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0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皇上,方才您可真是勇猛,这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威仪啊!”郑祥心里高兴,面上也喜气洋洋的对杨奕拍马屁。

然而杨奕却只是看着魏云清离去的方向,直到她的背影消失,才恹恹地转身回了宫室内。刚才他算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坚持下来,可他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这也是他听从郑祥的话坚持在外头与她说话而非单独会面的原因,若私下里见,恐怕他很容易便会在她的难看脸色下改变主意。

而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人才刚走他就已有些后悔了。云清姐姐……此刻想必恨死他了吧?即便她说着看他如何管好大梁,眼底也仅是鄙夷罢了,她根本不信他能做个好皇帝。他自己……也不信。他之前本是相信过的,然而他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连治国的道理都学不进去,又如何治理这偌大的国家呢?

魏云清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回了延禧宫,只留下蓝田和绿翠二人伺候,她面色不渝,怔怔地盯着地面发呆。

绿翠奉上茶点,蓝田劝慰道:“娘娘,您莫担心,皇上估摸着只是一时糊涂,想必很快便会明白过来的。”

蓝田目前算是魏云清在皇宫之中最信任的人,魏云清很多事都会经过她手,因此她了解魏云清的绝大多数事。再加上过去在晋阳的经历,蓝田已打从心底里意识到,魏云清不是那种普通的宫妃,只能在宫中碌碌无为到终老。因此不论魏云清是与皇帝对着干,还是入驻内阁跟阁臣们斗智斗勇,她都处之泰然,并未觉得这有何不对。如今皇帝收回了口谕,蓝田一想到魏云清不得不回归宫妃的位置,心里也为此着急,却只能强打起精神安慰魏云清。

“有郑祥在他身边,恐怕他明白不过来。”魏云清恹恹地回了一句。她早知道郑祥这人不好相与,之前让杨奕远离郑祥失败后,她就隐约明白迟早有一天她会栽在郑祥手上。而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娘娘,您莫要多想了,您从宫外起就跟皇上共患过难,皇上不会被郑公公三两句话便蒙蔽的,他一定会明白过来的。”蓝田也只能用这般无力的话来安慰魏云清了。

“希望如此吧。”魏云清静静地说。她其实并不太相信杨奕能在郑祥不间断的洗脑之中解脱,不过她总不能叫身边人太过担忧。

“娘娘必定能心想事成的!”绿翠不如蓝田会说话,此刻总算憋出这样一句话。

魏云清笑笑,也领了绿翠的心意。

不一会儿,有人来报,说是曹公公身边的黄公公求见。

魏云清立刻叫人进来。

那黄公公其实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名叫黄八斤,据说出生的时候就有八斤重,这才得此名。他是曹军带着的徒弟,过去经常跟着曹军一起来延禧宫,算是跟延禧宫的人混了个脸熟。曹军也明明白白跟魏云清说过,黄八斤是他心腹,自己人,有事基本无需避开他。曹军一直叫他八斤,魏云清比黄八斤年长,平日里也跟着曹军那么叫他。

此时黄八斤一进来,魏云清觑他脸色就知情况不妙,心里一沉,面上倒没有太过显露,只道:“八斤,曹公公可有话要你传给我?”

“正是,娘娘!”黄八斤立刻点头,不经意间环视了一圈,看宫室内只有蓝田和绿翠二人,晓得这二人也是魏云清的心腹,便直接开口道,“回娘娘,师傅让我来跟娘娘说,昨日皇上亲口跟他说,让他不得再来延禧宫……他老人家此刻正着急着呢,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便只好派小的过来了。”

先是断她与内阁的来往,其次是将她大半的消息来源都给掐灭了,杨奕这一手,还真是够绝的。

然而魏云清却不认为这出自杨奕的想法,若是没有郑祥在背后指点,杨奕又怎么可能想到这些?

“八斤,你去同你师傅说,让他先按兵不动,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仔细些别让郑祥抓到把柄就好。这事我会想办法的,你师傅那边也盯着郑祥和内阁,若有变故,速来告诉我。”魏云清道。对于目前的情况,她的心里其实也没底,但为了安盟友的心,她自然只能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免得自乱阵脚。

果真,见魏云清似乎早有准备的模样,黄八斤刚进来时的惊惶之色已渐渐平息。他连连点头道:“小的一定将娘娘的话转告师傅。师傅还在等着小的呢,小的便先回了。”

“去吧,路上小心。”魏云清道。黄八斤虽然不是曹军,可他是曹军徒弟的事却是人尽皆知,他过来延禧宫,自然也是小心翼翼的,毕竟不好大张旗鼓地违抗杨奕的命令。不过暗地里就算被人发现了也无妨,真要较真的话,杨奕只是不让曹军过来,又没拦着黄八斤,尚有转圜余地。

黄八斤离去后,魏云清便让绿翠和蓝田都出去,自己一个人留在宫室内。

之前杨奕跟她来来回回拉锯战也玩了不少次,只是这次,她却觉得有些棘手。杨奕身边有郑祥这老狐狸在,她做事便束手束脚的,想要如同前几次一样让杨奕改变主意,恐怕会很困难。

