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90. 第 90 章 一击必亡(三合一)(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御书房内一片沉寂,对于温月声的话,这殿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默的人,是忠勇侯。

他上前一步,沉声道“思宁郡主所言有理。”

在周遭复杂目光的注视之下,忠勇侯面色冷凝“昊周野心昭昭,哪怕今日大徽退让了,他日也势必会卷土重来。”

“而这一次两次的退让,只会令得军心涣散,令得大徽平白损失许久的银钱,若再有多的,那也只是平白助长了昊周的气焰。”

“侯爷所言有理。”边上的一个官员闻言,却是道“可如今边疆的情况,大家心中都清楚,在兵力远远落后于昊周的情况下,贸然动兵,其可能只会让边疆将士徒增伤亡。”

“似此前和亲也好,眼下想要暂且求和也罢,本质上都是为了偷得更长的时间,让大徽得以喘息一二,也练出更多更强的兵。”

这官员所言的也有一定道理。

都知道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一定要硬碰硬的话,就是徒增伤亡。

边疆将士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万,便是朝廷增兵,将多地的将士都派遣往边疆支援,那大概能够凑到了五十万兵力。

可这五十万跟昊周的五十万,并非是一回事。

昊周兵强马壮,此前的多次对垒中,便数次以少胜多,最夸张的一次,还曾经以几万兵马,战胜过大徽的十几万兵马。

实力悬殊巨大,一旦开打,会更显出颓势来。

“可有多强才算得上是强”沉默片刻后,镇国公直言道“诸位可曾想过,如果这个时候不战求和,大徽需得要付出些什么”

“虽说到不得郡主所言的割地赔款的地步,但至少需要付出无数的金银。”

忠勇侯抬眼看了下镇国公,他倒是没有想到,永安王一脉竟然会是主战派。

但仔细一想,如今的朝堂之中也就两个王爷,景康王主和,永安王一脉自然不可能与他站在了同一阵营。

“这些白白送给昊周的银钱,以后都会成为昊周攻打大徽的底气。”镇国公的话,令得那些主战的官员,俱是沉默了下来。

“皇上。”户部尚书微顿后道“今岁年节不好,百姓收成不佳,到得年底,多地还遭逢了雪灾,令得国库空虚。”

“若在此时动兵的话,银钱花销势必会巨大。”他停顿了下,复又道“但若是求和。”

“以此前的旧例来说,昊周索取,亦是不会低于几十万两白银。”

几十万这个数字一出,令得整个御书房内的臣子,并着居中端坐着的皇帝,面色都沉了下来。

“幸得。”户部尚书话锋一转,直言道“自思宁郡主入朝之后,所斩杀的贪官污吏众多,这是近些时日以来,臣奉旨查抄一众官员的家中,所得的全部银两。”

这位户部尚书,眼下已有五十八岁。

但他升任户部尚书的年限并不久,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也堪堪三年。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外放为官,是三年前,吏部管理底下的考核与升迁时,破格提升上来的。

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倒是没想到至重要时刻,是半点都不含糊。

他呈递上去的账册,是无比厚实的一大本。

皇帝接过之后只看了一眼,面色便是微变了下。

户部尚书见周围的大臣都抬眼往那边看,便直接道“从年前的第一位贪官污吏,到此前谋逆的大皇子、徐国公等人,所有的贪官污吏当中,查抄白银共计两百一十七万两。”

御书房内的所有人皆静止了。

底下更有许多的朝臣听到了这番话后,是连表情都变了。

两百多万两

他们如何敢的啊

须知,在大徽战乱最为严重的一年,死伤无数,并且还抗敌近乎一整年的情况之下,所用的军费也不过一百四十万两。

而今竟是查抄了几个贪官污吏,就得了这么多的白银

上首的皇帝沉声道“岂有此理”

户部尚书低下了头去,低声道“查抄白银最多的,当属大皇子、徐国公府上,其中,皇子府攻击查抄九十万两白银,另有黄金无数。”

自萧锐谋逆后,极少有人在皇帝的面前提及他,甚至因为他谋逆之事,连带着太后薨逝,皇帝的表现也不过平平。

天家之人,亲情淡薄,在萧锐联合徐国公府并着太后,谋划出谋逆这件事情之时,皇帝便不可能对他们还存有什么感情了。

如今听到了这巨额的数字,更是怒不可遏。

“除此外,因抚州路远,是以抚州众数官员的府邸未曾查抄。”户部尚书说到了这里,抬眼深深地看了温月声一下“这些所得,皆是斩杀贪官所得。”

