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宇文沛作为尚算称职的藩王,自然也知道春涝的事情的,听罢了宇文兰的话,脸色也没有什么变化,看向宇文荣:“你,不类尔父,不错。流民,不碍事。”

宇文荣还不习惯宇文沛这样的夸奖,求助地看向宇文兰。

宇文兰笑着拍了拍宇文荣的肩膀,笑道:“祖父是夸你实话实说,和叔王不像。再则是流民之事,便是闹起来,待调了大军过去顷刻间即可平息的。”

宇文兰又对宇文沛道:“祖父,这流民动乱虽不足为惧,但是孙儿恐怕州郡兵卒疏于防备,若是压不住动乱让人借机生事就不美了。不如孙儿和七郎带一千人前往冀州、襄国一带,若是平了民乱,祖父也好给孙儿请封了。孙儿如今也该自立门户了。”

宇文沛微一沉吟便同意了,他对两个嫡出孙儿之间剑拔弩张没有插手,不代表心里没有想法的,如今次孙愿意先退让一步,也可。便点头同意了,还与宇文荣道:“你,若立功,亦请封。”

宇文荣心里虽然不放在心上,却还是谢过了宇文沛。出了燕王的院子,碰上了世子和宇文蔚,世子虽诧异次子会与宇文荣在一处,但没有多说什么。倒是宇文蔚,眉眼里似笑非笑,目光阴冷地盯着宇文荣片刻才转开,说出的话颇为刺耳。

“二弟,你竟没有同那些官女支混在一处,真是难得!难不成是王叔家的这位七郎,献了什么绝色与你?听闻王叔家中也是美人众多,同二弟你的喜好颇为相同呢,真不愧是亲叔侄呢。”

宇文兰只装作听不见,宇文荣心里却是冷笑一声,眼中的厉色一闪而逝,脸上做出诧异之色道:“想不到大哥对我河间王府之事也知晓得这般清楚呢。不过我还真没有献什么美色与二哥的。大哥也不必羡慕,若是有心动的美人,只管告知我,我定会想法弄来送与大哥的。”

“哦?就凭你这含酸样儿?”宇文蔚斜着眼看向宇文荣,冷笑一声,看也不看宇文兰,转向宇文舵道:“父王,藩地计务乃是大事,我们还是快些去面见祖父商议要事要紧。”

宇文舵好似完全不知儿子之间的不协一般,对着宇文兰和宇文荣微一点头,就背着手同宇文蔚等人往燕王院中而去。

宇文荣看着自己这位摆着明白装糊涂的伯父,眼中闪过一丝嘲弄之色来,心中暗骂了一句,便转身和宇文兰往燕王府护军大营而去。

冀州府内,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空,喊打喊杀声此起彼伏,刺史府的正门前更是喊杀震天。府中上上下都慌慌张张地,而家奴们也深知得跟着主人才有逃脱的可能,都拿着值钱的东西朝正院奔去。

“夫人,不好了,前门的护院眼看就抵不住了,太夫人、二郎夫妻还有大夫人坐着马车往后门去了,六娘子果然是一肚子心眼,竟然偷偷跑去太夫人处了,太夫人说在后门处等您一刻钟,您也别收拾东西了,快些带着四郎和九娘赶过去才成。”郭媪慌张地奔来,抓着还在替王映华收拾东西的杜氏,焦急道。

杜氏神色大变,她也顾不得再收拾东西了,和王卓一起扶着王映华就往外走,谁知才出了后院,并不见太夫人等人。杜氏只觉得浑身冰凉,就看见王卓的长随福贵喘着粗气从后门方向跑了过来,他的脸色煞白,断断续续地道:“二夫人、四郎,不好了,后门,后门被三家翁带着贼人守着,便是太夫人也不让出去。现在可怎么办呀,前头的贼人眼看就杀了进来……”

福贵带着哭声说完,就眼巴巴地看着杜氏和王卓。王卓平日里再镇定,也不过是个没经过什么事的十六岁少年郎,他也惊惶了,看向杜氏慌道:“阿娘,如今该怎么办?”

