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皎娘 第42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尹氏忙点头:“妈妈说的是, 你这身子可万万不能吹风, 再说, 你陈家婶子不定是寻我有事儿呢,你若在跟前儿反倒不方便。”嘱咐了两句,抬脚出去了。

皎娘听着阿娘迎着陈家婶子进堂屋说话儿去了,方坐下来继续绣那鞋帮子, 只是捏着针却有些出神, 陈家婶子来做什么,不用想也知道, 今儿自己忽然回了娘家, 势必引得街坊们猜疑议论, 至于梁惊鸿怎么交代的,光听阿娘刚才进来问自己的那些话也大约能猜到,梁惊鸿把潘复说成了混账的负心汉,逼迫自己和离之后无路可走,他便顺理成章成了自己的贵人,面儿虽未露,只怕如今潘家巷的街坊四邻,没有不知道这回事的。

皎娘都开始佩服梁惊鸿的心计了,怪不得如此顺当的应下自己回家,想来早就打算好了,人大都是先入为主的,往往听了一件事便认了实,想必如今街坊邻居都跟阿娘一样,觉着自己命好,遭了丈夫厌弃却得遇贵人相助,且贵人还是个家财丰厚的大夫,对自己颇为上心,即便回娘家都要遣了家下的妈妈丫头跟来伺候,如此一来 ,他再上门求亲便水到渠成了。

想必在邻居们甚至爹娘看来,他都是个大善人,痴心人,自己能遇到他是天赐洪福,交了好运,谁能想到这个大善人底下却是最卑鄙无耻的,说到卑鄙无耻,皎娘忽的想起在别院这两日的情形,竟是连屋子都未出,若说做了什么,并不似自己之前担心的那般,只在屋子里便是那档子事。

虽然也未放过自己,却颇有节制,至少在皎娘看来比起之前是节制了许多,反倒是对旁的一些事有了兴致,如梳头发,他好像极喜欢摆弄自己的头发,即便挽不好,却依然乐此不疲,不止梳头发,还非要替自己挑衣裳,簪子,耳坠子,今儿这耳坠子跟簪子便是早起梁惊鸿帮自己挑了戴上的。

想到此,抬手摸了摸,眼前却仿佛划过梁惊鸿的脸,他微微弯腰,笑道:“你瞧,我的眼光不差吧,这对玉兰花的,你戴上好看的紧。”

皎娘对着妆台的铜镜,铜镜里映出梁惊鸿的脸,眉眼含笑,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目光灼灼仿佛能看到自己心里去,或许梁惊鸿天生一副好相貌,也或许是他眉眼含笑语气温柔,总之那一瞬皎娘竟有些恍惚,以至于如今又起那张脸来。

怎想起他来了,都是这耳坠子勾起来的,想到此急忙放下,仿佛那耳坠子烫手一般,抬头想看看窗外是不是落雨了,抬起脑袋才想起韩妈妈已把窗子关了。

皎娘望着窗上的明纸发了会儿呆,方低下头继续绣花,也不知自己能在家里住多久,得赶着早些做好了才行。

韩妈妈并未打搅她,只是把温着参茶的盅子放在她跟前儿的小几上,又寻出一盒茶叶去了灶房,让丫头泡了端到堂屋里去,刚瞧着玉秀才出去了,想是刻意躲出去,让妻子跟那位陈家婶子说话儿。

丫头不大会儿回来跟韩妈妈低声道:“奴婢端茶进去的时候,听见那个陈家婶子说,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姻缘,想必是说咱们六爷呢。”

韩妈妈嘱咐一声:“看好粥,莫熬糊了。”方迈脚回皎娘屋里去了。

丫头吐了吐舌头,往堂屋里望了望,心道,若六爷都不是好姻缘,这世上怕就没好姻缘了呢。

陈家婶子也正这般劝尹氏:“哎呦,这样天赐的好姻缘,往哪儿找去啊,你还有啥不中意的?”

