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沈采薇摊摊手,作无辜状:“不知道,最后大题写得有些糟。”

沈采蘅连忙安慰道:“我写得也很不顺呢,话说起来,今年的题目真怪,我写着也觉得挺难的。”说着她又打量了一下沈采薇的神情,很有义气的接口道,“要是你没过,大不了我也不去上了,明年陪你再考就是了。”

沈采薇忍俊不禁:“那倒不至于......”前面拿了五十分,就算大题有错,酌情给个卷面分什么的,应该也有六十吧?

沈采薇被沈采蘅这么一逗,心情明朗许多,也把心事暂放。只是没想到,她们手牵手往门口走却见柳于蓝候在二门那里,面上带笑的看着她们。

既然认识,对方似乎又是在等她们的,沈采薇和沈采蘅只好上前见过。

柳于蓝看上去心情极好,微微含笑对着沈采薇道:“希望沈二小姐能够过笔试,与我琴试上见。”

“这种笔试又没什么难的,我二姐姐肯定能过的。”沈采蘅就像是被踩了尾巴似得,急忙出声道。

柳于蓝淡淡挑眉,眼中笑意淡淡,不动声色的应道:“既如此,再好不过,那就琴试上再见吧。”

沈采薇不禁苦笑:柳于蓝想来是考得极好的,专门来示威的。笔试虽只是入门第一考却也是众人瞩目的关键之一——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会参加加试的,很多人都只是参加笔试求个入门而已。

沈采蘅忧郁极了,忍不住道:“二姐姐,要不然咱们抽空去青山寺拜拜,求个好成绩?”

沈采薇被这天真的话逗得一笑,伸手揉揉她的头,认真应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她扬扬下巴,露在阳光里的肌肤赛霜欺雪,容色夺人,“理她作甚?”

这时候,收了卷子的先生们都将卷子送去后山书舍给四位评卷先生——李大家、温大家、刘大家和许大家,分别阅卷。这四位先生都是名重一时的大家,德高望重,此时倒也端正了态度,认真的翻看着手中的卷子。

她们平时起居坐卧皆是如常,只是阅卷时入了改卷间,各自坐了东南西北四个角,认认真真的从后面的大题看起——前面那些题目早有答案,自是不用她们费心。因为经验丰富,看起来到也快。

一日午后,她们四人用过茶又开始翻看卷子。

翻着翻着,李先生忽而激动出声道:“字字珠玑,如此锦绣文章,此文当为第一。”她手中的卷子上端端正正的写着柳于蓝的名字。

温大家不理她,懒洋洋的翻开一张卷子,争锋相对的说道:“引经据典,风采飞扬,此文才当为第一。”那卷子字迹清美,上头落了个郑午娘的名字。

眼见着这两人要闹起来,刘大家只得起身劝道:“别急,后面还有许多。此届人才辈出,后面许还有更胜一筹的。”

那两人都冷哼了一声,彼此相对,依旧寸步不让——她们见多识广,都不认为后面还会有比手中更出众的。

刘大家只得转头求助一声不吭的许大家。可她抬眼望去,只见许大家神色激动,握着卷子的手微微颤抖。

许大家好不容易定了神,没理会刘大家求助的目光,反而抬高声音沉声道:“都别争了,我手中这张,当凭破题之句,便可夺魁。”她傲然一笑,顶着众人诧异惊疑的目光,断然而道,“有此文在,余者何足道哉?”

☆、入学考(二)

许大家既然如此说,她手上的那份卷子便也被递给其余三人观看。

其他三位名重一时的大家此时不知怎的,就如初上学堂时候一样,好奇而急迫的翻看着手中的卷子,面上带着和许大家同出一辙的激动。

只见卷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一句话:匹夫安能为百世师,一言何以为天下法。

虽是簪花小楷清秀柔美,可其意却如出鞘神兵,锋芒毕露。便如公孙大娘的舞剑,至柔中蕴至刚,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皆叹服。

李大家性子急,最先看完,情不自禁的道:“当真是后生可畏!虽然文辞之上还有些许青涩之处,但其余诸文与之相较,便如萤火之于皓月,不值一提。”她语声微沉,颔首应和道,“此文不为第一,我亦是不服......”

