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7章,开荒和教育,文人的不满!(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红薯育种手册土豆育种手册,都是大明书店产出的东西。

实际上除了这些书,还有地方治理百科全书各类灾情治理手册如何当好官如何审案,办案等等一些列关于治理的书籍,大明书局都有销售。

新军士兵认不了多少文字。他们只接受半个月的紧急培训。

红薯种植简单,参军的新军士兵和移民百姓都是土里刨食,所以种植跟学习方面是一点就通。

学得很快。

李自成跟一百人按照这个士兵的吩咐,收拾田地。

这些土地都是上等肥田,建奴曾经耕种的。

不过主人已经换成了明人。

李自成抓一根红薯种苗,简单比划下苗种间隔,用西山工业局出品的小锄头往地上一抛,红薯苗放好。

身后又有人提水桶过来浇水

一百人种植速度很快,忙碌不过小半个时辰,便种好了一亩土地。

看着身后的成果,李自成笑了起来“这流水线种植还有小工具真不错,一个百人队一天就能几十亩地”

一个老叟笑道“就是朝廷花费几千万两购买的种苗,看上去真是一般。”

李自心情愉悦地解释“我感觉这东西很厉害,你们又不是没看到官家给咱们的大米。那些粮食足够咱们吃三个月。而且新军说后续还有粮食要运过来管家都给咱们那么多大米却不给粮种,以后总不能不管咱们吧”

老叟不好意思地点头“也是哦,是俺想差喽”

这段时间的接触,迁移辽东是老叟认为最好的决定,虽然抵达宣府镇途中受了不少罪。

但到辽东,官家不仅给他们发放价值几两银子的种植工具,免费的房屋,还免费给他们维持三个月吃食的粮食。

这些粮食就着糠跟野菜生着吃,能撑大半年嘞

官家让他们开荒,还免税,半年后出点粮食就够大家生活。

未来的小日子,是真的有盼头喽

看着田间一垄垄的红薯苗,老叟跟李自成满脸期待。

实际上这个季节辽东更适合种植土豆。

因为土豆比红薯耐寒,更适合辽东。

可土豆良种太少,土豆都种在京城周边。

想要推广,需要很久。

所以辽东暂时种红薯。

李自成随后开始了在辽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

待了一段时间后,他渐渐爱上了这日子。

在辽东工作,只要你有才华,必定能很快得到高升

李自成能力不错,小嘴又跟抹了蜜一般,自然深受赏识,职务升得很快。

因为他表现出众,管人渐渐增多,干了几个月后他便扎了根。

这些日子,还认识了几个好朋友。

一个叫做张献忠,一个叫高迎祥,这几个家伙跟他都是半个老乡,就负责他旁边的几个移民区。

几个人中,有小吏,有老实巴交的汉子。

至于如何认识,也很简单。

因为辽东的小官来辽东后事情很多,他们不仅要学习耕种,还要经常开动员会和学习指导会。

指导员说要统一他们的行动方针和人员思想。

会议开得多了,他们自然就认识了。

虽然学习的时候,李自成接受大量惊世骇俗的言论。

什么我们是人吗

我们生下来就有活下来的权利

我们为什么会贫苦

我们该怎么解决贫苦

我们有土地,但除了耕作,还能干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土地会越来越少,我们会越来越穷。

总之,十万个为什么,从底层角度提出。

一万个我们为什么如此

都是田垄里刨食的苦哈哈,大家对新军教官说的这一套非常认同。

李自成最喜欢的是一首歌,一首用血肉铸就长城的歌。

他越学,越唱,越上头

接受多次学习和教育后,李自成便把他所学习的知识,教给他治下的移民百姓。

百姓很是认同这种思想。

不认同

那就是你脑子有问题。

该治

就这样,李自成在辽东过日子了。

时间长了,认识的朋友也多了。他跟张献忠、高迎祥等人聊天投缘。

大家脾气都很豪爽,关系也越来越好。

后来,李自成还认识几个来头大的人。

如大明老朱家的子孙,靖江王朱履佑。

李自成刚一开始听说这人是王爷后,真的害怕得跪地磕头。

后来混熟了,感觉那样

因为这些王爷跟他做的工作一样。

还有,跟靖江王朱履佑一样的大明王爷可真不少。

他在辽东待了几个月,硬是见了三十多个。

这些王爷们没有高傲的架子。

他们主要学习的是耕种技巧,种植技巧,管理技巧。

李自成曾套过他们的话,听他们说明年开春后带大部队朝北方前进。要跨越万里路程,抵达新大陆开荒疆土。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