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48. 第四十八章 。(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洪武一十六年,五月下旬。

一开始罕有人意识到这是大明改制的变化之始。

上书房内,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十三人究竟密谈了什么,其内容在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

人们能看到的是朱高炽与几位堂兄被一道圣旨迅速打包扔出京城。

皇孙们被要求去微服考察。虽安排侍卫保护安全,但特意限制了一行人的出行费上限,禁止使用钞能力才能更深入田间地头。

这事说突然也不突然。

圣旨上给出义正词严的理由,朱元璋是穷苦出身,作为他的孙子不能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皇孙们该去行万里路,忆苦思甜地亲自发掘大明存在的社会弊端。

如果说几位皇孙离开金陵尚且有迹可循,另一件事则是在悄悄进行着。

拟定全新的科举考纲

五月上旬,朱元璋在册封朱棣为太子之际,同时发出了今年年末要进行一次特招考试的招贤令,经费由皇帝私库出。

考生不限户籍种类、性别与年龄。

换言之,这次特招与传统科举有很大区别,就连以往一贯禁止的娼优隶卒也能报名。

朝臣们基本没有反对此次特招。

一来洪武帝朝纲独断已久,一来不认为特招与他们有什么妨碍。

瞧瞧招贤令的用词,选拔懂基础农业、数术理论、新奇手工技能等人才。没有一项与传统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相关。

换句话说,男女户籍不限的特招考试,被选中者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做官。

最多是被洪武帝看中,去做些皇家私活,或是将其特长经验编选成一些奇巧淫技类书籍。

反正不花国库的钱,又不妨碍官员们的利益,搞一次特招考试就搞吧。

有多少人会来报名也不好说,哪怕皇帝说会发鼓励奖金,但又有多少人能打乱生活步调参加特招考试呢

此时,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除了水镜的观影者们。

被紧急传召去看小冰河期故事的藩王与官员,在发表了观看观影感想后,很快接到一个重要而隐秘的任务。

他们将成为年底特招的考官,为本次特招拟定考题。

从现实出发推测,本次不一定会有大批勇于尝新的考生出现,但敢来的人至少有着搏一搏的勇气。

这将是一次重要的实验性特招考试。将以此为基础,改变将来的科举考试内容。

新考纲要增添一些内容,像是擅于数理创造、税务理财、提升农作物产量等科目等。

与此同时,又要大幅度删减传统四书五经的考核内容。这都需借着本次特考测试一回。

朱元璋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假设一上来对天下人说要全面改动传统科举,那会触动天下所有传统读书人的利益。

即便他不在意多次杀鸡儆猴,但也面临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罢免了一批读传统儒家经典上位的官员,空缺的官位总要人去坐。

不是一两个位子,而是要全国规模换血,从哪里迅速找一批符合改革派思想与技能的人能上位顶

答案很明显,自汉朝独尊儒术至明初,一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要撼动它,需要有相关人才就位,大力创办学堂是第一位。今年的特招就是要招来第一批星星之火。

如此剧烈变动,不是一两年能完成,初步成效至少也要五年。

因此,前期是随风潜入夜不引人戒备的准备期,中期是双轨并行不会不一

刀切砍断旧式科举,而后期是全盘改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秦灭能够六国,可无法令其归心。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输给了时间。

从春秋战国近五百五十年的天下分裂,对比秦朝大一统十四年,是时间赐予了分裂思想极大的力量。

时间却也是一味良药,能让人忘却过去的旧习惯,就是不能操之过急。

朱元璋默默规划着接下去的具体操作方案。

等新考纲拟定后,有一段时间难免会新旧考纲并行。

这世道就是如此讽刺。

你说要把一个人的房子完全砸了,将其逼到了无处容身时,他必是誓死反抗。

此时,你稍稍改口,表示只拆掉门和窗,那人往往就退一步接受了。

新旧考纲并行,即所谓不拆家,只拆门与窗的温和政策。

墨守成规者又怎么能知道一步退步步退。门与窗都被砸了,外头的科学暴风骤雨入侵,距离整个家被拆又岂会远。

现在,朱元璋默默祈愿咕咕接下去能多讲些科学内容,让他手握利器去拆旧时房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秦朝咸阳,最近流行起了两种新吃食小麦饼与豆浆。

这是从招贤馆里传出来的。

始皇帝深知民以食为天,对于天下人的餐桌问题,不是只有空谈的关心而是给出了实策。

公布了如何将小麦从“粒食”变为“粉食”的方法,只经过一道石磨工序,以往难以下咽的小麦就能变成口感尚可的麦饼。

很简单却也很神奇。

这不只意味着人们的餐桌上能多添一道菜,更重要的是小麦如今多种植于齐鲁之地。

谁说始皇不关心六国旧地的民众生活,若无关心,岂会因地制宜研究如何提升食用小麦的口感。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