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其实就连这点小心眼,也被郭嘉看穿。郭嘉一针见血地指出:刘表很清楚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给予重任吧,恐怕不能制约;给予轻任吧,刘备不为所用。因此郭嘉极为不屑地说:刘表不过“坐谈客”罢了!3

看来,刘表不该生在弱肉强食的乱世,也不知道在这乱世该如何自保。刘备天下枭雄,诸葛亮人中之龙,他居然敬而远之;中原士族南下荆州的有千人之多,也只见他安顿,不见他重用。如此不智,又岂能守住家业?

因此,北方的曹操,东边的孙权,都虎视眈眈。

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孙坚在与刘表部将黄祖的战斗中阵亡,长子孙策接班,年十八岁。后来孙策被刺客谋杀,二弟孙权接班,年十九岁。这时,他名义上是大汉的讨虏将军,实际上是盘踞江东的小军阀。4

说起来孙氏家族也真是少年英雄辈出。孙坚成名时只有十七岁,孙权则同样不同凡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一举攻破夏口城(今武汉汉口),杀了刘表的大将江夏太守黄祖,天下为之震惊。

当然要震惊。因为此战意味着孙权的势力已向西部扩展,下一步必将觊觎江陵,贪图襄阳,鲸吞荆州。

曹操立即感到时不我待。事实上,他对荆州早已觊觎多时,而袁绍的残余势力也已剿灭尽净,北部中国几乎尽收囊中。曹操本人则自任丞相,大权独揽令行禁止,完全可以夺取荆州,也必须夺取荆州。5

当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

与此同时,刘表也一病不起,并于八月身亡,接管荆州的是他的小儿子刘琮。刘琮岂是曹操的对手,刘表旧部蒯越、韩嵩、傅巽(读如训)等人也都劝他投降。

刘琮说:我就不能和诸位一起,守住先君基业,以观天下之变吗?再说还有刘备。

傅巽说:不能。以人臣对抗人主,是以逆抗顺;以地方对抗中央,是以弱战强;以刘备对抗曹操,是以卵击石。三个方面都不行,还要抵抗王师,那是找死。

刘琮犹豫。

傅巽便问:将军自己想想,你比得上刘备吗?

刘琮说:比不上。

傅巽说:那好!如果刘备不能战胜曹操,将军就无法自保;如果打得过曹操,他还会再做将军的部下吗?

刘琮一听就明白了。

没错!要对抗曹操,只能依靠刘备。但无论刘备是输是赢,自己都没有好下场。那还不如投降!6

刘琮投降,曹操的大军便如入无人之境。刘琮这才派人去告诉刘备。刘备闻讯大惊,拔出刀对来人说:今天就是宰了你也不解恨,只是不想弄脏了我的刀!7

不过现在说什么也都没有用了,刘备唯一的选择是走为上计。然而刘备跑得快,曹操追得也快。他亲点五千精锐骑兵,以一天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了过去,试图将刘备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一举歼灭。

与此相反,刘备却是跑得快,走得慢。因为他路过襄阳时,许多士人、百姓和刘表旧部都跟着南撤,随行人员多达十几万,辎重数千辆,一天只能走十几里。

这就几乎是等着挨打。

危在旦夕的刘备却拒绝了先走一步的建议,坚持与民众缓慢同行。他的解释是:成就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人家跟我生死与共,我又怎么忍心抛弃他们!

可能,这是刘备一生中最闪光的一笔。

然而后果却十分严重。曹操很快就追上了刘备,两军在当阳的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相遇。刘备再一次丢掉了老婆孩子,与张飞和赵云等数十人落荒而逃,随行人员和车辆辎重全部被曹操缴获。8

幸运的是,曹操并没有穷追猛打。他放弃了刘备,带兵直奔江陵而去。那里屯集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包括水战必需的舰船,是绝不能让他人得手的。

靠张飞保全了性命,靠赵云找回了妻儿的刘备,决定东行去夏口,跟事先安排在那里的关羽,以及跟刘琮分道扬镳的刘表长子刘琦会合。但,刘琦的一万人马,关羽的一万水军,能抵挡曹操的泰山压顶吗?

也许,这就得问诸葛亮了。

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在前一年来到刘备身边的。

这又是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由于罗贯中的演义而广为人知,可惜却是小说家言。历史的真相也许并非如此,或不完全如此。

那么,真相可能是什么?

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曾经见过刘备。

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洞悉形势的诸葛亮料定下一个攻击目标必是荆州,也清楚刘表不可依赖,能救荆州的只有刘备,便从隆中去见他。

刘备并不认识诸葛亮,也没太把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当回事,尽管他身高一米八四,容貌甚伟风度翩翩。但在四十七岁的刘备眼里,诸葛亮依然是小字辈。

那天可能是刘备的接待日,来座谈的士人很多。谈完众人散去,只有诸葛亮不走。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顺手拿起一根牦牛尾巴就编起工艺品来。

诸葛亮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这个吗?

刘备说:这是什么话!聊以忘忧罢了。

诸葛亮说:请将军度量一下,刘镇南(刘表)与曹公(曹操)相比,怎么样?

刘备说:比不上。

诸葛亮又问:将军自己呢?

刘备说:也比不上。

诸葛亮说:那么,难道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

刘备这才发现诸葛亮非同寻常,诸葛亮也为刘备出谋划策。他的建议,是鼓励流入荆州的游民发展生产,并登记在册。刘备依计而行,实力果然大增。9

不过这事也就到此为止,诸葛亮又回到了隆中。他真正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应该是在司马徽和徐庶极力推荐之后。即便如此,刘备也仍未高度重视。

刘备对徐庶说:那就请他和足下一起来吧!

徐庶却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岂能随便召唤?将军还是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吧!

这才有了三顾茅庐。10

但,这里面有问题。

是啊,诸葛亮不是“可就见,不可屈致”的吗?他怎么会主动去见刘备?他既然已经见过了刘备,刘备又怎么还需要三顾茅庐?以上说法,可靠吗?

可靠。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