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七巧,要不是你,我觉得我都快死了,这不就喂个奶吗?哪里就有这么多学问,我从来不知道。”

刘七巧笑着道:“你多当几回娘就知道了,这丫头名字取了吗?”

小张氏摇摇头道:“知道是个丫头,脸上都没个喜色,谁还记得张罗名字呢。”她撇撇嘴,委屈的不行,拉着刘七巧的袖子道:“七巧,你给她取个名字吧,我让她认你做干娘!”

刘七巧想了想,老田家肯定是指望着小张氏再给生个儿子的,这名字得讨喜一点,不能弄什么花花草草莺莺燕燕的,于是蹙眉一想道:“这么着吧,你婆婆想让你给老田家再添一个儿子,那这女娃儿就叫田招娣,你说好不好?”

“招娣、招娣……好名字!”小张氏开心的笑了起来,捏捏女儿的脸蛋道:“小招娣,你可一定要为娘招来一个弟弟哟!”

刘七巧看着窝在炕上的笑呵呵小张氏母女两,心想这同样的人,怎么她们就那么容易满足呢?顿时也觉得自己心满意足了起来。

刘七巧在老田家待了一下午,把本来老田儿媳妇不下奶的毛病治好了不说,还一下子调*教成了奶牛。那奶水好的哟,让围在一起喂奶的几个年轻媳妇看了,都觉得对不住自家娃儿。

刘七巧的名声也在牛家庄越来越大了,可怜刘七巧的一双手,酸痛的几天都拔不动针线。看来催奶师这一个职业,实在不适合刘七巧。

几个年轻媳妇偷偷的问了小张氏,让她把秘诀说一说,小张氏一来觉得害臊,而来觉得对七巧的闺名有损,所以闭口不答。大家伙也不好意思往刘七巧家来,只好各自在心里藏着。

这天,正巧是李姨婆家大孙子的满月酒。村里面办喜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早就忙着去杀鸡宰羊的。李氏也一早带着份子钱,跟着李姨婆一家一家的派红鸡蛋去。

刘七巧换了一件新衣裳,晃晃悠悠往李姨婆家去。没想到从村口进来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往刘家来了。刘七巧左右打量了一下,这些都是赵家村的村民。

“就是她们家。”有一个年级三十来岁的女的指着刘七巧开口说。

话音刚落,一伙子人就团团给跪了下来道:“这位小姐啊,眼看麦子都要收成了,您行行好,别让赵爷收我们的地好不好啊!一家老小就靠那几亩地的收成了。”

刘七巧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说完,总算听明白了。原来赵爷把地卖给了刘家之后,就让人去通知了原先的佃农,说这地要收回来,佃农以为这一季没收成,就成群结队的来求刘七巧。

“我没让赵地主收你们的地,那地已经是我们刘家的了,你们只管把这一季收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接着种下一季的。”

“好小姐,那些地我们种了十几年了,您不让我们种了,我们吃什么呢,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把给赵地主的田租给你们家,成不?”跪着的一个中年妇女开口道。

刘七巧心中明白,乡下也有坏人,你退一步,人家就逼你一步,所以她要紧了牙关道:“那可不成,我买地不是为了收租子,你们还是回去吧。”

几个人一听刘七巧不同意,便杀天的哭了起来,大喊道:“地主要收田咯,这日子没法活咯,几十年辛辛苦苦种的地哦。”

刘七巧看杂耍一样看了半天,不一会儿就围了一群人过来。原来李氏正好跟李姨婆派鸡蛋派到这里来,见了这阵仗也慌了道:“各位乡亲,这你们不能怪我们刘家,要怪就怪赵地主,是他卖的地,如今这地是我们刘家的了,跟你们就再没什么关系了。”

这时候王氏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见了对面领头的一个人道:“弟妹啊,怎么是你啊,你们这哭天喊地的来咱们牛家庄是做什么呢?”

☆、第7章

刘七巧侧耳一听,这王氏的口气倒真是惊讶的很,扭头一看,表情做的也很到位啊?可她怎么也想不出来,这一群人若不是有人撺掇着,怎么可能就一大早跑到这牛家庄来呢?

刘七巧看着王氏道:“三婶啊,原来是你家亲戚啊,那你可得帮我说说清楚,这地是我刘七巧的嫁妆,以后是要陪到婆家的。就算是赵地主家的地,她们也不可能种一辈子对不?”