杜氏心中暗骂了一声王恪之狼子野心,也恨太夫人手段太过,竟逼得王恪之背弃了家族与贼人同流合污。她看着还未及娶妻的儿子和尚未痊愈的女儿,心知不是去追究谁是谁非的时候,她唯一沉吟,就果断道:“去客院,那儿有偏门与外街相通。”

“阿娘,要不要让人去太夫人那边报个信?”王卓走了几步后想起了祖母阿爷等人,便低声问道。

杜氏眼中闪过冷意,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客院那边的门外人不知,你三叔父,王恪之却是清楚得很,他深恨你祖母,不可能放你祖母走的。你若是想让人去送消息,阿娘也不拦着你,只是阿娘我和你妹妹却只得陪着你等了。”

王卓看向神智浑噩的妹妹,再想起之前祖母和阿爷之前丢下自己母子三人的事儿,脸上闪过一丝挣扎,片刻后低头道:“是儿的错。阿娘和妹妹才是我最亲的人。我们快些走。”

杜氏放下心来,也不多说什么,一行人匆匆进了客院。在此服侍的奴仆早就不见了踪影,到处都乱早早的,布衣鞋袜等不值钱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

郭媪看着地上的布衣,停住了脚步,拉着杜氏道:“夫人,现在外头想必也是极乱的,您和四郎君、九娘子也都换上了仆从的衣物吧。”

杜氏露出了然之色,忙让人捡起地上的布衣,顾不得脏乱都套上了身,一行人自客院后的暗巷入了一道不起眼的门,出了刺史府。而这一切,都被趴在屋顶上的王诵看得分明。

王诵并未听从王恪之的话拦着杜氏母子三人和几个仆从,他并不惧怕王恪之的责罚,最多被打板子而已,二叔母杜氏和王卓可比太夫人和郑氏干净多了,杀了白造孽而已。放他们出去,能不能躲得过乱兵的刀锋,就看他们的运气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今天更新得这么晚,这一章我码得很纠结,本不想写这么多配角之事的,但是后来一想,还是得交代清楚,不然后面的行文难以展开,所以又修修改改了好半天,见谅!

另:今天高考日,住考生们考试顺利,突然想了自己的高考,瞬间觉得自己老了/(ㄒoㄒ)/~~

☆、操刀良在兹

杜氏带着儿女和几个仆从出了刺史府,一直走了两条小巷也没有遇到乱兵,只是还没高兴多久,他们就听到一森冷声音从正前的拐弯处传过来:“哈哈,果然让我逮着几个人了。识相的,就把值钱的东西都留下,留尔等一命。若是不听,哼哼,爷爷我的刀可是不留情的。”

杜氏紧紧地攥住王映华的胳膊,虽强装镇定,但是开口的声音还是在微微颤抖着,“四郎,将包裹给他们。”她看向七八个或拿着刀或拿着长棍的汉子,都是满身血污,当头一人虽又黑又瘦,但是一脸的凶悍之气,手里拿着的环首刀上还滴着血。杜氏心中虽惧怕,却得护着儿女,她见儿子将包裹给了贼人后,鼓起勇气哀声求道:“诸位好汉,我一个妇人带着儿女逃难,所有的钱财俱在这包裹里头,如今给了好汉们,还请好汉们给我几人一条活路。”

为首那汉子却是仔细打量着杜氏,片刻后冷笑道:“你这妇人虽穿着布衣,但是双手白腻,显然是平日里养尊处优之人。爷爷我最恨你这等整日诸事不做却高高在上享着荣华富贵的妇人了。其他人都可以走,但是你得留下!”

杜氏等人听了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夏更是吓得快要晕死过去。还是郭媪年老机智,无惧那些汉子滴着血的大刀,抱着杜氏就大哭起来:“我可怜的夫人啊!郎主偏宠侍妾,平日里就百般地折辱你,今日更是早早带着侍妾和庶出子女逃走了,只留下夫人和郎君小娘子,如今还遇上这些人,真是老天爷不长眼呀!我可怜的夫人,早知如何,还不如在家中一条白绫自我了断,也免得死也受人轻视呀……”

杜氏很快就明白郭媪之意,想到如今大乱的冀州,也垂首流下泪来。立春和立夏两个婢女则是害怕得大哭起来,几个小厮也忍不住哽咽起来……一时间哭声大作,惹得拦路的几人都愣了。

其实除了为首的那汉子,其余几人也不过是想着趁乱抢些财物罢了,心中还存在几分畏惧,知道伤人害命都是不好的。如今见杜氏一行人哭得这般凄惨,倒是动了恻隐之心,一汉子对为首的瘦高个劝道:“大哥,我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财物,不如就放了他们走吧。你看他们就这么几个人,连辆车也没有,还没有个男人一道,想来也没有说谎。与其抓了这妇人还不如去其他的街巷,看看能不能逮几个有钱的人。”

此时王卓也难得鼓起勇气站在了杜氏等人身前,虽双腿打鼓,却还是出声道:“不要杀我们,我什么都给你们。”接着他笨拙取下了王映华头上的钗环手镯等物。杜氏见状,也取了头上的银钗、耳朵上的耳环,又让立春立夏两个婢女照办,这才又道:“我姓杜,京兆杜。可杀不可辱。如今我等的财物全都给了诸位,还请诸位放了我等,何必徒造杀孽呢?”

