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贾政总算听出味儿来了,顿时如蒙大赦,见贾代善神情有些灰败,他可不知道贾代善之前平叛已经是透支了绝大部分的生命力,这会儿也不过是强撑着而已,又是胡乱磕了几个头,就连滚带爬地跑了。

贾代善等到贾政出了门,几乎是瘫软在椅子上,脸上神情变得悲凉起来:“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不管怎么样,贾政是他如今唯一的儿子了,贾赦显然是不乐意管荣国府这摊子事的,贾代善长叹一声,强撑着叫道:“来人,铺纸研墨!”

在下人在一边铺纸研墨的时候,贾代善将自个原本准备好的遗折拿了出来,脸上神情木然,也没有再翻开,直接就将那本遗折扔到了火盆里面,包着绫子的遗折在火盆里面燃烧起来,散发出了焦臭的味道,贾代善只当不觉,坐了好一会儿,才蹒跚着走到书桌前,颤巍巍地提起笔,一笔一划地写起了请罪折子。

不得不说,贾代善还是选了一个好时机。

因为卷入此事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朝堂已经是人人自危,要知道,牵扯到这些事情里头的皇子,都已经成年开府,在外头哪个没有一干党羽,也就是四皇子徒明旰,他自从上一次被圣人敲打过之后,就一直谨小慎微,还摆出了一副崇佛好道的模样,常常跑到佛寺道观跟人家辩经论道。

这次义忠亲王谋逆,四皇子因为圣人带走了大多数成年的皇子,他却被留在了京城,心中郁闷,直接去了城外崇恩寺,义忠亲王也没将四皇子放在眼里,因此,除了留在四皇子的成亲王府的妻妾儿女受了一番惊吓之外,徒明旰顺顺利利地逃出了一劫。饶是如此,徒明旰手底下也是有人跟这事扯上了关系,直接举家下狱,徒明旰气这些人吃里扒外还来不及,怎么会出手相助,但是也叫人怀疑他跟义忠亲王有什么联系,要不然,怎么就叫他顺顺当当脱了身呢?

圣人看着空出了不少的朝堂,也发现打击面太广了,之前他雷霆震怒,正好这会儿是秋天,也是秋决的时候,因此,天天都有大批的人被押上菜市口,刽子手的鬼头刀都被砍得卷了边,地上的鲜血几乎将地面都染成了红色,怎么用水冲都冲洗不掉。

原本京中的百姓也有心思去看砍头,弄什么人血馒头什么的,杀得多了,一个个也是胆寒起来,圣人如今也算是平静了下来,这会儿差不多准备收手了。

贾代善遗折刚写完,人就撑不住,直接轰然倒地。这边先是找了太医,第二天遗折就被递了上来。

圣人一边看着贾代善的遗折,明显是贾代善亲手写的,字迹熟悉,但是却虚浮无力,上头先是为贾政请罪,说贾政是个蠢货妄人,然后又道,自个如今只剩下贾政这一个儿子了,孙子年纪幼小,又先天体弱,说不得就会早夭,因此,他也不求什么光耀门楣,传承家族荣耀,只求保得贾政一命,总得传承家族香火云云。

再一看太医送上来的贾代善的脉案,太医直接就说了,贾代善如今已经是油尽灯枯,他之前奋勇平叛,完全是不知道用什么法子最后激发了自个的生命力,后来又服用了什么补药,总算稳固了一丝生机,好歹还能再活个一段时日,只是之前怒火攻心,这下子,却已经是药石罔顾,只怕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

贾代善跟圣人一直以来君臣相得,对圣人也是忠心耿耿,圣人对他一直以来同样是信赖有加,想到贾代善年轻时候意气风发,圣人也是慨叹不已,真要说起来,贾代善比圣人还要小几岁了,结果这几年来,因为妻儿的事情,屡受打击,老得厉害。

圣人因此也有了感同身受之心,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贾代善看不开,他觉得自个应该看开点,他比贾代善强的是,自个儿子多着呢,年长的那几个儿子不孝,后面有的是儿子让他挑选,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想着贾代善也是可怜,在外头英雄了一辈子,结果内宅事情上稀里糊涂,等到发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

