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6. 第二十六章 燕太妃 晋江文学城独发(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不知不觉间门,燕明荞多了不少东西。

总有东西往这儿拿,平日不知道,这一清点,就显出多来了。

燕明荞的东西,大多是沈氏和燕国公给的,沈氏总爱给她置办衣裳首饰,沈氏有不少压箱底的五颜六色的宝石,以前给燕明玉打过不少首饰,再加上最近给燕明荞打的,已经用了一半多了。

燕国公给的都是大件,看起来没首饰衣裳好看,可论贵重,谁的都比不过。

文房四宝、一支玉笔、一本孤本,银子给过五十两,也算大方了。

剩下的都是长辈们给的见面礼。

十一月份宁氏老国公回府,老国公准备了两块好墨和一刀澄心纸,澄心纸名贵,好墨更是不可多得,燕明荞就一直没舍得用。宁氏送的是玉佩,这个挂在沈氏燕明荞怕磕了碰了,就从没戴过。

当初赏雪宴长公主还送过她玉镯子,伯爵夫人送了支金镯子,不过都是大人戴的,燕明荞现在戴会出溜下去,现在还用不上,所以也收起来了。

今儿去靖安侯府,凡是燕明荞见到的长辈,都给她了礼物。

外祖母送了一把古琴,两个舅母一个送了金镶玉璎珞,一个送了小巧的玉佛,用红绳串起来的,正巧能戴。

几个表兄表姐也送了礼物,是精巧稀奇的小东西,有南洋来的玻璃珠,上了发条会转的小鸟燕明荞全给放盒子里了。

今日燕明静回门是没特意准备礼物的,但得知五妹妹养在正院,送了了她一支好看的钗子。

如今燕明荞的妆匣装了一半首饰,库房里放着用不完的宣纸和墨锭,古琴燕明荞有一把,她自认为琴技一般,所以外祖母送的也让李嬷嬷收在库房了。

过年收的压岁钱都放到了荷包里,陈小娘那边是没亲人了,但在靖安侯府,燕明荞装了一荷包的金瓜子银豆子回来。

和去年的感觉不一样,她不仅多了母亲,还多了外祖母外祖父,一大堆亲人。

燕明荞记性好,记人也不差,去了一趟靖安侯府,人都能认全。

老夫人喜欢乖巧聪慧的孩子,经过半日多的相处,觉着这外孙女还不错,不过老人家不缺孙女,喜爱之情也就一般。

但燕明荞已经很高兴了,她原本没外祖母的。

对燕明荞来说,这些不仅是礼物,还是长辈们的心意,她以前可没得这么多人喜欢过。

燕明荞屋里管库房的是林香,还管着她的银子,她每月有十两月例,沈氏时不时会给一些,上回燕国公一下给了五十两,沈氏打算让她给宁氏准备礼物,不过没花多少。

现银有七十两,没什么花用,会越攒越多的。

在越朝不管世家还是寻常百姓,都会给女儿攒嫁妆,燕明荞现在也开始攒起来了。

下个月,她还会多一大笔银子,是烤肉铺子的分成。

烤肉铺子上个月营业到二十七,初五开业,到时候再算上个月的利润,燕明荞估摸着,流水应该有一千多两,利润算五成的话,也有五百多两。

留一部分做后续周转,分到她和二姐姐手里的,每人有二百两银子。

在月例银子十两的燕国公府,二百两银子差不多是两年的月例,放以前,要四年的月例。

燕明荞自然是喜欢钱的,而且,自己赚的,和母亲给的还不一样。

她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李嬷嬷也没见过,说实话,九月底从梧桐苑人喜欢,二搬到正院,这几个月就像做梦一样。五姑娘得夫人公爷喜欢,又得老夫人喜欢,最主要的是,二姑娘和五姑娘相处得也不

