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36. 靖康耻(四) 孤城(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天幕外,汴京城民意汹涌。

天幕上,开封府的百姓也是怒火滔天。

危难当头,谁愿意看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被摧毁老百姓不是瞎子,他们分得清楚哪些官员是值得信赖的,哪些是以权谋私的小人。

开封府的登闻鼓不分昼夜被敲响,肃穆的鼓声响彻在朱雀门正对着的御街上。太学生打头,老百姓随后,堵住了官员们上朝的去路,要求将李纲李大人和种师道将军官复原职。

“呸你也配穿上这双官靴”

李邦彦被一群市井百姓团团围住,几个妇人二话不说便要上前去扒下他的靴子,蜂拥而上的百姓个个对他怒目而视,看样子恨不得对他扒皮抽骨。

这种情况下,宋钦宗即便再优柔寡断也只得顺应百姓民意将李纲的权力恢复。至于种师道,此次率兵前来汴京援救时已经是七十高龄,又在金军围困的过程中日夜操劳,在金人撤军后因为疾病缠身选择了致仕。

此刻,满朝文武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金军撤退了,太原三镇到底要不要割让

李纲再次苦口婆心地给宋钦宗讲太原三镇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原是多么重要,甚至请求宋钦宗现在派人追击金军,趁其不备搓其主力。

宋钦宗听到这种胆大的建议吓得立马摆了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李大人,不割让太原三镇已经是对金军极大的挑衅了,若是再挑起祸患,万一他们转头杀了回来怎么办”

李纲与这位年轻的皇帝对视,目光沉静“官家,即便您今日不追击,金人总有一天还是要杀回来的。”

此处李纲的分析是对的,金军撤退的那批军队和金军西路军汇合以后确实陈兵相向,见宋朝迟迟不履行割让太原三镇的承诺,便开始自己派兵准备攻打太原三镇。与此同时,原本跑到江南一带的太上皇帝宋徽宗见汴京暂时解围也回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汴京被围困的岁月里,东南方向的援军迟迟不到,到这时候才搞清楚是逃到江南的宋徽宗押着主帅不让来,企图在汴京灭亡后保留江南的财力物力建自己的小朝廷。

123赵佶,你承认吧,赵桓是不是你老婆和别人生的你才这么坑这个儿子

丐帮帮主可皇城里面可不止他的一个儿子啊,肃王赵枢这次好像还被金人带走当人质了

天幕外的司马光手握毛笔,一边为天幕上的画面感到悲愤一边奋笔疾书记下这一切,事情都到这地步了,他还编什么资治通鉴啊,这北宋的未来才是最有教育和警醒意义的屈辱史

他要记下这一切,给后世的臣子君主人手发一份,让他们每天一边吃饭时诵读一遍,看看一个朝代能够丢人到什么程度

当金军出兵时,老将种师道在这个时候离世了,种师道的弟弟也牺牲在了战役当中,而李纲作为一个文官硬生生地被宋钦宗派去指挥打仗,也是接连败绩。正是这样的战败给了主和派机会,他们又开始叫嚣着要把三镇送给金军以平息怒火,而宋钦宗本人在看到军队屡次被金人按着打以后也偏向了议和。

天幕上,金人率领十万大军围攻了太原城。

吸取上一次的教训,金人看到了太原三镇对于北宋的关键。只要攻下太原,金军便可顺着平原谷地一路南行,抢占原本属于宋朝的地理优势,是以,这一次,他们绝对要拿下太原。

太原城中,已经撑了二百多天的守将王禀和张孝纯登上城墙,看着将底下乌压压的金兵一步步将整个太原城围城铁桶,眉头紧锁,但守城的意志依旧如最初那般坚定。

“将军,城中的粮草最多只够支撑十日”

一名面黄肌瘦的副官前来报告,显然不知眼前的状况该

如何是好。

二百多日,汴京曾派军来支援三回,却屡屡因为情报有误或这样那样的问题失败,为今之计,他们只能靠自己死守。

王禀沉思片刻,与张孝纯一同来到城中,看着全部在为守城忙碌的老百姓,出声问道“乡亲们,王某今日给大家交个底细,城中粮草已经快断绝了,若我们投降,大家或许还能有一场活路,这城,我们是守还是不守”

街上忙碌的百姓三三两两地聚集到王禀跟前来,他们有的手中拿着加固城墙用的工具,有的拿着武器随时准备应对金军的新一轮进攻,有的干脆连家里的铁锅都拿出来用来修筑防御工程

若遇守城,人人皆兵。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秦晋风骨,他们义不容辞

“投降也是给金人做奴隶,我们宁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苟活”

“就是粮草没有了,还有树皮,还有草根,实在不行,我冲出去和金人拼了,让弟兄我们吃我的肉活下来”

“金军不会善待我们的妻儿的,我们就是死,也要保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王禀见城中百姓和自己想的一致,胸中翻滚着一股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热意,这股热意烧的他血脉喷张,恨不得将城门外还在不断叫嚣的金人大些八块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