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7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老王妃听了,顿时觉得有些失礼,忙上前安慰道:“年纪轻轻的,以后多的是机会有,你也别太在意了。”

老安靖侯夫人忙上前迎了老王妃入座,又命丫鬟沏了茶上来,也跟着安慰富安侯老夫人:“老王妃说的对,年纪轻总会有孩子的,不要着急,先把孩子的身子养好了再说。你也不想想你自己,是几岁上才怀上你家这小子的?”

安富侯夫人闻言便带着几分羞涩苦笑道:“我那是苍天有眼,老蚌怀珠,可如今我也一把年纪了,你们都抱曾孙了,我连个孙儿也没有,走出来都觉得自己寒碜的慌。”安富侯夫人又叹了一口气,继续道:“这不,出来庙里走走,一来散散心,二来也求菩萨保佑,让我能早日抱上孙儿。”

刘七巧听到这里,才惊觉为什么方才她觉得不对呢,原来这安富侯夫人家果然比其他两家都少了一代,怪道刘七巧觉得,她才是正常的当奶奶的年岁,正好六十左右。不过摆在这古代,这安富侯夫人这么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七巧职业病发作,见富安侯夫人依旧愁容满面,便上前劝慰道:“老太太千万别着急,这流产对女子的身体多有损伤,虽然平常只坐一个月的小月子,但是养身子至少得养上半年以上。方才听老太太说少夫人前头流了一胎,前两个月又流了一胎,这可不好,每一胎之间间隔半年以上,才有助于女方身体的修复,如果半年以内连续受孕很容易引发习惯性流产,这样少夫人的身体就越发没办法好了。”

安富侯夫人听的津津有味,抬起头看看眼前这位姑娘,这些话她们家请太医的时候,太医也略有提醒,不过都没说得那么详细而已。可今天刘七巧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安富侯夫人才觉得似乎是之前太着急要孩子了,身子没养好才连带着第二次也悲剧了。

刘七巧又继续说道:“女人的身子,最是柔弱娇贵,流产之后,要多开一些药吃吃才好,有没有让靠得住的大夫调理调理?”刘七巧以前办公室隔壁就是妇科,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人来做人流手术,刘七巧曾经问过隔壁同事,问她每天那么多人,到底有多少是来确认怀孕,有多少是来做流产手术的?那同事告诉她每天只有十分一的人会把孩子留下。以前她刚上班的时候还会劝慰几句,现在已经是练就了一副直接开条子进手术室的淡定心态了。

但是在古代医学水平低下,没有无痛人流也没有清宫手术,流产全靠意外或者吃药,所以流不干净是很正常的事情。流产流不干净的后遗症也很多,典型的就是流血不止,大姨妈来一个月不走你能受得了?所以很多小年轻在选择药流以后,过几天又乖乖的回来做一次清宫手术。可是古代没这技术,人要痊愈只能靠自我修复。

“这姐儿说的对,是要好好将养,回头我再请个大夫给她瞧瞧。”安富侯夫人正说着,杜若扶着杜太太打了帘子从门外进来了,杜若抬眼就看见了刘七巧,连忙装作淡定的底下头来。刘七巧瞧见杜若,起了一点恶趣味道:“老太太,眼前这位小杜太医,可是最精通妇科疑难杂症的,不若喊他去给少夫人瞧瞧?”

中医靠的是资历和经验,所以虽然杜若出身宝善堂,但是大家大多喜欢相信那些年纪很大,眉毛胡子一把白的老中医。这个现象就是在现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中医熬出来,几十年的青春就这样贡献了,这也是刘七巧坚决选择西医的缘故。

安富侯夫人道:“平常我们都是请陈太医来看的,如今正吃着药调理,过几日请杜太医也去瞧一瞧。”

杜若闻言,只摇摇头道:“陈太医的医术是极好的,老太太尽管放心让少夫人吃上半个月,中医要时间长了才能见效,关键还是得将养着,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有房事。”

安富侯夫人点点头,一一记在心上,又笑道:“倒让你们笑话了,我这一把年纪没抱上孙子,也是急了。”

杜老太太听了半响,见她这么说,也凑趣道:“那又如何,你看我这一把年纪,不是也连孙媳妇还没着落吗?不急不急,儿孙自有儿孙福。”

杜太太见杜老太太这么说,忍不住就拿眼睛瞄了一眼刘七巧,这会儿再看看,似乎又觉得很不错,心想也不是没孙媳妇,只不过还没定下来就是。她又转头看了一眼杜若,只见杜若的脸早已经红到了耳根,心里又暗骂,瞧你这小样,媳妇还没到手呢急的跟什么似的!怎么看都跟他老爹是一个性子的人,以前还觉得他沉稳,读书都读到猪脑子里去了。

安富侯夫人太后瞧了一眼杜若,只觉得他仪态俊雅,一表人才,点头笑道:“放心吧,过不了多久,我准能有孙儿,你准能有孙媳妇,咱们不着急,慢慢等着!”

☆、第67章

杜老太太在拄着龙头杖在大厅里来回走了几圈,脸上一脸的气愤。听说自己的孙子从边关回来了,直接进宫去回话了,回着回着,人却不见了!

