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上次送南瓜时他见过刘寄奴一眼,也知道兰家多了个义子,此时见兰家三人也坐上去峰顶的马车,便自然而然地觉着是刘寄奴想入书院。

刘寄奴正襟危坐,见他望过来,便微微颔首示意,面色一动未动。

周清枫不由讪讪,心里纳罕:怎么这做派倒有些像父亲和大哥……

襄荷没注意到这茬,只听他这话,便知他没碰上考试那日的那摊事儿。想来也是,既是偷偷地去,他自然不会往人来人往,山长们扎堆的经义坪去,碰不上也正常。

因此她只能望天,支支吾吾道:“这个……其实,我哥没参加,是我参加了……”

周清枫疑惑:“女院的考核已经过了呀?”他姐姐周清芷可是开春的时候便过了女院试,如今正为九月入院准备呢。

襄荷继续望天:“……咳,不是女院,是农院。”

周清枫傻眼了:“女孩子也可以考其他院?!”

襄荷撇嘴,瞪着小胖墩:“为何不可?”

小胖墩挠挠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这事儿似乎不对,可具体哪里不对,他却说不上来。

想不出便不想,他很快便将这问题抛之脑后,转而兴致勃勃地问襄荷为何靠农院啦,觉得自己能不能考上啦等问题。

路途在两小一路的嘀咕中过去,沈知节再没捞着跟周清枫对话的机会,而那边李夫子又跟兰郎中打地火热,他也插不上嘴,只能在一旁干瞪眼。

好在,路途不算长,从登天梯到峰顶书院起码需要半个时辰,而乘马车从之字形山路则只需要两刻钟,东边的红日方方露出全貌时,一行人乘坐的马车便已到了经义坪。

经义坪也是一片人头攒动,人声车马喧闹之声不绝于耳,此刻无论出身如何,所有的学子心中都是一样急切。榜单是贴在经义坪一侧的一面屏风墙上的,只是此时上面还空空的一片,显然贴榜的人还未来。

一行人下了车,也随着人流朝那屏风墙挤,挤了没一会儿,忽听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喝声:“来了!”

人流瞬间更加汹涌,身在其中几乎无法转寰,只能随着人流一直向前挤。

襄荷一手拉着兰郎中,一手拉着刘寄奴,衣角还被周清枫紧紧攥着,才总算是没被挤散,至于沈家和李家,则早已经被人群挤散了。

屏风墙一整面都被贴满,红纸黑字地密密麻麻写着上千个名字,按院别分好,左上第一个便是儒院,也是名单最长的一院,一眼看上去足有好几百人。襄荷几人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但不巧的是,挤到的位置只看得到儒院的名单。

周清枫早已激动的趴在屏风墙上挨个地瞅了,只是他个子小,只看得到下面的名单,而下面都已经是道家的名单了,而再上面儒院的,却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清。

因一时间也转不过身去看农院的,兰家三人便也凑热闹地看这儒院的名单,兰郎中一把将周清枫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脖子上看。襄荷个子也矮,不过好歹比周清枫高了许多,倒看得清儒院最后几十个名字。

她从下至上地看过去,没看到周清枫,倒是很快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李可儒。

“考上了!”与此同时,身边传来李夫子激动到有些变形的声音。襄荷扭头去看,便见隔了三四个人的地方,李夫子整个人被挤在屏风墙上,发髻都散乱了,脸上却浑不在意,满脸的激动之色。在他旁边,李可儒笑嘻嘻地也望着屏风墙,虽也是高兴的样子,但到底没他父亲那般失态。

襄荷笑笑,继续顺着名单往上看。

只是直到脖子酸了,上面的字再也看不清,也没瞅见周清枫的名字。

很快便听到兰郎中脖子上的周清枫闷闷地道:“没考上……”

襄荷安慰道:“没关系,你还小呢,这次考不上下次再来!”其实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旁边有人见周清枫一个豆丁大的娃娃也参加考试,便也笑道:“你这娃娃才几岁啊,考不上多正常,那些十七八岁还考不上的才该着急呢!”

话刚落下,襄荷便听右手边传来一声压抑的怒吼:“怎么可能?!”

她扭头,便见衣裳敞开,发髻散乱的沈知节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地看着儒院的名单,嘴里又喃喃了一句:“怎么可能没有?”

没看错的话,沈知节应该有十七八岁了吧……襄荷忽地想起。

☆、第2章 .27|

第二日,赵掌柜驾了马车亲自接襄荷与兰郎中去赵家。

赵家的祖宅就在居善坊内,一个宅子几乎占了一条街,赵家几支人都居住于此,赵寅年是长房嫡子,所住的宅院自然是最中心的位置。

按赵寅年的意思,是想要襄荷等人以客人的身份正式登门的,只是襄荷坚持这次只是生意,拜访留待以后,才没有经过赵寅年父母那一遭。马车直接驶进了赵寅年的院子,而赵寅年所说的那个牡丹园,恰好便在不远处。

只在赵寅年院中略坐了坐,一行人便转去了牡丹园。

一进牡丹园,便见一个老农模样的老者在牡丹园中忙忙碌碌。

赵寅年引着一行人走到那老者身边,唤了那老者一声:“韩老!”

那老者转过身来,襄荷便看到他手中拿着一只钳子模样的东西,老树根般的双手上沾满了泥土,他小心地走出高高培起的花垄,行动处没伤到花枝分毫,待来到道上后才弹了弹手上的泥,朝赵寅年恭谨地道:“少东家。”

“这便是我说的那位对园圃之技颇有兴趣的兰小姑娘,这是兰大夫。”赵寅年笑眯眯地为老者介绍,随即又指着老者朝襄荷道:

“韩老是满襄城接花手艺最好的花匠,当年襄城第一株西京牡丹,就是韩老从西京带来了苗,以本地芍药为砧木,妙手接花,才使得西京牡丹在襄城扎了根落了户。如今襄城大户人家的牡丹,十有*都是韩老接活的。”

韩老似乎不怎么爱说话,只朝襄荷与兰郎中点点头便算见礼,待赵寅年将两边介绍都引见过后,他便指着院中成垄的牡丹,未有一丝停顿地道:“园子里拢共有花九十七品,红花四十六品,紫花十九品,黄花十六品,白花十四品,碧花两品。单叶花二十九品,多叶花四十七品,千叶花二十一品。”

“不知姑娘是这九十七品都要,还是只挑选其中几品?”

赵寅年豪爽地道:“自然是都要,不拘什么红花紫花,单叶多叶,韩老你只管将接头挑来,挑最好的!”

襄荷笑笑,摆手道:“不用那么多。”

说罢又朝韩老道:“老人家,劳烦您为我讲解一下,这九十七品花都是何品种?”

韩老点点头,随即便将这九十七种牡丹一一道来,不止名字,颜色、大小、瓣型,乃至生长习性,都如数家珍,仿佛吟诵了千百遍般烂熟于心。

状如芙蓉朱砂垒,重迭累萼燕脂楼,并蒂骈萼双头红,千叶楼子紫重楼,……襄荷细细听着,偶尔听到熟悉的品种,如直到二十一世纪仍常见的葛巾紫,但大多数品种却都是陌生的,有些只在古文典籍上偶然见过名字,有些却是连闻都所未闻,想来要么是因无殊色而逐渐被淘汰,要么在千年的历史中颠沛流离以致散佚,乃至后人不复见。

此时春过花凋,满园只剩瘦枝残叶,她只能从韩老的描述中想象这些花的模样,心里抉择了一番后,最终选定了二十品花,每品三个接头。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