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42. 带着反派发家致富(十五) 谈成生意(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b市的蔬菜基地建得有些年头了,最开始也是艰难。

任何一个行业的开荒,最开始都会很艰难,那时候大饭店和酒店几乎没有,大多都是中小的饭店和酒店,他们更喜欢在农户家收购,也有专人去帮忙收购。

蔬菜基地的负责人最开始又要管控好蔬菜的品质,又要努力去寻找客户,和人谈各种条件,忙得不可开交,李国安算是比较前期就加入蔬菜基地的工作人员了。

他是个大专学生,学的就是农业相关的,毕业后学校给分配了工作,不需要种地了,是文职工作者,李国安觉得挺没劲的,后来蔬菜基地建造起来了,他们这个部门毕竟还是和农业相关,自然会派人过去看看,李国安就是那个人。

去看了之后,他就决定辞职了。

无关别的,他很欣赏蔬菜基地的负责人。

李国安选择农业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分配过去的,他受到爷爷奶奶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就对爷爷奶奶种的蔬菜水果很感兴趣,对于解决蔬菜病害等各种事情都很感兴趣,当他认出某种蔬菜是因为什么原因生病的,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时,他就会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也会更加好奇,好奇其中的原理。

毕业后分配的工作固然是好,却让他觉得太无聊了。

当看到蔬菜基地引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之后,他就觉得,这个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大概和他是一类人。

所以他去找了蔬菜基地的负责人,主动请缨加入了其中,辞掉了分配的工作。

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但是也很开心,无论是种植蔬菜,看着蔬菜如同自己想象中长得那么好,还是谈下一个个客户,看着他们惊讶于他们蔬菜基地蔬菜的质量之好,都让李国安很有成就感。

蔬菜基地越来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种植的蔬菜品类也越来越多,酒店、饭店行业也逐渐起来了,订单量越来越大,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业务,专攻大客户,蔬菜基地的收益也越来越好,曾经反对李国安辞职的家人,一个个闭上了嘴巴。

李国安也到了中年,日子越发平稳下来,他曾经的豪情壮志,曾经对蔬菜的热爱也逐渐消退,变成了一种对平稳的喜爱。

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

外地的土大款收购了他们某个大顾客的连锁饭店,这其实对蔬菜基地并没有什么影响,问题就在于这个土大款是个蠢的,没搞清楚状况,还用了某些不合法的手段去针对了蔬菜基地另外一个大客户。

在大客户的反击下,土大款收购的连锁饭店被各种举报查验,土大款自己也被逮住证据,抓了起来。

大客户做得是真绝,一心要至对方于死地,土大款被抓,饭店不停被查,导致他们只能暂时歇业,蔬菜基地这边的订单也就此搁浅。

这问题就大了。

蔬菜是有时效的,有些蔬菜在地里放久了不摘就会老,而摘下来放着,时间长了又会坏。

那土大款一时半会儿能不能出来不好说,但是土大款收购的饭店应该是能缓过来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缓过来的这段时间,蔬菜基地的蔬菜等不及啊。

李国安正愁怎么办,这批挤压的蔬菜是肯定要卖出去的,林夕就来了。

谈生意这么多年练就的不动如钟也稍微破攻,成功被林夕捕捉到了对方的热情。

林夕最开始给的订购量对于挤压的货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李国安本来想的是能少赔一点就少赔一点,没想到听林夕的意思,对方是打算持续性订购,且订购量后面还会增加啊,这倒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我们这

边的蔬菜,比如豆角,最低可以给到一毛五一斤”李国安也不跟林夕绕圈子,开始说起价格。

林夕之前在镇上卖豆角卖的是两毛一斤,在b市的豆角要卖到三毛,只有到很后面,才会降到两毛五左右,林夕去村子里收购豆角则大都在两毛上下,林夕最近转的村子多,最低的那个村子可以给到一毛八的样子。

所以蔬菜基地给的这个价格是低了一些,但是说是最低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个价格应该是根据林夕的进货量来计算的最低。

除了豆角其他的蔬菜也都要比村子里进购便宜一些,但是便宜的并没有达到林夕心里的最低价位。

林夕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就按对方出的价格来买的话,自己大概能赚多少钱,如果按每斤蔬菜她赚三分钱来看,今天进货林夕也只赚得到四十七块六毛四分。

当然不是每种蔬菜林夕都只能赚三分钱,有的周围村子数量少,甚至没有的蔬菜,林夕能赚到的钱更多,再加上供应给饭店和餐馆的价格肯定会给菜贩子的更高一些,两者都加上去,可能能多四十多块钱,如果还能顺利把耗损的蔬菜也处理了,可能林夕一天能赚到一百左右的样子。

对于第一次来说,肯定算是不少了,这可是纯赚啊。

不过林夕刚想说话时,突然想起了杜琴说过的话,顿住之后道。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