至于贾政,圣人觉得贾代善说得不错,这就是个蠢货妄人,偏生还没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叫他憋屈一辈子,差不多也够他受的了,等到贾代善的死讯传来,圣人已经有了主意。

贾赦虽说做好了准备贾代善活不过年底,毕竟他之前长途奔袭,为了平叛几日不眠不休,年轻人自然受得住,对于贾代善来说,那就是催命符!之前贾赦回京之后给贾代善配了一些续命的补药,反正也就是聊胜于无,最好的结果就是贾代善能够熬过新年,哪知道,这才多长时间啊,贾代善的死讯就传出来了。

哪怕被出继了,贾代善还是自个的堂叔,贾赦也是得给贾代善服孝的,贾代善换了孝服就跟着来报丧的管家去荣国府奔丧,结果到了京城就听得纷纷乱乱的流言,都说贾代善是被贾政气死的。

一个个言辞凿凿,就像他们亲眼所见一样,不过,大家只说贾政气死了贾代善,却也不说是因为什么,因此,一个个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有人说贾政跟贾代善的小妾偷情,也有人说贾政似乎是看上了某个犯官家的已经被卖到青楼的女儿,硬是要将人赎身,接回来做妾,多半是类似香艳的传闻。似乎就是一夜之间,贾政就变成了一个贪花好色,气死老父的不孝子。

不过,这其中的内情知道的也有一些,多半也是贾家的亲戚或者是故交,另外就是一些消息非常灵通的人家了,都琢磨着是贾政牵扯到了之前那场不成功的谋逆之中,若非这种事,以贾代善的城府,怎么会这么快就死了。贾政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想要保住他,贾代善也唯有以死动人了。

贾政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贾代善刚死,他临死也没来得及对史氏做出什么安排,史氏一听到消息,立马就不病弱了,直接撑着拐杖就从被软禁的小院里面出来,不等别人有什么异议,就是劈头盖脸地抡着拐杖打了贾政一顿,将本来就心虚的贾政弄得狼狈不堪,小王氏在一边也傻了眼,暗恨贾代善死得也太干脆了,史氏这等人,真要是出来了,他们也是扛不住啊!

因此,等到贾赦到了荣国府的时候,赫然发现史氏穿着一身丧服,摆出了一副未亡人的模样,已经开始招待前来吊丧的内宅妇人了。

☆、第50章

准确来说,贾赦与荣国府而言,已经是旁支,荣国府有什么事情,他们懒得管,当然也是管不了。

不管怎么样,虽说过继出去了,贾赦还是贾代善的亲生儿子,大家都是知道的,表面文章怎么着都得做一做。因此,别的不说,该守灵还是得守灵,该服丧也得继续服丧。史氏如今也管不了贾赦,也没必要再管贾赦了,贾赦跟她就没什么干系,她如今需要做的就是赶紧掌握住整个荣国府。

史氏原本在拿捏儿子儿媳乃至后宅事体上就颇有一套,如今贾政袭爵的旨意还没有下来,贾政不孝,气死父亲的传言又是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是天下皆知。史氏再如何,贾代善也没有休弃了她,为了保住荣国府的名声,对外只说她病弱,在内宅养病,不见外客。因此,她还是超品的国公夫人,整个荣国府,贾代善一死,她就是最大。

有了这样一重身份,又天然占据了礼法上的优势,史氏立马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在荣国府说一不二了。贾政稍有一点别的心意,史氏立马就闹着要去敲登闻鼓,告贾政忤逆不孝,贾政立马就萎了。贾政如今那是真的底气不足,别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他自个能不知道吗,参与到谋逆大事里头,不知道多少人因此掉了脑袋,他到现在都觉得自个脖子有些不稳当。若是史氏真的冲出去一告,上头不介意不顾贾代善临终的求肯,将贾政也跟着解决掉的。

史氏做这些事情毫无顾忌,她这几年早就看透了,贾政这人看着是个孝顺的,实际上最是自私自利不过。自己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难道自个明面上真的得了多少好处吗,她已经是国公夫人,再如何,也不可能更进一步,虽说她是想要在两个儿子之间玩平衡,好保持自个的权威,贾赦可以怨她恨她,但是贾政却是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要不是贾赦最后撒手不干了,能轮得到贾政做府里的世子?