错,眼瞅着马上就记作嫡女了。

虽然夫人没说,但李嬷嬷看,就是这几日的事儿。

新衣服李嬷嬷拿着去熏香了,香味不是很重,怕别人不喜香料味,李嬷嬷都是拿橘子皮这些烤的。

首饰戴玉兔子就好,再挑个颜色喜庆的绒花,其他的不必管,自有老夫人在。

宁氏明日要带着两个孙女进宫,府里的人几乎都知道。

进宫是好事,一来能见见世面,毕竟很多人这辈子都难进宫一趟,像沈氏有诰命在身,能和燕国公一块参加宴会,其他人,很难窥见天颜。

二来,先帝在时,燕太妃很得宠,有的是好东西,孟小娘觉着,让燕明玉燕明荞进宫,就是沈氏的主意,就是去拿东西的。

毕竟太妃无子,那么多的东西不给娘家人,给谁啊。

只可惜,燕明月去不成,不能进宫,孟小娘就让燕明月在家温书。

孟小娘没什么事,就坐在窗前绣花样子,一旁燕明芸在背诗,童音清脆,让孟小娘感到欣慰。

燕明泽昨日就开始看书了,他比二公子燕明烨还小一岁,生辰还小,算下来其实小一岁半呢。

不过,燕明泽已经是童生了,这回要考秀才,燕明轩是十二岁才考中秀才,若这次燕明泽能考上,怎么也扬眉吐气一番。

孟小娘记得燕明烨上回童生试就没考中,这次最好也考不上,不过她希望大公子考上,这样燕国公府越来越好,也能帮衬她的子女。燕明烨本来就是个草包,越是草包,公爷才会越看重明泽。

说到底她有个争气的儿子,有时想想,五姑娘再聪慧又如何,那不还是个姑娘,她能去考状元做官吗,就算再有本事,能有本事到那儿去

但儿子就不一样了,等燕明泽考中秀才,再有几年考举人,那也算是国公府的顶梁柱,不比十个燕明荞强。

孟小娘还打算等些日子,说说上回点心的事儿。

这几日就让孩子们多看看书,燕国公喜欢学问好的,勤快些没坏处。

另一头,宁氏带着燕明荞燕明玉坐上了马车,马车一路向东北行,先过玄武门,再过朱雀门,慢悠悠驶了半个多时辰,这才到宫门口。

皇宫朱墙琉璃瓦,看着威严壮阔,宁氏穿着命妇装,到宫门口就下了马车,她们要走到燕太妃居住的重华殿。

引路的是个小太监,脸上带着笑模样,是燕太妃身边的人。

“太妃念老夫人念得紧呢。”

宁氏微微点了下头,宫规森严,在这儿一举一动都不能出错。

燕明荞和燕明玉走在后头,虽然好奇皇宫长啥样,但也没左顾右看,而是紧紧跟着祖母的脚步。

燕明玉从前去过故宫,倒也不太好奇,而今低着头走,觉得皇宫比燕国公府更像一个笼子,还是个金碧辉煌的笼子。

走了大约两刻钟,绕了六七道门,这才到了重华殿。

小太监停在宫门口,又有穿粉衣的宫女接引人进去,穿过殿门后的院子,就到了正殿。

进重华殿的正殿先是一面花鸟屏风,看着虽普通,可识得的却知道是缂丝,价值千金。

绕过屏风,宁氏带着两个孙女给太妃行礼,行的是规规矩矩的叩拜礼,人一同道“见过太妃,请太妃娘娘安。”

说完,上头便传来一道声音,“快起来吧。”

人站起来,以燕明荞的高度,看见一抹烟紫色旖旎而至,声音柔和,“母亲。”

燕太妃声音有些哽咽,不过她没哭,高兴的日子哭实在扫兴。

燕太妃今年十九岁,但看着并

不显老,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

说实话,看着要比沈氏显年轻。

沈氏生过个孩子,还要操持燕国公府大大小小的事,虽然保养的也不错,但比不上燕太妃在宫中养尊处优。

她转头看向宁氏身后两个小的,燕明玉去年见过,长高了不少,后面那个

燕明荞见燕太妃低头看自己,便喊了声姑母,“我是明荞,家里的五姑娘。”

宁氏点了点头,“明荞现在住在正院,带过来给你看看。”

燕太妃仔细瞧了瞧,面前的小姑娘眼神明亮,看着也干干净净。

她常年礼佛,讲究一个眼缘,眼缘这东西很是奇怪,有时,别人都说好的燕太妃就觉得不好,别人说不好的她反倒觉得好。

燕太妃弯腰握了握燕明荞的手,道“路上冷不冷,快进屋坐。”

宫女为人解了披风,殿内暖和得紧,的那燕明玉燕明荞不敢多说话,坐下便不吭声了。

燕明玉主要怕燕太妃问东问西,她现在最怕的就是出门一趟被问婚事,自从过年,她就受到轮番轰炸。

好像过年之后她不是十四,而是七老八十了。

先是沈氏,让她去见刘公子,然后去靖安侯府的时候,外祖母和几个舅母总比开她玩笑,说“明玉都是大姑娘了,出落的越来越好了,不知道最后便宜哪家”云云。

燕明玉没想到来这儿之后还要相亲,她倒是也希望那个刘公子是个难得一遇的良人,不然什么时候是个头。

好在,燕太妃并未问这些,而且,这个姑母和燕明玉想的不太一样。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