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5. 赏析唐诗宋词 第五个直播视频:太阴元(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朱由检既然都答应了提出来的点要求,风调雨顺符自然就是被巫山神女当场赐予崇祯十年的朱由检。

在第四次授课结束前,巫山神女还告知朱由检使用风调雨顺符的口诀。

诸天气荡,化作风雨。煌煌天威,以符引之。

朱由检,待你认为大明已经完成吾提出的个条件,那便将这风调雨顺符用之。

得以见得天命之人皆在此符束缚之内,若是不曾看见天幕者,便不在此行列内。

但这些凡人的命运便不在逆天改命的机遇之中,他们随时都会按照原定命数死去。

朱由检,吾知你生性多疑,然明朝的起死回生必定缺少不了忠臣的相助。

巫山神女此言一出,直教崇祯皇帝朱由检羞愧得红了眼,他这个毛病自己也是知道的。

只是要让一个多疑的皇帝变得不多疑不猜忌臣下,实在是太难做到了。

毕竟就连开国的太祖皇帝都不能幸免,为了给建文帝1稳固皇位,更是斩杀一众有从龙之功的臣子。

现在他多疑爱猜忌的毛病被巫山神女说出来,朱由检既觉得心虚,又感到头疼因为这个毛病太难改了

而且他接手的大明王朝真的就是千疮百孔,朱由检看谁都像是会带兵起义的叛臣,能让朱由检真正信任的就是他身边的太监王承恩。

特别是在亲眼所见王承恩跟着他一起上吊殉国,崇祯皇帝对于王承恩的信任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厚重。

不过就刚才巫山神女让他看到的大明亡国场景,朱由检也是眼尖的看到了好几位为国战死的忠臣。

虽然有的人他没能立即认出来,但肯定会有人认出来,届时找寻到这些英勇臣子,他必定要重用

帝王总是多疑爱猜忌,吾之所见不会犯这一点毛病且不会随意乱杀有功之臣者,唯有秦始皇嬴政和唐太宗李世民而已。不过吾可再助明朝一臂之力,告之于你,谁是忠谁是奸。

明末赫赫有名的叛臣主要有六人,一人是自称为孔子后裔的孔有德2,但因其叛国行径,孔氏族人皆以他为耻,并拒绝孔有德祭拜孔庙孔林,后世的孔子世家谱更是不曾将他之名收录。

而且孔有德此人丧尽天良无情无义,在叛国之后还将工匠和红夷大炮全部送给清军,更是在清军入关之后,肆意屠城屠民。比如靖江王朱亨歅和南明重臣张同敞等人更是死在他手里。

不过尔等可放心,孔有德此人最后亦被明军所杀,而且在他死之前还自知必死,于是便将妻妾全部杀死,至于他的子孙后代亦是凄然惨死,落得一个对断子绝孙的下场。

后人曾有言崇祯间有叛臣,其首恶为孔有德。3

崇祯皇帝朱由检十分认真的听着,并且当场就给孔有德给定下了斩立决。

第二个叛臣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吴桂3,此人是引清军入关的罪魁祸首。崇祯十七年初,面临覆灭命运的明朝将赌注押在关外拥兵自重的平西伯吴桂身上。

但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威胁使得崇祯自缢,待得到皇帝自缢的消息后,吴桂便另寻新主,并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最后清军入关,吴桂也被封为平西王。

后来吴桂因屠杀抗清复明的势力而功高震主,被清朝皇帝忌惮的吴桂怒而以“复明”名义起兵造反,并于衡州自立为帝。最后势穷病死,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而其子孙后代亦是被尽数诛杀。

朱由检一听到居然就是吴桂这人把那屠杀大明子民无数的清军引入关,当场就是气到要昏厥过去。

待记起这吴桂正是前两年被

他擢升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也才二十岁,外表兼具北雄南秀之风,堪称是英风俊逸的美男子。

可现在崇祯皇帝可不管吴桂美不美,反正落在他手里,吴桂必须被扒成吴六桂

第人便是洪承畴4,他在松山之战中大败被清军俘虏。明朝朝廷之中很多大臣包括崇祯皇帝都认为此人会以命报国,于是崇祯皇帝便为他举办了祭坛。

可在祭坛的那天却是直接传来洪承畴投靠清军的消息,因此只能作罢取消。

崇祯皇帝朱由检“”

很好,这就把洪承畴给发配到苦寒之地

第四人便是尚可喜5,此人是历史上有名的“贰心臣”,更是残暴的刽子手,手握大刀凶狠的斩向反清复明的同胞。

明朝灭亡之后,广州七十万军民万众一心齐力抗清,尚可喜作为攻城清军一方,在城破之后肆意屠城,所见之人不分妇孺,一律斩杀。而这场屠杀更是持续十二天,直到尸横遍野杀无可杀方才停止。6

