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不良臣(科举) 第41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嘿,小子,少在这里跟我打马虎眼糊弄,还待会捉了还给我, 故意寒碜我是不是?”老农斜他一眼, 直接拆穿。

啧啧, 这人说话真是够直接的,谢良臣知道他不好骗干脆也懒得骗了, 于是直接开摆,“那老伯要如何呢?”

没想到谢良臣这么爽快就接下了话, 老农原本也没想要他怎样, 只是还记仇那天他嘲笑自己, 因此一下卡了壳。

等反应过来, 他就轻哼一声,十分高冷的道:“世人常常自作聪明却总是一败涂地,偏偏败了之后还嘴硬,总要砌词狡辩一番,似你这样对自身鄙陋有清醒认识的人,这世上可是少见了。”

鄙陋者,无知且浅薄也,这老农骂人还似夸人,明面上是在夸他勇于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实际不就是说他脸皮厚吗?

这话的其实攻击力不小,尤其对于一些极度在意别人对自己评价的人,要是换了别人,就算不与这老伯打上半天口水仗,也得争得面红耳赤,那绝不可能轻易罢休的。

不过对谢良臣嘛,还真没什么用,再说刚才是他问自己问题好吧?

于是谢良臣也不答他,只弯弯唇,然后继续低头插秧,直接无视了对方。

对面不接茬,老农还想继续酸他的话便被堵在了胸口,偏偏这小子一副视他如无物的样子,更是让他憋气。

“你怎么不回答老夫的话?”

水田的这头只有谢良臣一人,他大哥谢栓子在另一边,而谢石头的赵荷花则在对面,他们两人一组插秧,所以这老农要问问题也只能问他。

谢良臣之前见他没走就知道他肯定要忍不住先开口,只要他先开口了,那便落了下风。

“老伯问的什么话?”谢良臣干脆装傻,且这次头也没抬,一边插秧一边回答。

老农刚想再把刚才的问题问一遍,谢良臣却已经顺着准线插秧,逐渐走远了,马上就要跟谢石头在田中央汇合,他要再问,只能提气用喊的。

老农当然不可能大喊着问他问题,所以见他这样,气得吹胡子瞪眼。

两人插完这一行,谢良臣回来重新移动竹片,准备插下一行。

眼见他走过来,老农这次也不啰嗦了,直接问:“这拿绳子比着插秧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他跑这么远到邻村来,难不成就只为问这一件事?

谢良臣有点疑惑,更好奇他这么做的原因,便点点头,“这样插秧以后割稻子时会方便点,而且田里以后会养鱼,秧苗栽得整齐,捉鱼的时候就不容易把它们踩倒了。”

“倒是有些小聪明。”老农闻言捋了捋胡子,难得面露了些赞赏。

谢良臣不知道这个老伯为什么这么傲娇,不过他的疑惑还没解决呢,于是便一边插秧一边问:“老伯似乎是邻村的人,不知到平顶村有何事?”

再次随着线走远,谢良臣却没跟之前一样完全不理人,而是时不时回头看一眼田埂,表示自己在等他的回答。

老农看他这样,就知刚才谢良臣是故意的,心里暗骂臭小子的同时,脚下却仍忍着没动,最后想着还是大事要紧,自己与他计较算是失了身份,这才轻咳一声开了口。

“我听说你们平顶村每年田地都丰产,明明大家都是挑的良种,田地也一样,为何你们这边每亩要比三合村多出三斗来?”

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而一升大概有1.2斤,也就是说平顶村的水田,每亩比三合村要多出大概三十六斤的粮食。

别看这数不多,须知一个四口之家,就算每天都吃米饭,也能吃上差不多一个月了,更何况这里的人很少光吃白米饭,一般都会掺点杂粮进去,每亩多产这些粮,在特殊时期,那就是救命的。

当然,这点产量放在现代不算什么,可放在古代却很值得骄傲了,毕竟他们这里没有杂交水稻嘛。

听他是来问耕种问题的,谢良臣倒是没再继续绕弯子,将他们这里改良种田办法说了。

自从谢栓子开始喜欢上看农书,便在培育菌种之余研究起了如何让地里的粮食增产,而其中首要的就是水稻。

要让水稻丰产,第一步自然是要选良种,其次就是耕种灌溉的办法。

水稻其实算是一种沼泽生植物,因此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过也不是水越多越好,而是要将灌水和排水区分好。

比如在秧苗发育初期,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只要浅沟内有水就行,而当秧苗分出三叶一心后,就要适当的灌浅水进来,之后的一段时间是秧苗茁长成长的时候,对水要求不多,可以保持现状,而等有分稻且即将抽穗的时候,就要多灌水。

只是这里的多灌水却也不能太多,太多会淹没肥土且让水稻无法呼吸,稻穗生长不好。

谢栓子看的农书上用的其实不是“呼吸”这个词,只说水太多会影响稻禾生长,且书中对于不同地势的水稻种植,也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办法。

比如对于低洼和过肥的水田,在孕稻时便要格外注意浅晒与深湿,而在灌浆后期,成熟期前,则更要注重深浅交替,以水调温。

这样一套种植法下来,何愁水稻不丰产?

谢良臣口中滔滔不绝的说着水稻的种植法,谁能想到他刚到这个世界时,连稻子几月成熟都不知道?

说这些种植的办法时,他并未停下手上的动作,而是边说边动,而且也未刻意放大声音,只寻常音量。

本以为老农会只听个大概,哪知等谢良臣再回到田边时,对方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他,像是听入迷了。

这边他与谢石头一组,那边他大哥谢栓子与他娘一组,四人即将会师,田里剩余还没插秧的地方也越来越小,大家之前都看见了这个老农与谢良臣说话,不过因为声音断断续续的,所以他们也只听了个大概。

此时离得近了,谢栓子也知道对方是来问如何种水稻的了,便笑道:“老伯可是也要学了回去教给三合村的人吗?”

“确实是。”老农干脆的点头,“这小子说这一套办法都是你从书里学来的,既然你有经验,那现在就随老夫去三合村,把你这套办法也去给大家讲讲。”

说话间,老农便干脆过来把谢栓子拉上了岸,同时一边还回头对目瞪口呆的谢石头夫妻俩道:“你们这大儿子不错,人老实又心善,现在正值插秧的时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稻子要想长得好,那也得从娃娃抓起,他我就先带走了,等晚些时候再给你们送回来。”

谢栓子一脸的懵,他裤脚还高高挽着,脚上全是稀泥,一边被老农拉着往前走,一边回头看他们三人。

他爹娘为什么没出声反对?难道他们就不怕这坏老头是什么歹人吗?tat

见儿子都要被这突然冒出来的怪老头拐到村边小道上了,夫妻俩终于反应过来,一边在水田里大跨步追了几步,一边喊人道:“老丈!老丈!”

可他们的话对方根本脆置之不理,拉着谢栓子走得飞快,眼看着就上了牛车。

谢良臣苦笑一声,这事算是他惹出来的,所以他大哥也还得他来救。

“老伯,一会去三合村怎么找你,敢问贵姓?!”

他声音放得极大,这次老农没再装听不见了,而是同样声音洪亮的回了一句:“老夫姓盛,三合村只我一家用此姓。”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