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 万寿(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那只海屋添筹的茶壶居然碎了。

婉襄立刻便磕下头去,心念数转。

这几日她心绪不佳,几乎日日都在房中休息。没有人能靠近这套瓷器,它们好端端地呆在锦盒之中当然也不会无故碎裂。

是桃叶

“奴才未能好好保管这套瓷器,出门之时也不曾检查,请万岁爷降罪”

是桃叶不想让她用这套瓷器邀宠,最终成为雍正的妃子。

可她想得太过简单了。

这套瓷器偏偏是海屋添筹,偏偏是雍正生了重病的时候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极其迷信命理,这是何等样的不祥

婉襄几乎要发起抖来,不敢再探望雍正的神色。

那只手伸到她眼前,取出了锦盒之中的一枚花钉,仔细欣赏了片刻,“你有一双巧手,碎裂的瓷器都能再生,何谓不祥”

婉襄仍旧不敢抬起头,她无可抑制地陷入了一种沮丧之中,甚至连再看一眼那些碎片都不敢。

“朕本想着自己是天子,怎能要你一个小小宫女的东西。”他将那枚錾刻着亭台的花钉重新放回了锦盒里。

“若修复之后真是一套极好的瓷器,朕大约也舍不得用,所以这样也好,朕收下了。”

雍正这般说完,婉襄才有勇气抬头望向他。

他的笑意里盛满了烛光与雪色,似乎已经等待她的眼神许久了。

在错愕中婉襄的眼泪不自觉落下来,他伸出手,用温暖的指腹抹去了那两滴泪,“今日是万寿节,不许再哭了。”

太亲密了。

婉襄再一次低下了头去,她听见雍正轻轻咳了一声。

不知他又想起了什么,转而望向了微微明亮的窗棂,有些没头没尾地感慨了一句“皇考留给朕的,并不是盛世。

婉襄读过那段历史,她知道的,世人总说“康乾盛世”,仿佛那时国富民殷,吏治清明,全然没有一点腐朽弊病。

但其实康熙交到雍正手里的并不是世人所想的,那般好的盛世。

康熙帝晚年看似实行的是“宽仁”之政,对于身边许多臣子、皇子贪婪不法的行径都没有严加惩处。

其是只是身体衰弱,倦于政务,以至于许多社会矛盾都浮现了出来,早已经不是“宽仁”,而是“纵驰”了。

“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朕登极之初,便想要移风易俗,有雄心壮志,跻斯世于熙皞之盛。”

“朕临御已有八年,近来却格外彷徨迷茫。若不能政治一新,安民心,便是与天同寿,于朕又有何加焉”

雍正是个很好的皇帝。

宗室之中,礼亲王昭槤在啸亭杂录中评价他“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若这样的皇帝仍旧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战战兢兢,日夜反思,这世上也就没有什么皇帝能够安寝了。

他大约是知道婉襄听不懂,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婉襄其实从他方才的话里窥见了一部分他这场病的病因,她之前所以为的准噶尔战事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而后他又叹了片刻的气,将自己的目光落在了那只莲瓣纹瓶上,“皇阿玛在位的第三十七年,赏赐朕与八弟之上的诸兄弟郡王、贝勒之位。”

“朕以上的兄弟为郡王,以下为贝勒,朕也只得了贝勒之位。那时有大臣为朕进言,皇阿玛不允,评价朕为人轻率。”

“后来有一次他召朕入乾清宫议事,便特意将这只花瓶赏赐给了朕。”

这是这只花瓶背后的故事,但应当并不是全部。齐妃那一日的脸色,婉襄始终不能忘记。

“朕登极之初,得皇考圣灵庇佑,龙体甚安。近来久病,常思及旧日之事,与皇考及诸兄弟相处,又念及朕的那些儿女”

“乌仁图是朕的第一个孩子,弘时也是朕第一个活到成年的儿子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他再一次将那个花瓶拿在手中,婉襄知道他将要告诉她的,就是有关于这个花瓶的另一个故事。

“五十九年,皇阿玛将三哥与五弟的长子以及朕之长子弘时都封为了世子,照贝子品级。”

康熙五十九年,只有三位阿哥有亲王爵位,雍正既是其中之一,康熙自然会对弘时一视同仁。

有关于弘时的史料记载之中并没有被封为世子的这一段,这并不合常理,因此有许多史学家认为是被乾隆删除的,他要维护他的正统地位。

婉襄记下这一段,也算是弥补了史料的空缺。

“朕那时便已经知道弘时多有朕年少时的习气,因此将皇阿玛赠与朕这个意义非凡的花瓶赠给了他,望他戒骄戒躁,可惜可惜到最后还是落得瓶碎人亡的下场。”

从雍正的话语之中,婉襄明白他曾经是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寄予厚望的。也难怪齐妃看见这个花瓶会神色骤变了。

她是想起了亡子,想起了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富贵荣华。

婉襄不想让皇帝继续回忆下去了,她抬起头,满眼真挚地望着他“万岁爷究竟是哪里不舒服呢”,</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