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74. 第七十四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1

这四人就是后世常说的“唐朝四大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

唐朝几百位宰相里,这四位能脱颖而出,可见其能力之强。

四位贤相,李唐家的皇帝一人就占去了两个。

李世民带着房杜同心协力开创贞观之治,而与房杜并列的姚宋二人正是被好命好运好眼光的李隆基占了去。

除了这两位,在开元二十二年以前,李隆基先后任命过数位宰相卢怀慎、源乾曜

对于这几位宰相,司马光给出的评价是:“张嘉贞崇尚吏,张说崇尚文,李元绒、杜暹崇尚俭,韩休、张九龄崇尚直,各其所长也。”2

为何只说开元二十二年以前任命的宰相

开元二十二年五月才被任命为宰相的李林甫心中警铃大作。

张九龄面无表情,嘴上却说着杀人诛心的话“李相公,你说奇怪不奇怪,怎么视频里没有提到你”

怎么恰恰就在说到你李林甫之前就不说了

这不就是明晃晃地告诉众人李林甫你有大问题吗

李林甫心里一个咯噔,面上却是不显“比起姚文献公和张相公这样的大才,我自然不值一提。”3

“说来实在惭愧,我有负圣上信重啊”李林甫叹出口气,像是真这么想的一样。

张九龄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同居相位的裴耀卿面色如常,只当是寻常聊天“李相公不必妄自菲薄,视频这才播了多久,说不准你在后头出现呢”

裴耀卿是夸是骂我就不知道咯。

他悄悄拍了下张九龄,张九龄随口附和“那我便等着李相公出现。”

看着光屏中出现的一道道人影,刘彻知道,他眼馋的时候又到了。

让他来看看李隆基这小子究竟有多会选宰相。

刘彻我来学习学习。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历经四朝,一生任过朝宰相。在睿宗一朝为相时,革除前朝弊政,使得时人都认为当朝“复有贞观、永徽之风”,到地方为官时,清正廉洁、“为政简肃“,有人为他立碑纪德。4

先天政变后,满腔抱负的李隆基于新丰密召姚崇,这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次载入史册的密召将会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影响。5

这次密召后,年轻的李隆基邀请六十岁的姚崇为相,而姚崇并没有答应,而是说道“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

于是,史上顶顶有名的“十事要说”出现了。

光屏之上,李隆基看着这位跪在他面前的老者,欣然道“试为朕言之。”

“臣愿政先仁恕,可乎”

“臣愿不倖边功,可乎”

“”

“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

这是姚崇向李隆基提出的施政纲领,在他说完之后,李隆基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朕能行之。”

青年的声音同江夏的声音重合在一起,光屏中的李隆基目光坚定,他掷地有声地说道“朕能行之。”

即使是不断拿赵构提醒自己的李世民都动摇了一瞬这样坚定的李隆基以后真的会犯下什么大错吗

不对,李隆基不一定真有这么坚定。

这片段是从电视剧里剪出来的,无论是坚定的眼神还是声音都属于演员,整个视频也就这张脸是李隆基的样子。

就像上次扮演自己的演员演哭戏,脸是他李世

民的,哭法却不是他李世民的哭法。

李世民好险,差点就被糊弄了

演员演得这么坚定,那真实历史中的李隆基当时又在想什么

李世民想,当时的李隆基心里坚不坚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来的他怎么做的。

他有没有真的做到姚崇所说的事

他有没有一直做着这些事

乾元年,甘露殿内。6

“朕能行之”

视频内二人的声音同时响起,竟让光屏之外的李隆基产生了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此时的李隆基已不再是掌握所有人生杀大权的皇帝了,若是年轻时的李隆基绝对想不到有一天他也会像他阿耶那样被迫成为一个无甚权力的太上皇。

高力士被流放,不在他身侧,李隆基觉得自己真真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他神情恍惚地看着光屏,数十年前他应下姚崇时想的是什么呢

他记不清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