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0. 准备升官(三) 积贫积弱的局面(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赵匡胤不费一兵一卒将兵权拿到了自己手里,同时给予了这些武将大量的金银珠宝让他们回乡搁置,某种程度来说稳固了北宋刚刚建立的朝局,这也是一种政治上的智慧。只是赵匡胤本身是武官出身的,他自己能够挽大弓降服烈马,却忽视了他的后代能不能和他一样骁勇善战。

说到此处明意顿了顿也不对,准确来说北宋后面的皇帝也不是他的后代。

赵匡胤

赵匡胤当年削权稳固统治以后,就开始采取先南后北的政策逐步结束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我们熟知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在这段历史中的人物,收服蜀地南方一带后,赵匡胤就把目标瞄准了北方被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但是这个目标还未实现,他就突然暴毙了,享年五十岁。

赵匡胤身边的一众臣子已经噤若寒蝉,官家死期就这么被天幕大喇喇地说出来,这要出乱子啊

可没想到明意接下来的话更为惊人。

赵匡胤死的那天晚上在和他弟弟赵光义喝酒,他死后赵光义就继承了皇位,也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宋太宗。赵匡胤死的蹊跷,赵光义继承皇位时对外宣称这是先母遗命,为的是防止主少国疑,可他上位以后,赵匡胤的一个儿子自杀了,另一个也是23岁就英年早逝,你品,你细品。

天幕外,坐在下首的宰相赵普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这神仙好生缺德,我敢品吗

赵光义听到此处,已经扑通一声跪在了哥哥面前,头磕在地上发出重重的闷响“冤枉啊大哥你是我亲哥,德昭德芳那是我亲侄子,我怎会对他们下毒手”

赵匡胤握着杯盏,打量着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弟弟,许久未作声。不过他也不准备现在作出什么决断,因为这次的天幕似乎还有许多未说。

我们且不论他们赵家自己内部的勾心斗角,主播今天要说的是,这宋太宗赵光义上位以后,急功近利,不顾朝臣劝阻亲自带兵去攻打辽国。要知道,他哥哥赵匡胤可是23岁就入行伍,跟着柴荣屡建奇功,无论是武力还是对战局的判断都要远胜于赵光义这个弟弟的。

赵匡胤在世时,把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做自己的使命,但他也冷静地分析过宋和辽的军事实力,认为如果单靠武力抗衡有点困难,为此赵匡胤还专门划了一个小金库,为的是必要时候能把燕云从辽手里买回来。

但是赵光义不这么想啊,他觉得他哥当年亲自带兵南征北战,他也一定可以的。于是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亲征北伐,结果宋军被辽打得落花流水,赵光义自己也腿部中箭,坐着驴车仓皇跑路了。也是因为这次战役,宋军原本积攒的军队力量受到大挫,赵光义也逐渐采取“守内虚外”政策,此后雍熙北伐则是再次挫败了他的雄心,从这里开始,宋朝皇帝吸取教训,不再把收复幽云十六州、抵抗辽国当做自己的使命了。

啪赵匡胤手中的酒杯碎在了赵光义脚边“混账那是虎视眈眈的敌人你的卧榻之侧睡了一只猛虎,占着你祖宗的地界,你打输了丢人不说,竟还因此怯懦丧志”

另一个时空下,宋仁宗赵祯身边的一群臣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宗怎么说也是当今圣上的亲祖宗啊,这么有损天威的事情说出来,他们该怎么照顾官家的面子

如果说赵匡胤削权、重文轻武只是个苗头,那么后面的几任皇帝则是不断固化了这一理念,赵光义上位以后把原来的老臣纷纷调离,大肆利用科举选拔自己的亲信,此后他的儿子、孙子有样学样,到了宋仁宗一朝,科举录取人数更是空前大增,录取率是唐朝的几倍不止,文官地位大盛,天下人纷纷去读书做官,而武将只要一有功绩就会被皇帝忌惮,于是“重文抑武”的局面渐渐就形成了。

眉州苏家,父子三人

对这一观点赞同不已,苏洵反应最为激烈。虽然自己也是科举出身,但他早就发现了朝廷在军力上的懈怠,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迟早会把祖宗基业给断送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