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讲经论道的太后 第33节(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详细之处,连各州县志亦不能相比。

皇帝看了龙颜大悦,还给此卷赐名为《训民政要》。本来要给方素白封个官儿做做,奈何他不愿意,只好作罢了。

其实我明白,皇帝心里头也有一番了不得的宏图霸业,只是时事不利,不能付诸行动罢了。

他如今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郑灿身上,他努力收拾完朝廷的所有烂摊子,盼着给儿子一个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然后好让儿子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来替他实现宏图霸业。

娘娘,该用午膳了。

你先去把他们俩叫来。

苏泽有些惊讶,看了我良久才道,娘娘又忘了?殿下在皇上那里呢,公主早已不在园子了。

她这样一说我才反应过来,灿儿虽然依旧住在我这里,但是他日日早出晚归的,连早膳晚膳也不来我这里了。

皇帝每日都交给他不少功课,比上书房那时侯还忙,我已经许久没见他了。

思及此我实在有些疲惫,想了一会儿,我对苏泽道,你去廉政斋瞧一瞧,若是他们不忙了,叫灿儿过来用个午膳吧。

苏泽应声去了。

我低下头苦笑,我的儿子长大了,开始做事了。

我这当娘的想先他吃一顿饭都是不容易。

不多时苏泽便回来了,显然灿儿没同她一起回来。

怎么,他们这会子事多么?我问。

苏泽担忧道,这会子众位大臣们还在里头和皇上商议朝政,咱们殿下也在跟前陪侍着。想来是出了什么事,臣听御前的人说,皇上今儿个上午发了好大的火,还发落了两个大臣。

你可问清楚了,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一听也坐不住了。

苏泽道,仿佛是安庆那边出了蝗灾。

蝗灾?

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有蝗灾,难不成今年大旱了?可也不曾听说哪里有旱情呀。

我的心像一锅热油似的,瞬间焦躁起来,怎么也不能冷却。

苏泽看着我担忧劝道,娘娘别急,今夏雨水少,连京城都有些旱呢。只是咱们在园子里住着不觉燥热罢了。再说安庆那边本来苦旱久矣,只是严重与否罢了。

我道,想来旱的是厉害的,不然怎么会发了蝗灾呢?可怜此番百姓百姓们又要遭罪了。

毕竟是朝中的事,我这里着急也使不上劲儿,想了想我只好对苏泽道,你去准备笔墨纸砚,待我写一封信,问一问子欣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泽这才应声去了。

我三言两语的将事情写清楚,再让苏泽将信寄出去,我这厢心里才稍稍平静下来。

细细想来朝廷这几年其实也算不错。

自从与鞑靼的战争平复下以后,朝廷上一直没有什么大事。

百姓们都风调雨顺的,国库也充盈了不少。

安庆与荆州虽然本就是易旱之地,但这几年旱情却不大,况且朝廷每年都会派人安抚。

只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才让皇帝这样大发雷霆呢,我一时也想不出原因来。

晚间的时候,皇帝并没有来我这里。

我现在有些不安,但还是继续等着。

一直过了掌灯时分,眼看着都要用晚膳了,可是皇帝还是不曾来。

我的心里越发担忧了,连饭也吃不下。

苏泽只好劝我说,兴许皇帝有什么事牵绊不来了,让我自己先用着。

我没有说话,只静静的等着。

我知道的,皇帝就算不来也会使人同我说一声,他一定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一直到了亥时我还是不愿意入睡,只眼睁睁的看着蜡台上的烛火跳动,直到一节烛火燃烧殆尽,看着苏泽添上了新的蜡烛。

我叹了口气,准备入睡。

不想这时听见了外头珠帘响动。

我心念一动忙下了床,顾不上穿鞋便跑到屏风后面,才看见皇帝满脸疲惫的拖着脚步进来,身边没有任何宫人随侍。

皇帝看见我一身素白中衣慌忙的跑出来有些惊讶,子润,你怎么还不睡?

我不说话,只走到他身边扶着他进内殿才缓缓道,陛下不来,也不说叫人来传个话,臣妾心中担忧,如何能安然入睡?

皇帝兀自坐到榻上,看着我安慰的笑了笑道,今日事多,料理完了朝政已是不早了,朕想着你平日里睡得早也怕扰了你,便想自己在廉政斋就寝了。

顿了顿他叹了口气接着道,可是子润,朕心里烦躁,只有见了你才能安生。

听他这样说,我便上前主动握着他的手,毫不避讳的看着他的眼睛道,你是我的夫君,你不回来我哪里还能睡得着,便是空对红烛,独坐天明,我也是要等的。

皇帝看着我道,子润,朕的臣子们跟朕不是一心,朕身边只有你了。

朕不如高祖们那样有雄才大略,能开疆拓土,但是朕自诩是个仁孝的皇帝。

可是今儿朕才知道,朕算什么仁君,不过是个被朝臣们蒙骗的庸碌之君罢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