尚可喜此人持身不正,又杀气过重,最后亦是不得善终,妻妾家眷也是无一生还。

至于剩下的二人便是耿仲明7和祖大寿8,吾便不再一一概述。但可以这么说,清朝就是这些曾经对明朝忠心耿耿的叛臣们帮忙打下来的,没有他们,就不会有那大清朝。

其实除了孔有德、吴桂和尚可喜这人是罪大恶极之外,其他两人在投降于清军之前,对明朝也算是有忠心。

比如祖大寿作为吴桂的舅舅,却是能够接连对抗清军,拒绝投降。只是钱权动人心,最后在洪承畴兵败投降之后,祖大寿便也跟着率部投降清军。

若要归根究底,也不过是他们不想跟着明朝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一起死。

只是他们想要另寻出路,却依旧是难免被清朝猜忌怀疑,最后所得下场和他们想象中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便是大相径庭了。

不得不说,在听到巫山神女说这些投降于清军的叛臣几乎都是下场凄凉时,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真的觉得很解气。

尤其是之后巫山神女再说起对大明忠心耿耿从忠臣,那就更是让朱由检悲痛心情缓解许多。

接下来吾要说的是明末时期的忠臣。

明末第一忠臣孙传庭9,他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名将。

崇祯十六年带兵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再加上粮草不足和兵员弹药缺少,以及崇祯皇帝的忌惮催战,无奈之下仓促出战,最后兵败,于潼关英勇战死,马革裹尸,享年五十一岁。

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听到巫山神女和史书对孙传庭如此之高的评价,崇祯十年的朱由检立即就打算重用他的大忠臣,并暗戳戳的把孙传庭的可信任度安排在王承恩后面。

可巫山神女的这些话,却是给崇祯十七年的朱由检带来了莫大的震撼他一直觉得孙传庭是拥兵自重,结果无奈之下才心虚战死,却不知他此前的想法都是错的

回想起自己对孙传庭这位明末第一忠臣的猜忌和怀疑,以及千里之远都在给孙传庭各种瞎指挥,朱由检就忍不住悲从心中来。

太监王承恩自然是对万岁爷这般想法了然于心,只是想到之前万岁爷还想着以身殉国,他就不敢随意多言。

王承恩是真的担心万岁爷会再一个想不开,可朱由检却是比王承恩想象中的要强大许多。

从十六岁登基执政,到如今十岁,朱由检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让大明江山再度中兴。

此前他有殉国之意,仅是因为他看不到大明的未来,可现在有巫山神女所授之课,朱由检却是顿时茅塞顿开。

就算他没有能够抽到巫山神女赐予的风调雨顺符,可只要有一个“他”抽中了,那便是向天下万民证明,大明王朝还未到亡国之时

只要有巫山神女所说的忠臣在侧,还有那钳制住叛臣的凄惨命运,那他朱由检就可以让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再次死灰复燃。

另一个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亦可以

而此时还在做着攻占北京城美梦的李自成,根本就想不到区区几日时间里,已然呈现亡国之象的明朝居然有了神迹,并且还让原本有点犹豫要不要出兵的左良玉立即朝着北京城进军。

巫山神女都说了那些投降于清军的将领没一个有好下场,那他还不赶紧去救下皇帝,在那些叛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前拿下最大的功劳,那他岂不是傻子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巫山神女娘娘都把风调雨顺符赐给崇祯十年的崇祯皇帝,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说神女偏爱于大明。

嘿嘿嘿这可是讨好神女的捷径,他可不能轻易放过

再说了,即便是退一万步,那他也得了皇帝承诺的各种好处,总之就是不算吃亏。

既然不吃亏,那就必须干了

在左良玉意气风发的带着同样精神百倍的将士们赶赴北京城救国救难时,巫山神女专门针对明末时期的授课还在继续。

其中有史可法、郑成功、李定国等陌生之人的名字,而让许多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有袁宗焕10此人。

听着巫山神女言说袁宗焕之死是魏忠贤余党编织罪名弹劾,再加上有皇太极趁机实施反间计,如此才使得生性多疑爱猜忌的崇祯皇帝怒而杀死袁宗焕等话,明末众人只觉得很尴尬。

大概不觉得尴尬的就是还没有被凌迟处死的袁宗焕本人了。

而听到巫山神女警告之言的十九岁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是立即就歇下要杀死袁宗焕的心思,甚至还难得温情款款的拉着袁宗焕的手,许诺道会和袁爱卿君臣和谐传为佳话。

袁宗焕“”

嗯,大概做皇帝的人,都得有两副面孔。

在知道自己会被崇祯皇帝杀死时,袁宗焕肯定就是有一点不满的。

可想到那些投降叛臣的下场,袁宗焕就又觉得还是大明好一点。

至少他粉身碎骨之后,还是有清白身后名留给后世的。

在这叛臣与忠臣之间,还有一位太子少保左良玉,此人有骁勇之才,却骄亢自傲,拥兵八十万,却对崇祯皇帝的数次求救漠然不出兵,亡国之后却又痛哭流涕,并一生都在反清复明。

这是一位很有才能,却忠奸难辨的臣子,能否驾驭,就看帝王的自身能力。

就差扛着马赶来北京城救驾的左良玉“”