“你们都是白痴吗?少爷去哪儿了你们不知道?还不快出去找去!”杜老太太的狮吼功最是厉害,几个小厮连滚带爬的就跑了出去。

杜二老爷清清嗓子,劝慰道:“这个……大郎年纪大了,自然不会乱跑的,老太太不如坐下来等等,不如我们一边用晚膳,一边等他回来,如何?”杜二老爷给杜大老爷使了一个眼色,杜大老爷连忙道:“对对对,说不定还有什么事儿没办完,大郎都这么大的人了,做事一定是有分寸了,来我们不等他了,坐下来先吃。”说着就招呼杜二老爷一起坐下,命杜太太赶紧传膳。

杜太太也是一肚子狐疑,自个儿儿子才回来,不往家里跑算个什么事儿,不过又想想如今他和七巧正甜甜蜜蜜的,俗语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既然二叔说了杜若是去了七巧家,大概是不会有错的了。

杜若作为大夫,这个身份给予了他很多的便利。其实今天他原本是想起来上次给刘七巧的药丸似乎要吃光了,所以从宫里回来之后,便顺便去了一下鸿运路的宝善堂,问掌柜的拿了他之前特意让掌柜的帮忙配好的药丸。原本没想着亲自送过去的,可谁知道上回那户生了孩子的人家,居然送了两张请帖过来,说是要在自家院子里摆两桌,一定要请上产妇的救命恩人。所以杜若就让春生赶着车去了刘七巧家。

杜若到了刘七巧家,才知道刘七巧今天休息。李氏见刘七巧回来就心神不宁,心绪不安的样子,也很担心,见杜若来了,就顾不得避嫌不避嫌的,让杜若进房间赶紧瞧瞧刘七巧。那时候刘七巧正睡的安稳,杜若坐在刘七巧的床边,一坐就是一个时辰,等回过神来,天都黑了……

李氏在外头喊了刘七巧和杜若去饭厅吃饭,刘七巧从炕上起来,杜若给她系好了身上的衣带。刘七巧对着镜子梳了梳自己的长发,跟着杜若一起出门。

饭厅里刘老爷正坐在那边,碗里倒着半碗老白干。刘老爷有吃晚饭的时候喝一口小酒的习惯,晚上可以睡的更安稳点。他抬头看见杜若,皱着眉头道:“这不是宝善堂的少东家吗?”

杜若连忙点头说是,杜若以前在鸿运路的宝善堂跟着陈大夫也学过一阵子,这一条街的街坊老小都认得他。

老头子看了看杜若,总觉得不对劲,这太阳都落山了,这杜太医怎么还没走呢?“听说你现在去宫里头当太医了,怎么今儿会在我家?”

李氏立马大哈哈道:“她爷,七巧不是身上不好吗?上次就是让杜大夫看的,这次七巧正好回家,杜大夫就又来瞧瞧了。”

杜若很感激丈母娘的仗义,连忙点头道:“是是是,我就是又来复诊的。”

刘老爷抬起头,见刘七巧有点萎靡的站在一旁,便点了点头道:“我这孙女没什么大问题吧?她这病是要好好调理,不然以后嫁了人,夫家也会嫌弃的。”

刘七巧低着头,偷偷的瞧了杜若一眼,似乎在问他:你会嫌弃吗?会嫌弃吗?

杜若脸上有点红,应承着刘老爷道:“自然会帮七巧姑娘调理好,您老人家放心。”

李氏笑着道:“杜大夫,这么晚了不如就在我们家吃顿便饭吧,今儿我家吃刀削面。”李氏说着,赶紧往厨房里头喊了一声道:“大妞,面条下锅了没有?”

钱大妞在里头应了一声道:“大娘,一早好了,你方才吩咐说杜大夫的那份儿要特别多捂一会儿的,我这其他人的都起锅了,就等着他这一份了。”

李氏听钱大妞这么说,顿时脸红到了耳根,杜若更是不好意思了起来,连连向李氏点头道:“谢谢,谢谢伯母。”

刘老爷看着有点不大对劲啊,一个这么关照他,一个脸红着喊伯母。再看刘七巧,小嘴嘟着站在一旁,倒像个没事人。刘老爷清了清嗓子道:“会喝酒吗?”

考验杜若的时刻到了,说不会,可能这第一关都过不了直接被out,说会把,杜若摸摸自己的胃,最近好不容易听话了一点点,绝对不可以前功尽弃。

“会,会一点点。”杜若谦逊的开口。刘七巧瞄了一眼杜若,心道:你行不行啊?

李氏更是着急,哎哟我家女婿怎么能喝酒呢,他是连吃白米饭都会胃疼的病弱身子。

刘老爷笑着,拿烟杆敲了敲自己身边的位置道:“坐下来陪我喝两杯,她爹不在,老头子我一个人喝酒怪没劲的。”

杜若这是舍命陪老丈人的亲爹,尽孙女婿的义务啊!于是他看着刘老爷给他拜上了碗,往自己的碗里倒了半杯酒。

“小口小口的喝,喝下去胸口热乎乎的。”刘老爷一边说一边夹了一颗花生米放入口中嚼了起来。

杜若低下头,抿了一口酒,很传统的白酒的味道,带着一点点甜味,入口倒是很柔顺的。杜若缓缓下肚,开口道:“这可不就是鸿运街上那家赵氏酒坊的老白干吗?”

“算你识货,不是我说,我在这里住了有四十年了,就他们家的老白干正宗。”

杜若又抿了一口酒,慢慢品味着,才缓缓开口道:“每年我家也会从他们家进很多酒,用来泡药酒用的,在这酒中放一些上好的药材,什么人参、鹿茸、虫草、当归、按照比例调配好了,可以治很多病症的。”

“真的吗?”刘老爷眸光闪闪的看着杜若,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杜若的脸颊瞬间一红,然后点点头道:“这个店里头正好有,明儿我就让小二给你送一坛子过来。”

刘老爷故作客气的问道:“几两银子啊。”

杜若笑着说:“这怎么好意思收您银子,你尽管用,没效果不收钱!”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