尹氏:“倒不是这个,我这心里头总觉着哪儿不对似的,你说这样人家的公子,若是娶妻不得娶个门当户对的啊,哪能瞧上咱这寒门小户的丫头,更何况,皎娘前头还嫁过一回,虽说和离了,到底不是未嫁的姑娘家,身子还不好,你说说那样人家的公子倒是瞧上皎娘哪儿了。”

陈家婶子道:“嫂子也真是的,想这么多干啥,你管瞧上哪儿了呢,反正就是瞧上了,还上心的紧,要不然能这么大鸣大放的送着皎娘家来吗,嫂子你是没瞧见,刚在巷子口,人家可是连街坊四邻的见面礼都送了,这不就是把自己当成上门姑爷了吗,听说人家可不是燕州府人,能知道这些老礼儿必是刻意打听过的,不冲别的就冲着这份心,也是难得了,再说,也不是咱家姑娘缠着要嫁,是他上赶着要娶的,人家都不嫌门第,你倒嫌了人家不成。”

尹氏道:“咱这样的寒门小户,哪能嫌人家的门第,我就是觉着不踏实,你说莫不是有什么隐疾吧,亦或身子有什么不周全的,不然,这样富贵人家的公子,做什么不娶那些未嫁的名门闺秀,偏生瞧上咱家这和离过的丫头了。”

陈家婶子倒未往这上头想,如今尹氏一提忽觉有些道理,她刚在巷口听那李管事说完了,也觉稀罕,跟戏本子似的,可老百姓过日子,却不是唱戏,即便她们这样的人家说亲都得差不多的 ,富贵人家娶贫民女子的稀罕事,可从没听过。

莫非这位梁六爷真有什么不周全之处,才瞧上皎娘的?想到此,却一拍大腿:“你说咱在这儿猜能猜出个啥来,见见面,不就啥都知道了吗。”

尹氏:“你说的轻巧,人家没上门,咱往哪儿见面去,难道去人家府里不成。”

陈家婶子笑道:“嫂子是遇到喜事,高兴的糊涂了,哪里用咱们去,他这般阵仗的送皎娘家来,自是要登门提亲的,不然,送什么见面礼啊,嫂子别着急,我把话撂这儿,不出三天,你家这位新姑爷必就登门了。”

第127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

尹氏唬了一跳:“可别瞎说, 皎娘刚和离,哪来的什么新姑爷,若给人听见不定怎么嚼舌根子呢。”

陈家婶子也知自己失了口忙道:“瞧我这张嘴总没个把门的, 嫂子莫怪, 我这也是替丫头高兴不是,再说这不是在家里没外人吗。”

尹氏也知她的性子,嘴是快却没坏心, 便也不会怪她,只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是怪你,是怕外头那些不知根底儿的乱说话,要知道舌头底下压死人啊, 皎娘这忽然和离了回来,本就好说不好听,要是再传出什么难听的, 着丫头心思重, 我怕她受不住。”

陈家婶子:“嫂子放心吧, 都多少年的街坊邻居了, 便有那瞧着眼酸的, 大不了说两句风凉话,倒也没什么坏心,再说我瞧着你家那位新,哦, 六爷, 是个颇有心的,又会做事儿, 这人未登门呢, 礼都到了, 那些点心钱可不是白送的,便瞧在这些东西的份上也不能搅合了这桩好姻缘吧,要说眼热,嫂子想想皎娘摊上这样一门好姻缘,谁瞧着不眼热,甭说别人,就是我瞧着都眼馋呢。”

尹氏不禁道:“你眼馋啥,等过几年你家二妮子长起来,说门好亲事不就结了。”

陈家婶子摆手:“我家二妮子是个皮猴子,模样生的寻常也就罢了,针线上还不通,成日就知道往外疯跑,跟皎娘可没法比,不瞒嫂子,我瞧着都发愁,你说将来谁家要这么个野丫头啊。”

尹氏:“瞧你说的,二妮子生的挺周正的,一瞧就是福相,针线上不通怕什么,回头让皎娘手把手的教教不就会了。”