神女娘娘您怎么不早说现在他都在赶路了,这退回去也不合适啊

不过仔细想想吴桂等叛臣的投降下场,又想到自己是有机会选择做名留青史的忠臣,左良玉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把,继续进军北京城。

而差点自缢于煤山的崇祯皇帝自然也是想到了左良玉,立即就快马加鞭派人继续来求救,顺便许诺的好处又加上不少。

只要能救下大明江山,那许给左良玉一个王侯之为位,自然是无不可的。

至于之后要如何防止左良玉生出不臣之心,那便是之后需要做的事情了。

为风雨飘摇的明末说完叛臣和忠臣之后,巫山神女便将风调雨顺符赐下,随后再言。

吾须得再嘱咐一句,那便是尔等勿要欺骗神仙,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巫山神女意味深长的说完这句话,便留下“日之后再授

第五课”一言便乘坐华美云车离去。

徒留听完课的历朝历代众人心情复杂,难以平息。

汉朝。

汉武帝刘彻絮絮叨叨,每时每刻都在期盼着眷顾偏爱大汉的神仙能早日到来。

不求神仙能像巫山神女这般手把手教大明如何起死回生,只求能给一个长生不老药。

反正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厉害的刘彻刘猪猪,是认为人生只有这一个缺点。

只要有神仙愿意帮他补好这个缺点,那他便是天下无敌

敏锐察觉到陛下微笑有点奇怪的霍去病“”

说实话,从天幕出现,神仙降临之后,陛下的神情就一直很奇怪。

可要霍去病用言语去描述这种奇怪是什么,他又不能够说个具体。

但无论陛下是在想什么,反正就是肯定跟神仙脱不了干系。

唐朝,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依依不舍的看着巫山神女将神物赐予明朝的崇祯皇帝,虽然不至于嫉妒,却还是羡慕不已。

毕竟他大唐子民也是很需要风调雨顺符的。

又或者是更准确来说,是所有朝代的子民都很需要一张风调雨顺符。

因为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本身就是百姓最为期待的事情。

而且大唐亦是天灾频发,若能有风调雨顺符在,那必定就是可以安天下万民之心。

李渊看着二郎有点难过的神情,就很是自信的说道“二郎莫要失望,阿耶相信之后必定有爱重我大唐的神仙,说不定届时会有比江山社稷图和风调雨顺符更为罕见的神物赐予我大唐。”

李世民“”

他就不懂了,阿耶这是哪来的自信心

如果李世民把这个问题给说出来,那他的阿耶肯定就是会直接理直气壮回答道是自家二郎给的自信心。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那是急得团团转,因为他在考虑要不要替被巫山神女骂过的两个不肖子孙下罪己诏。

最后朱元璋还是没能够拉下这个脸,而是转头看向已经被打成猪头脸的四子朱棣。

“小四啊,你想不想风风光光的为你爹我做一件大事情呢”

“其实朕也没想做点什么,就是这些由你小子后代闯出来的大祸,终归还是得你来负责。不如你就代表那朱祁镇和朱翊钧向天下臣民道个歉”

“你不说话爹就当你答应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去宫门口直接开口道歉吧。史官会跟着你一起过去,顺便把你的言论给记载下来。”

“这可是能被后世都铭记的一刻,你可得争气点”

“正好你现在的形象也能博取百姓们的同情,别浪费你爹我的一番心意。”

已经被亲爹暴揍到说不清楚话的朱棣“”

有这样坑人的爹,迟早都得把儿子给逼反了

朱元璋可不晓得朱棣心里的小九九,否则定然又是第二个鞋子被脱下来,继续暴打泄愤。

当然朱元璋也是不太有空,毕竟他还得忙着废除自宋朝以来就很是盛行的女子缠足,这可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幸好有他大妹子帮衬着。

夜晚就寝时,朱元璋就喜滋滋的对马皇后说。

“那些个乱嚼口舌的人说那些不好听的话来嘲笑我大妹子的脚,现在巫山神女直接说女子缠足是陋习,还让世人禁止,这可真是大大的给妹子你出了一口恶气我看这次谁还敢冒着被我老朱扒皮揎草的危险来胡言乱语”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这样的话,睨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重八你今夜是又喝酒了

吧净在这儿说这些不着调的话。巫山神女娘娘提出要废除女子缠足,其实就是因为缠足对于女子来说,是一件即为痛苦而漫长的事情。”

朱元璋对于女子缠足一事并没有太多了解,毕竟他唯一关注的女子便是他的皇后,而皇后又是不缠足的。

不过这时候朱元璋也不会提出什么异议,就是点头跟着爱妻一同感谢巫山神女的大义。

“朱由检那小子得了巫山神女这么多的恩赐,还有风调雨顺符在手,若是再不能力挽狂澜,那倒不如拿跟绳子吊死算了。”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棵树,倒也不算是灭了我大明的威风。”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