结果到头来,罪过都变成自个的了,不但在自个被贾代善责罚的时候,不帮着自己,反而摆出了一副敬而远之,自个最委屈,一切都是听从了母亲吩咐的样子,叫史氏对这个儿子也是恨上了,如今得了机会,史氏也是战斗力飙升,将贾政玩弄于股掌之上,心中只觉得痛快至极。

史氏看起来每日里为了贾代善的死悲伤欲绝,在灵前垂泪不止,恨不得随了贾代善而去的模样,其实心中却是冷笑不已,你当初那般对我,还说什么要休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自个的命这么短呢?如今你死了,荣国府自然便是我说了算!这般想着,史氏心中颇为得意,什么都是虚的,活得长才是真的,要不是之前那几年史氏硬是熬了过来,如今岂不是一切都成了空?

贾赦知道之后,一方面觉得挺荒谬可笑,一方面也觉得有些幸灾乐祸,若是他当初没有过继出去,想必享受这个待遇的就是贾赦了,如今轮到贾政头上,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贾政以前不是一向孝顺得很吗,如今就让他继续孝顺下去吧!至于史氏,以后能摆弄的也就是贾政那一家子了,贾赦不是什么圣父圣母,能以德报怨,生在贾政家里,也是他们的命了。

贾代化那边见史氏冒了出来,自个还没反应过来呢,荣国府那边已经变了天了!贾代化虽说知道史氏的为人,只是两家虽说就在东西两府,平常看着也亲近,但是到底早就分了家,当初贾代善没把史氏做出来的那些事情闹出来,为的就是贾家的名声。如今贾代善刚死,局势还不明朗,真要是将事情闹大了,只怕两府都没有好果子吃,因此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贾代化心里却是下定了决心,若是史氏依旧胡作非为,自个也只能以族长的身份,将史氏休弃了。

等到贾代善七七之后,宫里才算是传来了旨意,贾政得以袭爵,但是,从超品的国公一直降到了三等将军,公侯伯子男,下面才是将军,而且还不是一等,是三等,连降六级,可见圣人的心思。大概是史氏这些日子的举动叫圣人也觉得有趣,因此,圣人虽说知道史氏算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并未剥夺史氏的诰命,在他看来,这对原本处在同一利益立场的母子如今相见两厌,互相折磨,却也算是对他们的惩罚了。当然了如今看来,贾政是毫无还手之力啊!

贾政保住了一条性命,偏偏一个国公爵传到他身上,只剩下了个三等将军,等到到了他儿子身上,大概也就剩不下什么了,不等庆幸贾代善最后还是用爵位换了他一条性命,就被史氏的挖苦斥责弄得焦头烂额,萎靡不振,为了逃避史氏,贾政接到旨意之后没几天,就说要扶灵回乡,到金陵给贾代善守孝,这也是正事,史氏自然不能拒绝,只是她却是不乐意长途跋涉回金陵,因此只说自个身上不好,难以远行,会在京城为贾代善诵经祈福云云。

贾政自然猜出了史氏肯定是不乐意回金陵的,不说别的,贾代善临死前几乎已经是当史氏不存在,结果临死前又因为贾政的事情给占住了心神,根本就忘了史氏这回事,要不然的话,史氏哪能又从后院里头蹦跶出来给自个添堵。只是如今史氏已经跳出来了,她又启用了自个还没有完全损失的那些心腹,仗着贾代善过世后那段人心惶惶的时期,又是将内宅的大半权力收拢到了自个手心里头。

贾政暗骂小王氏无用,只是却没想到,小王氏嫁妆单薄,陪嫁的人也少,就算她管家,用的多半还是贾家的老人,这些人最是势力不过,眼看着史氏占据了上风,哪有不投靠的道理。尤其小王氏对钱财盯得很紧,除了对元春还有贾珠,几乎是一毛不拔,对下人自然也没什么赏赐,因此,下面的人多有抱怨.