王氏朝着她弟妹使了了眼色,扭头对赵家村的人道:“乡亲们,你们也听见了,这地是陪嫁,以后总要陪出去的,你们就算再闹,也种不了几年,不是?”

刘七巧正听王氏说话,冷不防被王老四拎到了一旁,偷偷在耳边道:“七巧,你家买的那块地,是三婶的娘家一直种着的,我前昨天去隔壁村送粮种,听二狗子说的,听说他们还要到你家闹,我还正想找你说呢,没成想今天就来了。”

刘七巧一听差点儿气的脸红脖子粗,咬牙切齿的走到人群前头道:“什么种几年,半年都不给种,收了这一季,就把地给交出来,不然别怪我刘七巧不客气。”

刘七巧一转身,往牛车上一坐,仰着头对王老四道:“老四,拿你的扁担送送他们。”

王老四天生人高马大,扁担在地上一杵,两寸的坑,吓得大伙儿都往后退了几步。王氏的弟媳妇一个劲的给王氏递眼色,王氏低着头只当没看见。

刘七巧蹬腿踢开了地上一颗小石子,大声道:“娘,今儿天气好,我们载了姥姥姥爷去赵家村看看地去。”

李氏忙应了一声道:“老陈,去李家带上我爹娘去。”

赶牛车的老陈哎了一声,慢悠悠驾着牛车往前头去,只留下十余个赵家村的村民和王老四在那里僵持。

王老四正色一吼:“我说你们走不走?”

来闹的都是几个村妇,见王老四这副德行,心里也跳个不停,一时间也不敢拦着刘七巧不让她走。只有王氏冲着王老四唾了一口道:“没用的东西,被个丫头耍的团团转,你也不照镜子瞧瞧,她肯嫁你才怪!”

刘七巧本来还真打算去赵家村看地,不过今儿是李姨婆家的好日子,自然不能这么随性。李家在牛家村算的上是穷困户,住在最犄角旮旯的一个山坳里,李氏是长姐,下头还有两个弟弟,也都结婚成家了,一家人靠着几亩薄地过日子,李氏两兄弟在外头的庄子上给人打长工,逢年过节才回来。

李氏的牛车才到门口,刘七巧就看见大舅舅和二舅舅家的两个小泥蛋子在大门口玩过家家。大舅舅家两个儿子,二舅舅家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大的两个都到庄子上当了使唤丫鬟和小厮,眼下在玩泥巴的正是两个小的。

“姑妈来啦!”对于这两个小的,姑妈来了就代表着好吃的也跟着来了。李老太太在里头听见声音,从院子里推开门道:“这一早就过来啦?我还正在收拾东西,一会儿带上他们两个小的去你家呢。”

李姨婆和李老太太是亲姐妹,两人感情特别好,见了李老太太出来,便问道:“姐夫不在?”

李老太太的男人是外乡人,当年发大水,也不知道从哪里冲来的,听说家里无父无母的,后来就在李家当了倒插门的。

“去隔壁庄子上打短工了,狗娃子和猫娃子都大了,打算送他们上私塾呢。”李氏听自己娘这么说,倒脸红了。可不是,狗娃子和猫娃子就比刘八顺小那么一年,刘八顺都上两年私塾了。

“娘,你只管把娃送去,束脩我让八顺给带过去。”

“那哪行呢,一村子人看着你,你平日里帮衬我们的也不少了,田里收成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七巧看着自己姥姥斑白的头发,脸上一条条的皱纹,非但没有觉得丑,反倒觉得朴实的让人敬佩。这个老奶奶其实一直都很疼自己呢。

刘七巧笑着道:“姥姥,下半年大舅舅和二舅舅就不用出去庄子里打长工了,我娘在赵家村买了一百亩地,给两个舅舅种,到时候只怕你们自己都人手不够要找短工呢!”

李老太太一听,这可傻了:“丫头,你可不能做这事儿啊,让刘家的祖上知道了,你以后怎么好下去见他们呢,我们没啥,穷就穷点,还能吃饱肚子。”

李氏听她老娘这么说,眼眶也红了:“这银子是我婆婆临死前留给七巧的嫁妆钱,七巧做主让我去买了地,她如今还没婆家,这地你们先种着,以后等她许了人家,也就没得种了。”

李老太太想了想,刘七巧也就再个把两年就要出嫁了,那他们老李家就没算占了他们老刘家大便宜,这才点头答应了。

刘七巧带着两个弟弟去洗手,又从兜里掏了麦芽糖给他们吃,一家人坐上牛车,欢欢喜喜的往李姨婆家去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