杜氏的脸上虽因为惧怕而有些苍白,但是此时却有一股说不出的气势,凛然不可侵犯。

那几个人对视一眼,当头之人也面露迟疑之色来。几个同伙又劝了几句,为首的汉子沉默了片刻,黑沉沉的目光盯着杜氏几人来回打量着,片刻后才厉声道:“也罢了,财物留下,人都给我走,不要想耍什么花样!”

杜氏等人慌不择路地奔出巷子,恰碰上同坊里大绸布商户宋家人出逃的几辆驴车,宋家太太是拜见过杜氏的,心中一动,邀了杜氏等人上了车,随着大批人一道逃出了城。

“杜夫人,不知刺史大人可还好?可有官兵往总管府节度那里送信去了?”宋太太待车队一停下,就匆匆来向杜氏打探消息。

杜氏也不瞒着,苦笑道:“不瞒宋太太,我与我夫君及其他人走散了,至于往总管府送信,应该是送了,至于送没有送出去,我便不知了。”

宋太太面露失望之色来,想到自家被贼人烧抢一空的铺子以及库房,就恨恨地咒骂了乱民起来,片刻后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忙向杜氏赔礼就讪讪地寻了借口离开。

“夫人,我看还是设法打听太夫人和郎主等人是否也出了城吧,这宋家是寒门商户人家,素来不太讲规矩礼法的,若是有什么想法,只怕防不胜防。”郭媪年老看得也多,对杜氏说出了心底的担忧。

杜氏哀叹了一声,苦笑道:“今日能逃出来还多亏了宋家的援手,只是你担心的也在理,商贾人家向来重利无底线,如今我等落魄,若是被贼人追上了,就算想将我母子几人交出去换平安也不稀奇。也罢,我看福贵还算机灵,让他去打探一番,希望夫君他们也出了城了。”

一个多时辰之后,福贵满脸是泪的跑了回来,宋家的奴仆有瞧见的,自然去回报了宋家的家主去,而杜氏却是心往下一沉,即便她厌恶长房,觉得婆母姜太夫人对待血亲算计太多,丈夫王沉之平庸无能,但是有他们家,冀州王氏这一支还算过的去。而他们若是不在了,自己母子三人便是孤儿寡妇,要么回太原去依附那边的族人,要么去京兆依附杜氏了。

“夫人,小人没有进城,只在城门上看见了郎主的首级,打听了之后才听说,咱们家太夫人、大夫人、二郎君、二少夫人、小郎都被贼人给杀了,刺史府也给贼人给占了……”

福贵抹着眼泪格外地伤心,杜氏听了也是眼前一黑,好半天才醒过神,“我知道了,一会儿四郎那儿,你劝着些。就说这家仇还等着他去报,我与九娘也只能依靠着他了。”

福贵抹干了泪,应道:“夫人放心,小人知道了。对了夫人,小人回来的时候,碰上了朱家的车队,朱家的郎主被贼人砍伤了,朱家娘子听说夫人和四郎出了城,就让兰娘子带着人一道过来了,现在在外头候着呢。”

杜氏吃了一惊,也顾不得悲伤了,忙起身出去了,看见门外只带着一个婢女和一个壮实家丁的朱兰娘,娘俩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很快杜氏就辞别了假意挽留的宋家人,带着儿女同朱家人一道踏上了往涿郡逃难的路途,只是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朱家人自顾不暇后待他们母子的态度也愈加冷淡,虽然朱兰娘性格委婉,处处照顾之时还在两处周旋,但在朱家的部分族人少粮食,一些小郎因缺粮而时不时饿得哇哇大哭,朱家大部分人看来的目光都变为憎恶后,杜氏决定带着儿女和几个奴仆离开。

“伯母,朱家族人只是一时想差了,而那些粮食本是我家的,我阿爷与阿娘并没有说什么,族人的话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如今到处都是乱民,九娘又病着。你们这一行也没有个家丁护院,如何能单独上路呢?再忍上三四日,待到了涿郡,一切都会好的。”朱兰娘秀丽的面容也变得憔悴了,但是她的脸上还是如从前一般时时带着微笑,听杜氏说要离开了,脸上露出了焦急之色来,抓着杜氏的手恳求道。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