可是……再困难也得去做,她不能真被困在皇宫一辈子。

杨奕绝了魏云清进出内外廷的路,但并没有如同前面有一次一样将她关起来,她依然能到处走动,就像是普通宫妃一般。只不过她一向自认为是“编外人员”,而杨奕也默认了这一点,她在宫内的位置因此很特殊,可以算是游离在后宫人员之外。

冬至节快到了,宫里渐渐有了节日的氛围。和大宋的僵持只在边疆处有所体现,后宫之中是最没有那种紧张气氛的,毕竟远在天边,即便提起,对后宫众人来说不过就是个话题而已,没有真实感。

魏云清后来又试着找过杨奕几次,不过都被郑祥拦下了,她也没硬闯。曹军那儿依然有消息传给她,因此她惊讶地得知,她去乾清宫找人时,杨奕居然去跟内阁议事去了。就好像他之前在乾清宫门口说的那些话,并非戏言。

对于这样的消息,魏云清心里总体是喜大于忧的。杨奕若能自己奋发起来,自然比她如今这样劳心劳力来得好。

根据曹军那边传来的消息,杨奕并没有改变对大宋的策略,文淮找了新找了使节团替换了原先的那些,将和谈的重任交付,没给人机会留在上京过冬至,直接打发了出去。

而至于杨奕在内阁的表现,只能说是……他按时上下班了。据文淮所说,阁臣们议事时,杨奕坐在一旁倒是听得认真,可问题是,当毛一荣几人讨论完问题问及他的意见时,他很少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听都听不懂,就别说提出建议了。可就算能听懂,他对国事一窍不通,怕也会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听到这些,魏云清并未多失望。杨奕是个怎样的人,她早就知道了。如今他能守在内阁听他们议事,说着他听不懂的事情却努力去听,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她甚至隐隐还多了些期待,连目前的艰难处境都不觉得有多难过了。

冬至前一日,杨奕领着群臣前往天坛,举行祭天的仪式。

只是,仪式还未完,众人便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

——北方,大宋再度开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下了大梁一城。

☆、第七十二章

边疆再度开战的消息一出,大梁满朝震惊。

当初与大宋之间的战争,是大宋先挑起来的,大梁准备不足,兵将整体素质又相对弱,因此处于劣势,多亏后来晏如松力挽狂澜,再加上大宋内乱,战争总算告一段落。大家本想着总该有一段时间的和平,再开战至少该在年后,等大宋争位之战结束,再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能再来。可没想到大宋来得竟那么快,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宋的皇位之争,结束得十分迅速。

大宋皇帝膝下有三个儿子,全都正值壮年,大宋国与大梁类似,都是嫡长制,有嫡子册立嫡子,无嫡子则里长子,三皇子是嫡子,但大宋皇帝依然身强体壮,还未册封太子,而前两位皇子已经被封亲王就藩,手下都有兵,眼看着局势一触即发,当初李卓才会被紧急召回大宋,以御两位皇子。大宋皇帝的死太过突然,两位皇子借口父皇的死有蹊跷,要求带兵进京查明真相。这种事三皇子自然不可能同意,两位皇子便以三皇子谋害父皇为由带兵攻打了过去。

可没想到的是,两位皇子的誓师大会才结束不久便出了问题。大皇子得了恶疾暴病而亡,二皇子骑马时坠马身亡。于是,事情便这么解决了,三皇子得继大统,正式登基。

根据曹军传回来的消息,魏云清忍不住开了脑洞。

大皇子,二皇子死的时机刚刚好,怎么可能会是巧合呢?想来二人的死,应当是三皇子早就布下的暗线,正好在二人举旗出击的时候动手,事后还可以说是二人多行不义,连老天都看不下去,被天罚了。再往深了想,或许连大宋皇帝的死,也是这位三皇子动的手。他已经厌倦当“皇子”了,便设计了这一石二鸟之计,谋害了他爹,还把有威胁他皇位可能的两位兄长都一网打尽。至于说那些是他的血亲不忍下手什么的……皇家的亲情在权力面前本就薄弱得可怜,想想看清朝的九龙夺嫡,谁又在乎过对方是不是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兄弟?

不过,历史究竟如何,有时候甚至连亲历其中的人都不一定全都了解,更何况是局外人了。魏云清也不过就是在闲暇时刻开开脑洞,排解一下无聊。

虽说大宋再一次对大梁开战了,但战事离上京还远着呢,后宫的女子们不会因战争而吃不饱饭,而流离失所,目前自然不会有多忧愁,后宫的整体氛围还算轻松。

而前朝就不一样了。在得知大宋攻下大梁一个城池之后,前朝立刻弥漫起紧张的氛围,内阁数次联合兵部各职官开会,商讨出兵和带兵将领问题。晏如松身为兵部右侍郎,自然在列,因此魏云清有一次在乾清门内徘徊的时候,居然见到了他。

两人隔着一大队人马遥遥相望,互相间甚至连对方脸上的表情都看不清,两人只是安静地站着,远远地对视。

对于魏云清来说,能如此见晏如松一面,已是目前这艰难状况之中的莫大安慰了。被杨奕气得狠了,她也会想,如果皇帝是晏如松来当,对这个国家来说一定是一件幸事吧。可惜投胎是个技术活,只能说杨奕命太好。

晏如松被他的同僚叫走后,魏云清又在乾清门外徘徊了一会儿,才回了延禧宫。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