“臣以为,这笔钱得来不易,无论如何皆不该白白送予昊周。”

“景康王说昊周连年来犯,就是因为对方年节不好过,国库空虚,所以才会不断地动兵,既是如此,就更不应该用我大徽的银两,来养昊周的兵。”

“国家安危之际,尚且应当动用上下一切,倾其所有保家卫国,何况如今就有着现成的军费在眼前。”

户部尚书躬下了身去“此番对战,大徽绝不应当退让”

满殿的安静里,便显得他的话格外地有力量。

在他之后,一部分的臣子,也包括了翰林院、内阁这样的纯粹的文臣,皆是缓步行出

“还请皇上下旨,此番大徽,绝不退让”

另有一部分人,还是想法较为保守,亦或者依旧执着地觉得该修生养兵的。

因此番昊周来袭的将士仅有两万,大概也是昊周新帝那边派遣出来的先行兵,旨在试探大徽这边的态度。

所以皇帝也没有立时就坐下了决策。

只这个年节,因昊周骤然来犯,令得陆家一门三将都未能回到京城过年,整个京城也因为战事将起,而笼罩在了阴霾底下。

年节的氛围并不浓烈,就连那日的除夕宴,也是早早地散了场。

年节过后,便是春闱。

因战事将起,底下的百姓都格外地紧张。

这样的氛围,一直到春闱开考之后,才略略消散了些许。

春闱当日,科考场外,站立着无数的紧张的学子。

春闱又叫会试,而进入会试中的人,需得要在里面待满七到九日的时间。

所以进入科考场之前,都会有着非常严苛的排查。

跟往常不同的是,坐镇本次春闱的人,是温月声。

她在考试院内端坐着,着一身青绿色的衣裙,手持碧玉佛珠,每有一个考生在通过验身之后,都会从她的面前经过。

而不知从谁人开始,每个进入考试院的举子,都会对她躬身行一礼。

他们所拜的,不只是身份尊贵的思宁郡主,更是得来不易的公平。

到齐放时,他更是长揖不起。

温月声面上并无太多的情绪,齐放在进入了考试院之前,回身往她的方向看了去。

他将女子娴静的侧脸及那双没有情绪的眼瞳,都刻印在了心底,方才缓步踏入了考试院中。

而在他身后,考试院的大门缓缓地关上。

嘎吱

三年一次的春闱开考。

这次春闱前,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且还连着更换了数任科举主考官,本以为参与的考生多少会受起影响。

但谁都没料到,这竟是皇帝登基之后,最为精彩的一届科举。

文章、治国、修身,兼具以上三点的人,都有不少。

而能够进入殿试的前十人,更是堪称历年之最。

甚至越过了晏陵下场科考的那一年。

晏陵的那一年,是他一人出彩,他的文章和谋略,便是放在了这一届,那也是毫无疑问的榜首。

除去了他之外的其他人,便只能称得上平庸。

而眼下这一届,却是真正的百花齐放。

其中,皇帝钦点的状元齐放,更是表现极佳,得了内阁、翰林院的一众认可。

榜眼和探花亦是文采不俗,回答有方。

他们所擅长的方向均不太一样,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同出于寒门。

齐放这个人,在孔瑞下台时,朝中的官员对他都有些许的印象。

另外的榜眼和探花,则是此前就曾参与过科考,但是屡考不中的寒门学子。

在这次绝对头名和公平的环境之下,直接杀出了重围。

一跃成为了二名、三名。

且不只是他们三个,进入殿试的另有两三人,皆是不俗。

这般情况,可以说是全然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但就如同那吕阁老所言,新鲜的血液进入朝堂之中,替换了从前的那些深扎在了朝堂之上的腐肉,所焕发的,也是截然不同的生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

春闱结束后,在补充了些许人才,以及边疆局势已是混乱了起来,朝中势必要给出一个态度的当下。

皇帝终是下了旨令。

册封思宁郡主温月声为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忠勇侯为正三品怀化大将军,温月声麾下的章玉麟为云麾将军,李庆元为忠武将军。

