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7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好在,人总是会长大,过多的磨难也让启元帝成长的很快,在无数博学鸿儒的教导下,启元帝飞速的成长着,他‘孝顺’着冯太后,‘尊敬’着摄政王,对这两人送的新鲜物儿件表示出无比的喜爱,甚至,对他两人若有若无的暧昧气氛视若无睹……

于是,渐渐的,冯太后被他‘孝顺’的目空一切,摄政王被他‘尊敬’的狂妄自大……终于,这两人不知天高厚的闯出了大祸。

冯太后怀孕了,丈夫死了好多年,目前还在皇陵里埋着,棺材都没定死,就等着元后合葬……而做为先帝元后的冯太后,她怀孕了……

大燕国,不忌寡妇在嫁,不忌女子经商,女子也可立户,继承家业,比之前朝,民风不可谓不开放,但是……在开放的民风,也无法容忍守寡多年的太后忽然怀上孩子好不好?

太后,那可是太后啊,连宗室的王妃,郡王妃都没有改嫁的,更别说冯太后这还没改嫁呢,肚子就鼓起来了!

拜托,先帝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好不好?连灵前有孕这招都用不上了好不好?难道要用先帝托梦吗?白日入怀吗?会有人信吗?

冯太后舍不得打掉孩子,先帝没让她当过母亲,这些怀孕,可能是她此生唯一一次当母亲的机会了,于是,她收拾行囊,带着宫人,装好虎符,毅然决然的跑到五台山养胎,呃,不是,是礼佛去了。

‘礼佛’是要付出代价的……冯太后初到五台山的时候,启元帝大手笔的换了内宫十二监,冯太后的亲信几乎被一举殆尽,冯太后怀胎五月,好不容易养稳胎的时候,启元帝初入内阁,坐朝听政,冯太后十月临盆,将将生产的时候,启元帝用一个恩荫承恩公的虚名爵位,把冯太后大哥的宁国公实爵换给了二哥,让冯家两兄弟反目成仇……

冯太后收到此信就直接难了产,几乎血崩而亡,到目前为止,卧床已经快一年了,还没养好。

“太后娘娘已经从五台山起驾了,她的身子不好,凤驾走的极慢,但最多也不过三,两月就能到京城。”凌宵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口的说:“听说,太后娘娘身边还带着个两岁的男童,说是去年没的老雍亲王遗在民间的沧海遗珠。”

老雍亲王,曾经开国□□嫡亲弟弟的孙子,铁券金册,世袭王爵,算是宗室中最最尊贵的一拔儿了,不过,一辈子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老雍亲王病死了,享年七十二,因无子,爵位被朝廷收回,老雍亲王妃哭的跟什么似的,两位郡主也颇多怨言,这忽然冒出个沧海遗珠来……

“那孽子才两岁吧,那时候老雍亲王都七十了,还能弄出‘沧海遗珠’来,还真是为难他了。”启元帝冷笑了一声。

虽然从出生到如今启元帝都是知道这个‘弟弟’的,甚至因为这个‘弟弟’,他还获了不少利,但这依然禁不住他从里到外的厌恶这个‘弟弟’的存在。

因为这是贺氏的耻辱,是先帝的污点,也是他这个帝王无能的证据。

“呃,那个,陛下,冯太后还没回京呢就跟并肩王弄出这么大的事儿来,等她回京了,跟并肩王,宁国公一联合,那到时候……恐怕……”凌霄摸了一把下巴,机警的把冯斯月的称呼从‘太后娘娘’换成了‘冯太后’。

“并肩王虽张狂,但这些年对朝政,百姓也算是尽心尽力,从未有过取朕而代之的心,朕本想给他一个痛快,留他一个身后名……”启元帝轻叹一声,背手垂眸道:“可谁知,天做孽,犹可违,自做孽,不可活。”

“朕不会在给他们火烧交泰殿的机会了。”

☆、92|7.8.900

黄又夏确实是个挺聪明的小姑娘,可惜她进宫之后就处在被打击状态,精神一直不怎么健康,她经营时间又短,想要在启元帝眼皮子底下干出火烧交泰殿这样的事情,难度确实大了点。

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另有其人。

是谁?其实不用说,猜也能猜出来,无非就是冯太后和并肩王两人。

早在袁福儿嫁入皇宫之时,冯太后就已经在默默的防备着启元帝了,她曾无数次马快派人递口信与并肩王,嘱他小心启元帝这‘初生牛犊’。可惜,并肩王那时正是风春得意,嗨的太过的时候,根本没把冯太后的金玉良言放在心上。

五台山离京路途遥远,一个来回快马也要两个月,通信太不方便。要说飞鸽传书吧……把这种皇家丑闻白纸黑字的写下来,又太不安全……眼睁睁的听着秘使回报并肩王对她良言的不以为然,冯太后恨的牙根直痒痒。

可惜,在痒痒也没办法,启元帝初亲政,跟并肩王斗的不亦乐呼的时候,冯太后正躺在床上生孩子生的要死要死的,想逞强回京都不成——她是高龄产子,还大出血,不好好养个一年半载的,铁定死在回京的路上。

冯太后急的两眼发黑也没办法,只能被动的听着京中迟来的消息……启元帝亲政啦……四首辅被撸啦……摄政王改并肩王啦……黄家被灭了……并肩王快被撸成光杆了……

冯太后都快吐血了,如果朝堂上的势力被一撸到底,她光有军权有毛用啊?她有军权,人家启元帝也有啊,她满打满算才十万人,人家启元帝有八十万禁军呢!

