住的图案显而易见就是水,表示泼水清洗。人们认为净水是圣洁的,因此以水净身,不仅能清爽降温,还能去除污秽,带来吉祥与幸福。

所以,“泰”的本义是:用净水泼身,去污驱邪,以祈愿吉祥与幸福。(本义已消失)

您瞅瞅,自从这东方的大山被赋予了“泰”的名字起,它就象征着庄重圣洁。

季氏这个人,本身就不太端正,因此他在泰山大肆□□,就等同于玷污了泰山。

我们从这最原本的意义来理解,也能明白孔夫子为何气恼。

不过,要单纯只是这样的话,孔子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但问题是,历史在不断前行,泰山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它名字的含义了!

这是因为,最高统治者都相当青睐泰山,常常到泰山上封禅!泰山封禅其实就是王权的象征!

泰山封禅这项活动,想必看官您一定知道。现在去泰山旅游,说不定还能观看“封禅表演”呢。

所谓“封禅”,就是祭拜天地的意思。

封,在山上的筑坛进行祭天活动;禅,在山下的小丘上选择一块地方埋下祭品。二者合一,称为“封禅”。

至于,为什么帝王们选择在泰山封禅嘛,古人认为泰山是五岳之尊、是最高的一座山,可以通天,所以历代帝王都选择在泰山封禅。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