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黛玉为妻

首页
第6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卫若兰默默点头,若有所思。

他得到的记忆里医术似乎分中西两派,中医就是如今的医术,西医就是洋人用的开膛破肚之术,用的药也更加稀奇古怪,还能把药水输进身体里,见效极快,尤其是几种对负伤将士有用的药。不过记忆里也有关于西医见效快、中医循序渐进中没有副作用的说法,卫若兰料想,这个副作用大概就是是药三分毒,用药后的遗毒之意。

这份记忆里有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卫若兰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地整理一下,抽取一些自己明白且对眼下十分有用的东西出来。

回到家后,卫若兰拿出纸笔,先将方子抄写几份出来,令人去采购所需药材。

俗话说穷文富武,果然练武所需的花费要高得多。

卫若兰盘点一下账目,零头不算,当是自己和下人们的辛苦钱了。其中三万两本金是自己的,六万两利润也是自己的,共计九万两银子;自己借了林如海五万两,赚的十万两是自己的,只需还五万本金即可;另外林如海为黛玉投了十万两银子,二十万两利润加上十万两本金都是黛玉的。这么一算,三十五万两银子是黛玉的,而自己则拥有十九万两。

有了这一大笔银子,无论是黛玉,还是自己,将来都不必为钱财费心,何况自己还有没花的银子,以及和柳湘莲一干人合伙赚的银子、柳湘莲归还的五千两银子,数目都不小。

卫若兰不再将心思放在如何敛财上面,反而把记忆里用在当世可能会赚钱的法子写下来,连同对伤后处理有用的制药方法。整理好,加上刚刚的几张方子,出门去找大舅舅陈麒。

可巧,今日休沐,陈麒在家,同样也是王老太医在家的原因。

陈麒和陈麟只有卫若兰之母一个妹妹,二人年长妹妹十余岁,格外疼爱妹妹,哪知她竟去得那么早,自将疼惜之情移到了卫若兰身上,对他颇为照顾,视若亲子。

见到这位才貌双全的外甥,陈麒十分高兴,一面吩咐人去告诉妻子,让她好好整治酒菜,叫外甥陪自己喝一杯,一面笑道:“上回打发人去叫你,你说在家里苦练武艺,正值紧要关头,今儿过来,可是练成了?”陈麒满脸笑容,满是调侃之意。

卫若兰二话不说,气运入掌,凌空往旁边的椅子劈去。

陈麒只觉得眼前似有一道疾风掠过,扭头看向卫若兰掌劈的方向,原本含笑的双眼骤然睁大,吃惊地看向悄无声息就四分五裂的椅子。

“这是什么功夫?”陈麒确信椅子在之前是完好无损的,而且是极其坚硬的紫檀木。

卫若兰得意地道:“这门功夫叫做劈空掌,有隔空打牛之意。不过,我还没练到大成,仅会一点皮毛而已,等我功行圆满时,一掌下去,就可将椅子震成粉末而不散。对敌时,也能将敌人的五脏六腑震碎,威力无比。”

陈麒大声叫好,“好好好,虽不知你从何处得来这份神妙功夫,但是单凭你这份隔山打牛的功夫,舅舅就能安排你进大明宫做御前的一等侍卫,保护圣人之安危。”

大明宫的侍卫就是防护内廷紫禁道的龙禁尉,大多选自勋贵之家,少数来自军中。一等龙禁尉向来是贴身守护当今圣上,在御前行走,时常可见圣人,品级为四品,侍卫统领是从一品,大多数是重臣担任,副统领是三品。一等龙禁尉出身的侍卫基本都能得到重用,很多世家子弟争破头都想得到名额。但是一等龙禁尉可不是世家子弟花几个钱买通太监就能进去的五品龙禁尉,没有过人的硬功夫和忠心是压根进不去,而且要通过圣人亲自考校。所以一等龙禁尉虽是世家子弟,却个个都是人才,绝非斗鸡走狗之辈。

卫若兰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龙禁尉呢?以自己的功夫,完全可以胜任。其实从军也可以,但是父亲似乎不太想让他进军中,自从祖父去世后,父亲很少让他见麾下将士,反倒常带卫源去,还命卫源跟退下来的老部下习武,结交军中将士。

“明年我就十五岁了,我今年好好练武,争取再进一步,明年就有劳舅舅给我安排了。”卫若兰笑嘻嘻地说完,想起来意,急忙把袖中抄写的方子呈上。

陈麒其实早就考虑到卫父对卫若兰的漠然态度,故而有心照顾这个外甥,原先他想的是卫若兰功夫虽非绝顶,但也不俗,做五品龙禁尉绰绰有余,进去混个资历,出来后自己再给他安排差事,慢慢就上来了。如今见他武功大进,之前的安排倒是委屈他了,倒不如好好谋划谋划,让他在圣人跟前露脸,不用自己安排他也能跻身一等龙禁尉。

“不用等明年,秋天就有信了,你现下好好练武,秋日皇家去铁网山打围,以你的功夫多多地打些大猎物出来,圣人必定侧目。”

卫若兰急忙点头。

陈麒满意一笑,低头看纸上,猛地站起身,“若兰,这是从何而来?”陈麒执掌户部,药膳方子暂且不管,那几样发财和制药的法子却对朝廷极为有用。

卫若兰笑道:“我游历江南时,偶然得到一部奇书,里头都是些五花八门的记载,我怕落入不轨者手里惹出祸患,倒背如流后就烧了。近来想到又有好几处地方闹灾了,户部银钱吃紧,边疆许多将士受伤后得不到好药最后马革裹尸,我便想起这部书,抄下些有用的给舅舅,舅舅看着该当怎么办。至于那药膳方子则有补血益气强健筋骨之效,孝敬舅舅舅母和兄弟姊妹们请大夫调整后用,也是外甥儿一番心意。”

陈麒闭了闭双眼,睁开后道:“好孩子,难为你有忧国忧民之心。这些发财和制药的方子非同小可,尤其是后者,你不可再外传给其他人,药膳方子随意。我命人验看过这些方子的结果后立即呈给圣上,到时候给你记一大功。”

发财和制药法子确实好,陈麒却明白他一个人吃不下,而且容易引来圣人的不满,想必卫若兰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想经自己的手让这些法子用到实处。

至于卫若兰为何不交给他父亲,陈麒相当理解。

父不慈,安求子之孝?