如此下去,十数年经营恐怕就要毁与一旦了!

冯太后咬紧牙关开始将养身体,无论如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若没有个健康的身体,哪怕得来泼天的权势,也没命享用。

冯太后耐着心的养啊,等啊,终于等来了并肩王迟来的‘觉醒’和黄贵妃精神‘失常’的消息,看着通报消息的秘使,冯太后抱着两岁的儿子,独坐了一夜,最终还是派了心腹秘使赶往京城,通过并肩王,联络了后宫深埋的钉子,挑拔黄又夏,瞒过内务府,上演了一出火烧交泰殿的大戏。

老雍亲王去年死了之后,老雍亲王妃就到了五台山为丈夫念佛,兼陪伴嫡亲妹妹冯太后,顺便照顾丈夫去逝前留下的有孕外室,以及外室后来生下的孩子——也就是冯太后的儿子,现在起名叫贺世荣的‘荣哥儿’。

老雍亲王妃是冯太后的亲姐姐,宁国公的嫡长女,为人刚强,手断硬朗,她这一生只养育了两位郡主,没有传承子,却活活把老雍亲王一个宗室王爷,管的绝了后,也算是一个传奇。

早年前,老雍亲王妃打杀了无数怀孕的通房,妾室,就连庶妃也被她胎死腹中了两个,但那个时候她以为她还能生……可直到小女儿出嫁了,老两口都快六十了,老雍亲王这才着了急。

宗室有规定,王爵若无传承子,或夺爵,或过继,老雍亲王,高祖弟弟的子嗣,宗室里也算拔尖儿的一波,夺爵老雍亲王妃觉得不至于,但是过继这个……

按老雍亲王夫妻这岁数,过继嗣子的话,一般都会过继二,三十岁早已成年的落魄宗室子,好处就是能很快顶门立户,而坏处就是养不熟。

二,三十岁了,别说亲生爹娘了,怕是连老婆儿子都有了,哪里养的熟啊。

面对着宗室令推荐过来的嗣子人选,老雍亲王把脑袋摇的跟波浪鼓似的,王妃说的对,他还差两岁才到六十呢,说不定还能老树开花,这么早弄个嗣子出来,简直就是自找麻烦。

于是,在老雍亲王妃的支持下,老雍亲王以五十八岁高龄一树梨花压了无数的海棠,遍撒网,广捞鱼,妾室,外室,连青楼都遍布着他的‘痕迹’,世人都说,老雍亲王这是被王妃憋的太狠了,准备临老疯狂一把。

老雍亲王‘疯狂’了十来年,虽然没有收获一个儿子,但还是心满意足的闭了眼。

只留一个怀孕一月的外室,被欣喜若狂的老雍亲王妃小心翼翼的接进了府里,本以为可以一举得男,雍王一脉得以传承,自己的两个女儿也不会没娘家可靠,但谁知……启元帝的动作那么快,在老雍亲王下葬半个月后,就以无男嗣为由,收回了雍王之位。

那时,启元帝正是初露锋芒,而整个朝堂,也无人不知雍亲王一脉是妥妥的后党,均无人敢有异言,因此,撸爵撸的异常顺利。

怀孕的外室没用了,忍了十几年,无数顶的绿帽子白戴了,老雍亲王妃差点气吐血,袖子一甩就跑到五台山去找亲妹妹冯太后撑腰,结果,姐妹一相见,老雍亲王妃愕然的发现……她妹妹的腰真的很粗。

冯太后是宁国公夫妻的嫡幼女,跟老雍亲王妃这个嫡长差了二十多岁,她在家中受尽娇宠,闺阁时老雍亲王妃也经常接她到王府玩耍,对这个嫡长姐,冯太后是当亲娘一样尊敬的。

姐妹俩对坐无语半晌,老雍亲王妃就雷厉风行的把那个怀孕的外室接到了五台山,高调的调养,只说要为已逝的老雍亲王保留最后一丝血脉。

冯太后的胎比那外室大三个月,于是,那外室七月早产,子活母亡,外人也只道老雍亲王妃去母留子,说几声手狠,叹两声薄命,也就罢了,没人怀疑什么,反道说老雍亲王到底没白费功夫,遗腹也能得子。

此遗腹子自然就是冯太后的儿子,起名世荣的‘荣哥儿’。这姐妹俩弄了出李代桃僵,到底免了冯太后原本的将孩子送往江南富庶之地的母子分离的想法。

五台山天高地远,冯太后身边又都是亲信,虽然险之又险,但最终还是蒙了天下人的眼。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