史氏却不一样,她对下人素来宽和,只要你为她办事,她不在意你跟着喝点汤,比如说之前被贾代善处置了的赖大一家,因为帮着史氏做了不少事情,在事发之前,家里也是置了良田大宅,过得也是呼奴使婢的日子,虽说因为史氏被贾代善厌恶,赖大一家也因为给史氏做了不少阴私之事,叫贾代善直接处理掉了,但是如今家里史氏最大,给她办事,还用得着怕别人吗?因此,史氏那边稍微勾了勾手指头,立马贾家那些惯于见风使舵之人,直接就巴巴地凑了上去,供史氏驱使了。

如今,贾政想要带着自个一家子去金陵守孝,结果史氏却是借口几个孩子年纪还小,经不起长途远行,若是水土不服什么的,只怕对孩子不好,直接将包括元春在内年纪较小的几个孩子都留了下来,原本还想要留下贾珠,但是贾政却是死活不肯让,贾珠已经显露了他的聪明,几岁大的孩子,已经读完了三百千。贾政如今不缺儿女,小王氏的手段远远比不上过世的王氏,几年里头,贾政的那些姬妾已经生了一子二女。

只是,贾家的规矩,庶子庶女一向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王氏大半的心思都放在元春和贾珠身上,对于那些姬妾还有她们所生的儿女厌恶至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照料,不过是叫他们依旧跟着自个的生母,贾政的那些姬妾,多半是贾家的家生子出身,能有多少见识,又能将孩子教成什么样呢,好在那几个孩子年纪都还小,还什么都看不出来。

贾政对贾珠寄予厚望,他对史氏也没有原本的信任,如何能叫贾珠养在史氏那里,想到当年贾赦养在祖母身边,后来对贾代善与史氏都不亲近,以至于史氏生出了废长立幼的心思,顿时就觉得史氏是想要离间自己跟贾珠父子,因此说贾珠是承重孙,一定要跟着扶灵回金陵,史氏也没有坚持,心中只是冷笑,她倒要看看,贾政这种人,最后能将儿子教导成什么模样。

贾政跟贾珠都要走,小王氏虽说放心不下元春,但是她更不放心的是贾政的节操,何况,她也不想跟史氏在一块儿,史氏当初那副慈悲的样子,都能折腾得她这个儿媳妇喘不过气来,何况史氏如今是荣国府的老封君了,连自个丈夫在她面前都心虚气短,小王氏自觉自己是没办法对付史氏的,加上她才不信贾政这三年能够不近女色,因此,咬了咬牙,对着元春不知道哭了几场,才跟着贾政一块儿南下了。

等到贾政他们一家子南下金陵,贾赦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老实说,他一直很担心,荣国府那一家子会折腾出什么事情来,好在起码这几年里头,日子算是清静了。

贾代善的死,差不多是为这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清洗划上了句号,老实说,不少人其实心中对贾代善是暗含感激的,他死得太及时了,圣人大概也是因此发现株连太广,总算是放了那些牵连不深的人一马,过了这次,大家总能喘口气,日后将功补过便是。

大清洗过后,一大堆的位置空了出来,给了那些一直在候补或者是还在低等的官职上徘徊的官员一个大好的机会,要是没这回事,他们得等到猴年马月啊,甚至一些之前因为各种原因夺冠罢职的官员也有了起复的机会,因此,朝堂上,很快又人才济济了。

☆、第51章

不管外面怎么闹腾,贾赦依旧按照自家的步调走,他算是贾代善的侄子,虽说用不着守个三年,一年还是要的,干脆就打着守孝的名头闭门谢客,在家陪老婆儿子。

阿寿如今虚岁也五岁了,放到后世,也是上幼儿园的年纪,贾赦直接在庄子上给他搞了个小型的主题游乐园出来。上辈子他看到那些各种创意的儿童房就想过等自个结婚有了孩子之后也给孩子弄一个,结果这辈子才算是实现了。

如今人工成本不高,地方又大,也不用去申请相关的许可证什么的,贾赦提出了要求,直接叫下头那些工匠做就行了,然后,原本还喜欢赖在张氏跟贾赦身边的阿寿就死活要搬到自个那个院子里面去,留也留不住了,倒是叫张氏很是酸了几天。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