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6(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三字经》最初起源约是宋朝时候,经时间推移,每朝每代都有增改,最后一次修改时新中国时候,增加了近代史部分。《三字经》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用典极多,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如诗如歌,简单通俗,朗朗上口,启迪心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蒙学第一书。

蒙学三大教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其中《三字经》的内容无疑最广泛,也继承了《千字文》的长处。虽然有学者觉得《三字经》比不过《千字文》的文采,但凌蔚觉得,“没有文采”才是《三字经》比《千字文》作为蒙学读物,更高明的地方。

若要学习文采,有的是其他精妙文章学习。幼童连字尚且不识,讲究什么辞藻?不过在学了《三字经》之后,再修习《千字文》就比较合适了。

凌蔚时常陪着宫里那群小祖宗,老是讲故事做游戏也不成,他也不想自己被定义成一个玩伴,玩伴可不受重视,不符合他钻营的期望。所以他总是想尽法子交给皇子公主们一些东西,好歹在他们幼年的时候,有个半师之谊,也更受尊重些。凌蔚这路线到目前看来,走的还是满正确的,皇帝和皇后也更加信任他,越发让皇子公主多亲近他。

如今朝代启蒙的教材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孩童所学,要么太深奥要么太粗粝。凌蔚想着,在整理典故的时候,改编一下《千字文》和《三字经》,把其中不是这个世界的典故替换掉,然后交给皇宫里的小朋友们,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若是被皇帝看中,推广给天下,自己刷名声的目标就不用等着科举扬名,提前往前跨越一大步了。

至于《百家姓》,牵扯到姓氏排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事,他还是不沾这个了。

打好主意之后,凌蔚就开始更加勤奋的读书,连皇宫里的藏书都舔着脸去蹭。因着凌蔚进宫之后就去看书,让一干小孩子们寂寞不少。但皇家的小孩子都被拘的很乖巧,至少在皇帝开口后都挺乖巧。听闻凌蔚是为了考举人而奋发努力,连最粘凌蔚的安康和锦阙都没有闹腾。

两小孩子甚至在凌蔚读书的时候,蹭蹭蹭跑来陪着。他两也不说话打扰,就自己玩自己的,做自己的事情。

凌蔚萌的心都要化了。他在看书看累了的时候,就会把书里的一些故事和道理用诙谐的语言,描述成小故事讲给两小孩听,还真让这两小孩学了不少东西。

不管他们懂的了多少,但总归是比不知道的小孩明白些。

一次胖太子在两小孩面前炫耀自己在太傅那学会的(终于听懂的)某个典故的时候,两小孩居然表示都听过,还用童言稚语把那典故和背后的道理都重复了一遍,甚至比胖太子还懂的多些。

胖太子心里那个气啊,气的都要在地上打滚了。他一已经启蒙的九岁大孩子,还比不过两路都走不稳,字都不认识的不到三岁小孩。他这个做哥哥的,能不气吗?别说面子,里子都木有了!

胖太子非常气愤的去皇帝陛下那里“告状”。皇帝听了也郁闷。那太傅虽然过于迂腐正直,不适合做官。但是学问大啊,在读书人那里名声高啊,给太子做启蒙老师,太子脸上有光啊。

但是学问大的人,不一定适合教书。胖太子听不懂啊,学不会啊,现在还不如两个没启蒙的小孩啊。皇帝心里也憋屈了,对那太傅也颇不满。

你丫也有小时候,也有不认字的时候,那时候你就是从四书五经开始学的?就是从深奥的文章开始读的?扯淡吧你!你那哪是教小孩,明明是炫耀学问!偏偏皇帝既然选中了这个太傅,在太傅没有过错的前提下,他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