她们都是松江女学的先生,得见如此后进晚生,便如见芝兰玉树生于庭阶,心中自然是喜不自胜。

一向冷面的温大家此时也不免露出一丝笑容,但随即她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收敛了面上神色,伸手压住手上那张卷子。她沉思片刻,轻声打断李大家的话,一字一句的道:“正因如此,此文才不能为第一。”

众人皆是愕然,转头去看她。

温大家端正的坐在位置上,背往后面的椅背上靠了靠,抬头迎上众人疑惑的目光,语气沉静如水的道,“虽然按照规定卷子不可外传,但历来四大女学笔试第一的卷子都是要送京经由圣人御批,由此选出本年笔试魁首。此文若是被送上去,恐怕是要被流传开来,而朝中如今是理学大盛,风尖浪口之上,如此芝兰玉树反要被狂风催折。再者,此等人才,更应多加打磨。别忘了,即便是张江陵也有落榜一日,也曾有‘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之语。”

张江陵乃是前朝名相,他少时就有神童之名,偏偏十三岁乡试之时落榜了。后来他才知道,当时是有人知他是国器,赏识于他,刻意让他落榜,想要让他经历挫折去掉浮气。所以张江陵登阁拜相之后也忍不住和友人说一句:“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意思就是:我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前程,但是我心中却明白那位先生是我的知音,我觉得哪怕是以死相报也在所不惜,这种想法至今铭记在心,不敢或忘。

真正的人才有时候并不需要扬而需要抑。就如一块好铁,只有不断的打磨,去掉杂质,然后才能成为名器。

温大家素来少言,今日竟然说了这么许多话显然都是真心之言,众人皆是沉默了下去,心中默默考量。

许久,刘大家才开口道:“既如此,你意如何?”她这话下之意乃是赞同温大家之言。

“此文可为第二,”温大家沉思片刻,接着斟字酌句的说道,“郑午娘乃是郑家女,她的卷子评了第一,圣人那里亦是好交代。至于柳于蓝,便排第三好了。”

许大家只是拿眼看着其余三人,炎炎夏日她的眉间却仿佛堆砌了一层薄薄的冰雪,冷而寒。她冷哼了一声:“哈,我倒不知我们松江书院也是这般取才。所谓的‘唯才是举’岂不都是笑话?”

刘大家的话便如同冰渣子似的丢到所有人的面上,好不难受,可她自己却也不好过,只说了一句便抿着唇不再开口。因为她口中虽是如此道,心里却也知道这文有些剑走偏锋,虽可称得上是传世之作但若流传出去,叫那些酸腐或是自命道德之士看见了,反而是叫这学生为难。如此良才美玉,尚且年幼,还需好好护着、慢慢打磨。温大家的安排乃是最妥当不过。

李大家叹了口气:“重新抄一张来,先收入库中吧。如此人才,必不会默默无闻,等她闻名天下之时,我们亦可拿出这文,好叫它传之天下。”

此言可算是结尾,众人皆是不再说话。

前三虽然都已经选出,评卷的四人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好过。她们低头翻卷,静然无语。房间一时间都静了下来。

只有青翠的绿竹在窗口摇曳着,在窗边的书案上投下一点点的绿影,窗台上的插着一束玉兰花,花瓣洁白,香远益清。

这样的夏日,除了四位阅卷大家之外也有人正在窗边的书案前练字。那盈盈而立的少女生就皓肤如玉,一双乌黑的眼眸仿若落了星子,顾盼之间,明光灼灼,无声胜有声。年纪尚小,已显出几分美人之仪。

沈采蘅就站在她的身后,手里拿着一卷书踱步走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好一会儿才道:“二姐姐,后日应该就是笔试成绩公布的日子了吧?”

沈采薇握着笔的手一动也不动,手腕极稳,慢悠悠的写下一个字。那手指纤长白皙犹如美玉雕成,在阳光下面几乎要如美玉一般莹然生辉,只听她漫不经心的应道:“是啊。”

沈采蘅见她这般不温不火的模样心里的火气不知不觉的也没了,只得小大人似的有气无力的叹了口气,寻了个绣墩坐下了,托着腮自个儿继续发愁。

沈采薇认真的看了看自己写的这幅字,颇感满意,于是搁下笔转头去看沈采蘅,“怎么了?”

沈采蘅嘟着嘴瞪了她一眼,问道:“你怎么一点也不紧张?”她丢开手上的书卷,用双手捂着自己的脸焦虑的道,“我昨晚都做噩梦了,梦见我没过笔试,被我娘狠揍了一顿。”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