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首页
第62 圆明(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原来碧波渺远, 春山米聚。有此一物,则澄江如练,远山横翠, 尽在眼前矣。”

婉襄有些兴奋地放下了千里镜,转身望向雍正。

他们此时已在圆明园中, 晨起乘船前往蓬莱洲, 自蓬莱岛上过渡桥,最终在东南瀛洲岛的流杯亭中赏景。

圆明园中有许多千里镜,皆是雍正吩咐人设置的。

流杯亭中的这一只千里镜也是雍正特意嘱咐挂在柱上的,古人制镜工艺不精,但也足以望见很远的地方。

“你喜欢便好了。”雍正说完这句话, 恰有春风拂柳,使得他咳嗽了几声。

一切都在按照历史发展,二月雍正重病,仍不顾身体处理政务。

壬寅日朝日于东郊,甲辰日御经筵赐宴, 辛亥日诣耕諎所,行四推礼,更见诸王及百官各以次更如仪。

以至于病势越发沉重,几乎取消了二月一切的筵宴。

雍正此刻立于亭中, 仔细欣赏圆桌上铺陈着的唐代李思训仙山楼阁图。

“蓬莱洲上殿宇便是仿照此图中楼阁建造的, 婉襄,你觉得如何”

婉襄接过苏培盛递来的披风, 为雍正披好,“虽则春光明媚,到底湖上风大,万岁爷还是谨慎些好。”

她也低头去看李思训的画, “大李将军笔格遒劲,色彩沉稳浓烈。大清能工巧匠众多,嫔妾觉得已还原地有七八分像。”

其实无论风景如何,于婉襄而言,能再见到圆明园中风光,已经是世间难求的体验了。

雍正的笑意只是淡淡的,令人将图卷撤去,仍旧同婉襄一起坐于亭阁之中,面对着福海浪潮。

“圆明二字作何解”婉襄没有望他,望的是亭边烟柳。

“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此句出自儒家经典中庸,意指君子品德完备,君主明政通达,是对他自己的勉励。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好要做这个皇帝了。

雍正看来兴致仍旧不高,婉襄也收敛了令他高兴起来的心思,“万岁爷仍然在想懋嫔的事情吗”

不意婉襄骤然提起,他沉默了片刻,并没有直接承认,“前朝后宫皆风波不止,朕的确有些烦恼。”

前朝的事不是婉襄应当问的。

“其实嫔妾亦觉得懋嫔之事疑点甚多,或者万岁爷不必对她这般酷烈。”

从不认到认,懋嫔的转变太快了。

更何况这件事从动机上来看就很奇怪,懋嫔久病,是早不争宠的人了,更是深知雍正与怡亲王兄弟情谊的潜邸旧人,为何要做这般吃力不讨好的事。

还有,养心殿被雍正严密监视,连桃叶都不知雍正日日往来之事,懋嫔又是如何得知

除非她看了彤史,而彤史在皇后手里。

“懋嫔憎恶朕。”他一直望着远处的波涛,“这件事或者并不是针对你的,从一开始便是针对朕的。”

婉襄与怡亲王都是于当下的雍正而言十分重要的人。

“有些事既不能一直得到,从一开始便不该给。年少时不懂得,将旁人亦如器具般陈列,如今追悔莫及,彼此皆得非所愿,愿非所得。”

她难得见他发感慨,一时默默无言,也同样凝视湖水。

小顺子忽而走至雍正身旁,恭敬道“万岁爷,皇后娘娘与宁嫔

娘娘在西岸望瀛洲中赏景,听闻您与刘贵人在此,想要过来给您请安。”

雍正原本打算三月回紫禁城,因谣言破除之故将婉襄晋封为贵人。

但病势日沉,皇后亦在此感染风寒,紫禁城中不如圆明园中舒适,因此一直未曾启程。

婉襄只不过先得了这道旨意而已。

雍正望了她一眼,见她没有说话,允准小顺子之请“让皇后和宁嫔过来吧。皇后着装如何若太单薄,再取两件披风过来。”

又回过头来向婉襄道“朕觉得你今日穿得也太单薄些。”

婉襄低头应是,不多时皇后与宁嫔联袂而至,她早已经将雍正身旁的位置空出,同皇后与宁嫔行了礼。

彼此问了好,各自分位次坐下。

婉襄成为妃嫔也有数月了,这倒还是她第一次见帝后私下相处。

雍正先关怀皇后,“岛上风大,怎么想起来到蓬莱洲来风寒虽是小症候,也应知当心。”

“你的病时好时坏,究其根本,也是六年四月时那一场风寒引起的。”

皇后便低头致谢,“多谢皇上关怀,臣妾已然无碍,今日也并非贪看风景。”

最新网址:www.zo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