第014章

目前需要的几个方子交给舅舅后,卫若兰便丢开不再过问,只依从舅舅所言,在家中修炼武功,以求来日在铁网山打围中一鸣惊人,谋个锦绣前程。

拿到大批上等药材,内服外用之前,卫若兰想了想,又把抄录的药膳方子分送众人。

先孝敬了祖母一份,然后是卫父和卫太太,不管他们用是不用,卫若兰的心意尽到了。最后依次送给冯紫英、柳湘莲、陈也俊和韩奇等人,同时将王老太医的说法告知他们,让他们根据身体状况再用,最后一份则交给了守着林家老宅的管事林涛。

林涛原是林如海的伴读,林是林如海的林,姓氏和名字都是林如海之父所赐,妻子则是林如海的奶姐,在林家极有体面。夫妻俩半世无子,也不曾收养儿女,素来忠心耿耿,林如海原本打算安排他们脱籍然后赠些银两和田地供其养老,但是他们念着林家还有黛玉一点血脉,不肯离去,自请守着京城老宅,留心黛玉在荣国府的消息。

林如海详细询问王嬷嬷和雪雁等人关于黛玉在荣国府的遭遇,林涛同样清楚,既觉黛玉可怜可疼,又觉贾家欺人太甚,十分不放心。

既是林如海心腹,林涛自是清楚卫若兰在林如海跟前的地位,借给卫若兰的银子曾经过林涛的手,卫若兰采购砖瓦木石等物时亦是他帮忙料理。闻得卫若兰这几个方子有补血益气之功效,当即明白对黛玉的好处,再三谢过,次日去请教给黛玉诊过脉的太医,然后叫妻子给黛玉请安,将问过可用的方子呈给黛玉,请刘嬷嬷经太医给黛玉诊脉后调整再用。

因卫若兰嘱咐不必提起自己,林涛家的就没说方子来历,只说是从大户人家得的。

其时凡是传承多代的大户人家皆有珍藏密敛的许多方子,轻易不传外人,只给自家女儿作为陪嫁之用,以示世家风范,包括各种菜谱、药方、药膳方、酿酒方、胭脂方子等等,和书籍一样,方子越多越说明其家族传承越久。林家也有许多方子,整理家业时,林如海都收拾出来留给黛玉了。黛玉现今调理身体用的方子就是自己家传的,在江南问过名医后才用。

拿起方子细细看了一遍,黛玉便道:“难为你们尽心了,我且收着。”

林涛家的不解,忙问其故。

黛玉笑道:“我如今也是用补血益气的良方,十分对症,因是可口的药膳,不是从前堪比黄连吃了就不想吃饭的苦汁子,如今的胃口竟是好了很多,最近大半年都没吃人参养荣丸呢,身子已较往年大好了,一年半载内没有必要更换方子。”

林涛家的听了,遂将太医的话语转告黛玉,建议她问过太医后更改方子。

来之前林涛去请教太医,不仅是问药方可用不可用,还特地询问老太医,是用卫若兰给的方子好,还是黛玉正在用的方子好。

黛玉用的方子在江南配制时经过林涛之手,就是说林涛也有方子。对比过后,清楚黛玉不足之症的太医认为卫若兰给的方子更好,因为既补血益气,又强筋健骨,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效果更佳,黛玉正在用的方子仅是补血益气,筋骨仍弱。

刘嬷嬷拿过方子看完,却道:“姑娘,我倒觉得林姐姐说得极是,对姑娘好处更多,哪有不用的道理?明儿竟是请太医斟酌着用药才是。姑娘若是担心药材,大可不必,姑娘忘记年初我替姑娘去户部领俸银禄米等物,去宫里领春赏,皇后娘娘说,林大人有功于朝廷,姑娘封存在户部的嫁妆中,庄田和商铺的进项都用于百姓,当今圣上和娘娘心里都记着呢,特地嘱咐老奴,姑娘用的药材都去太医院领。”

刘嬷嬷当时没说的是,林如海有功,天下皆知,圣上和皇后自然不会封赏黛玉后就不闻不问,反而是记在心里,时常留意,比待其他公主郡主还用心,以免她因体弱而夭逝。

皇后问起黛玉在荣国府过得如何,刘嬷嬷心中会意,诉说黛玉在荣国府的为难之处。

药膳里用的药材除了红枣桂圆一类家常干货外,也有不少贵重药材,譬如人参肉桂燕窝等,虽说贾母吩咐府里供应他们房里所需,但黛玉经常请太医、单做药膳,用着人参肉桂燕窝等物,底下不少丫鬟婆子嫌黛玉多事,做主子的也未必人人自在,黛玉自是不愿意给荣国府忙上添乱,平常用的这些药材,多是打发几个小太监出去买。

最新网址:www.zo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