率兵十万,直接奔赴边疆战场

旨令落下后,满军亢奋。

当日,温月声便回到了公主府,准备赶往边疆。

此番不同于抚州平乱,一去不知多久才能回来。

是以温月声将赵嬷嬷、夏至留在了府中。

她身边的周曼娘、陆红樱并着叶秋云都会同去。

姜露需得要留在京中,继续经营产业,以及做温月声的眼睛,保障了消息的传递。

同她一并的,还有晏陵。

深夜,春寒料峭,风吹拂在了人的身上,还带着些晚冬的冰寒之气。

温月声站在了静亭中,垂眸看着摇曳的池水里,闪烁着的盏盏灯火。

在她身侧,站着一身雪白衣袍的晏陵。

难得的,周围没有其他人。

因为要出征边疆,需得要做的准备很多,大家都在忙着收拾东西。

温月声站在了冷冷的池水边上,她看着寒凉的池水,身侧的人却只是看着她。

“此番奔赴边疆,将会是一场恶战。”晏陵的目光,落在了温月声后脖颈火色的印记之上。

其实京城之中,包括了晏陵在内,都不清楚温月声真正的实力究竟如何。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她能轻易斩杀了几十个死士。

但是去了边疆,要面对的就不是几个或者几十个

死士那么简单了,所面对的,是敌方成千上万的兵马。

晏陵眼眸微顿“在郡主得胜归来之前,晏陵都会为郡主守住后方。”

温月声闻言,抬眸去看她。

他对上了她那双一惯冷淡没有情绪的眸,声音认真地道“但也请郡主遵守承诺,毫无损伤地回来。”

不等温月声开口,他便直接道“晏陵这一生,被父母遗弃过,被亲人放弃过,而今。”

“不想被郡主遗落。”

今夜无星,月色却格外的美,盈盈月色之下,晏陵整个人仿若入了画一般,姿容倾绝。

而他那双眸,在褪去了疏离与冷淡之后,看向了她的眸光,是格外炙热的。

不同于当初0号的偏执,也不像是昊周新帝郁舜那般具备掠夺性,却半点容不得忽视。

晏陵定声道“秋日京城枫叶红,自京郊行来时,如白日红光连绵不绝。”

“秋日之前,晏陵静待郡主凯旋而归。”

温月声抬眸看向了远处隐匿在了夜色里,沉寂的山峦。

她淡声道“好。”

翌日一早,大军整装待发,温月声骑着一匹通体玄黑的马儿,立于阵前。

在她身后,大徽的军旗,迎着那烈烈的晚冬之风,呼呼作响。

军鼓敲响的瞬间,温月声策马疾行。

在她身后,是黑压压连片,几乎看不到头的大徽将士。

从京城到边疆,快马疾行,亦是需要不少的时日。

因边疆已经处于了混乱之中,几个主要的边疆城池,都有受到了昊周大军的侵扰。

所以在抵达了边疆之时,温月声将底下的将士一分为四,由她、忠勇侯还有章玉麟、李庆元四个人,分别带领一部分的兵马,前往不同的城池去支援。

温月声去往的,是一个边疆城池,名唤珞城。

珞城原是陆家三将之一的陆庭玉所镇守的城池,但因为边疆主城有大军来犯,陆庭玉就先行带兵去了珞城支援。

他走后的第七日,珞城却突然出现了大批的昊周将士。

所率领这一批将士的主将,是昊周名将之一的丰源。

陆庭玉留在了这边的副将抵抗不过对方的攻势,想要从侧边突袭。

副将带领着五千精兵,到了珞城周遭一个边陲小镇后,还没来得及绕路去珞城侧方,就在这里遭遇了伏击。

来的昊周将士人数不如他们多,据底下的将领估算,大概只有大徽将士的一半,但因为对方提前在这里布设埋伏。

将这副将和底下的五千精兵,尽数堵在了夹道之内,在夹道顶上投掷了巨石、射出了许多的箭矢,致使大徽损失惨重。

副将在身侧将士的掩护之下,才堪堪得以从夹道之中逃脱。

却怎么都没有想到,离开了夹道,便正面撞上了丰源之子丰溪,再看对方身后黑压压近乎望不到头的昊周将士,那副将整个人当下近乎于绝望。

他身侧跟他一起突围出来的,包括受了伤的将士在内,已剩余不过三千人。

而丰溪所率的将领,几乎是他们的三倍还要不止。

打眼望去,便是近万人的兵马。

而这丰溪大将,是出了名的残暴。

昊周各个将领的风格不一,像是丰溪这种的也不少,在战胜之后,便是对面举白旗投降了,他也不会停下攻势,亦或者是有所回旋。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