陈家婶子一听眼睛都亮了,她早便有这打算,就皎娘那一手针线绣工,真是好,整个潘家巷的闺女媳妇都算上,也没一个能比上的,只是先头皎娘未嫁时身子不好,三天两头的病,便也不好开这个口,如今尹氏既主动提了,哪有不接下的,毕竟姑娘家要是有一手好针线,将来说婆家,也有一样能拿出手的本事,忙道:“嫂子这话我可当真了,回头就让二妮来。”说着又顿了顿道:“就怕累着皎娘。”

尹氏:“不过就是教教针线有啥累的,她是命不济倒有些运气,虽受了大委屈却也因祸得福,身子好的多了,不像在家哪会儿弱巴巴的瞧着就让人担心。”

陈家婶子:“在巷口就瞧见了,小脸红润润的,气色可好呢,说话也有气力了,人们都说别是吃了什么仙丹吧。”

尹氏想起韩妈妈说的那些话,心道,虽不是仙丹,也着实不易,一日三餐的药膳,加上那什么参茶,真是处处都得用心,想到这些,对那未露面的梁六爷又多了一层好感,便没见着人,就他对皎娘这份心,也让自己这个当娘的无话可说。

一时送着陈家婶子走了,便去跟皎娘说了会儿话,玉秀才方家来,三口在堂屋里用了饭,饭是丫头做的,不是尹氏躲清闲是真插不上手,那灶房里的锅瓦瓢盆都换了一茬儿,菜单肉什么的也不知啥时候送来的,总之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有。

一到饭点儿,不用尹氏操心,便端桌子上来了,四菜一汤,荤素搭配,还温了一壶酒,显见是给玉秀才准备的。

尹氏见韩妈妈跟那两个丫头忙活了半天,便开口让她们一起坐下用饭,韩妈妈客气的道了谢,便退了出去。

皎娘拉了她娘坐下道:“阿娘就别操心了,她们哪儿规矩大跟咱家不一样。”

玉秀才也道:“坐下吧,你也别这么一惊一乍的,还只当过去一样不就行了。”

尹氏心道,说的轻巧,这忽然家里多出了好几个大活人,把自己该干的活儿都干了,能一样吗,却见丈夫跟皎娘神色寻常,皎娘还给丈夫倒酒,也只能依着丈夫的话,坐下来用饭。

皎娘先时还担心爹娘再问梁惊鸿的事,却未想连提都未提,暗暗松了口气,爹娘跟前儿她不想违心说谎哄骗她们,却又不能说实话,好在未提,皎娘一颗心方踏实了些。

用过饭回屋在灯下做了会儿针线,韩妈妈便催着躺下了。

家里头忽然多了三个人,却也不用玉家人操心,下午时候两个丫头便把灶房旁边那间本是放杂物的屋子收拾了出来,那屋盘了炕,只收拾干净,铺上被褥便能住,至于韩妈妈,皎娘本想让她跟自己一起睡的,可韩妈却执意不肯,说不合规矩,好在家里有个闲着的竹榻搬到屋里,凑合能睡。

而重新躺在自己这张床上的皎娘忽生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当日出嫁的时候,阿娘便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姑娘出了门子便是婆家的人,她便以为这辈子都会再躺在这张床上了,哪想造化弄人,竟回来了。

闭上眼,听着窗外的雨声,比白日像是紧了些,这样的雨声倒让皎娘想起冬郎小时候的事,冬郎小时很黏自己,自己刚搬到这屋来那会儿,冬郎夜里总是偷着跑来,皎娘记得也是这个时节,夜里也落了雨,冬郎睡着了,嘴里却嘟嘟囔囔的说着梦话。

先时皎娘未听清,后来底细听了听方听出来,冬郎嘟囔的正是白日里阿爹让他默的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因错了一个字,阿爹打了手板,还罚他默了几十遍,等默完了手都肿了,可见是记住了,梦话说的都是这两句。

也不知这会儿京里下没下雨,冬郎这会儿是灯下苦读呢,还是睡了?不知道会不会说梦话,若说了,怕是读书读的累了吧,自己托叶氏夫人捎过去的东西不知收没收着?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