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74. 第 174 章 知道她们还在地里摘呢(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不等张玉兰再说话,怕挨骂的吴翠英一溜烟就走了。

张玉兰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很后悔的样子,“当初就不应该将你大姐嫁到曹家村去,现在后悔也晚了”

看到张玉兰,就不由得说起了燕子,“这孩子真是心狠,真不回来了,她在广州过得不错吧”

吴晓云虽然在广州工作了半年,但也没见过燕子,只是从张丽的口中得知她过得不错。

“谈朋友没有算起来,燕子也二十二了。”

吴晓梦听到这个年龄还有些惊讶,这才想起来,燕子被渣男骗,怀孕的那一年才十六岁,过了今年,应该是二十三了。

“这个不知道,没听张丽姐说。”

“那张丽,现在重新找没有”张玉兰又问。

吴晓云看了一眼厨房,才说道“没有吧,我怎么知道呢,人家就算是找了,也不会告诉我。”

“要找就趁年轻找,等年纪大了,还能找到什么好的。”张玉兰如是说道,又兴致勃勃地说起朱美丽来。

说到这些,吴晓梦就没兴趣参与了,她坐在一旁剥瓜子吃,这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他们在家的时候很少吃上,只有过年没事的时候才会磕。

十一点钟,饭菜上了桌,鸡鸭鱼肉虾,应有尽有,吴建国被付上了桌。

他现在只能吃一些清淡的饮食,大过年的,酒瘾犯了,看到吴能富他们喝酒,就忍不住使劲闻,被张玉兰一筷子拍在鼻子上,“闻什么闻,不允许喝”

吴建国愤愤不平,“大过年的,我喝点酒怎么了,犯人上路之前还能吃饱喝足呢。”

张玉兰没好气地说道“大过年的,说什么呢”

吴能富见吴建国实在馋得厉害,给他倒了小半杯,吴建国这才高兴起来。

年夜饭也是吴能富做的,吴晓梦乐得清闲,陪孩子们在院子里玩雪。

吃完年夜饭,大人们给孩子们发了红包,吴能富和张玉兰也收到了红包,孩子们孝敬的。

饭后,吴能富喝酒喝多了,张玉兰要收碗去洗,被田妞和刘秀英拦住了,这妯娌俩去厨房洗碗了,吴晓梦就将地上的骨头扫了扫。

陆韫也喝了不少,他在外面应酬都要喝酒,回老婆娘家过年不喝酒说不过去,好在酒量不错,也没喝醉。

田妞和刘秀英在厨房一边洗碗一边说话,田妞无意间提起了,“听能武说学习成绩很好,可惜了,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有没有消息”

本来吃饭的时候,刘秀英想起自家了无音讯的儿子,心中就伤怀,大过年的,一直忍耐着,好不容易收了点回去,被田妞无意间一句话挑动了悲痛的弦,一下就落起泪来。

田妞吓了一跳,连忙放下碗去看她,“大嫂,我是不是说错话了啊我不是故意的,你别哭啊这大过年的,哭可不吉利”

厨房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隔壁的人,刘秀英也不想在这大过年的让所有人不痛快,但她就是憋不住了,一家人都是整整齐齐的,只有她家,男人没

了,儿子也不知去向,让人心中忍不住悲痛。

吴晓梦跨进厨房,刘秀英已经捂住脸,极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她一垂下头,很容易就能看到她头顶的白发,吴晓梦这才发现刘秀英的发根全白了,上面一截头发确实乌黑的,显然,刘秀英是染了发。

“妈,你怎么了”娟子闻声赶来,被刘秀英搂在怀里。

家人虽然都围着,可刘秀英心里不好过。吴晓梦知道她也不想让大家都不痛快,于是让其他人都出去,自己和张玉兰还有田妞留下来。

“大嫂,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也别管什么过年不过年了,心里不好受就哭出来,别憋在心里憋坏了。”

好一会儿,刘秀英倾泻了情绪,才支起身体,田妞手疾眼快,拧了一条热毛巾递了过来。

“我是放心不下啊,这都两年多了,这孩子到底在哪里。”

张玉兰也红了眼睛,是她最看重的长孙啊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以为他会走他小姑的路,谁知道这孩子会离家出走,一走就了无音讯呢。

因为这个事,这个年过得大家心里都有些沉重。

怕孩子感冒,晚上一家人是分开睡,吴晓梦带着朵朵和圆圆睡,团团跟爸爸睡。跟孩子睡在一块是没办法睡懒觉的,她们早早就醒了,要穿衣服出去玩。

外面太冷了,家里又不像城里那样有暖气,出了被窝到处都是冷的,但就是这样也无法阻止孩子出去玩的热情,吴晓梦忍着冷,披着外套给团团穿上衣服,朵朵早就会自己穿了,又让朵朵拿来梳子,给两孩子梳了头发,不等妈妈赶人,她们就跑了。

之前朵朵被烫,现在家里都用起了火盆了,一个正正方方的木头做的,很大,人可以坐在里面烤火,孩子们在外面跑,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栽进火里。

但吴晓梦也没睡多久,她的电话响了起来。

她一接电话,那头就传来稚嫩的祝福声“阿姨新年好,祝你们阖家幸福安康”

吴晓梦听出来,是不讳,她笑道“不讳啊,阿姨也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压岁钱阿姨给你放着的,回来就拿给你。”

“谢谢阿姨。阿姨,朵朵呢”

吴晓梦笑起来,“出去玩去了,这边下雪了,她去玩雪了。”

不讳羡慕起来,“上海也下雪了,但是太小了,薄薄的一层,都没办法堆雪人。”

不讳跟阿姨聊完了,将电话拿给时惠,两人互道了新年好,吴晓梦想起要让朵朵给莫会长和干妈拜年,只好披着外套出门找朵朵。

“老家太冷了,雪都及脚踝深了。”

“你们那么一大家人,过年肯定热闹极了。”

“人是多,做饭都开两桌。”吴晓梦笑道,她找到了朵朵,让朵朵过来给干妈拜年。

时惠这边刚挂断,电话又响了起来,接连不断,有公司的高层,有经销商,接了一早上的电话,一直到吃饭的时候,电话才算清净下来。

吴晓梦又给北京打了一通电话,蒋老先生虽然不是朵朵正经的老师,但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吃了饭,吴晓梦又给陆湘打了一个拜年电话,在电话中她得知陆湘清明节准备回来一趟,给父母扫墓。

“可可跟你一块回来吗”

“应该要的,孩子有点想家。”

吴晓梦想起陆洋,有段时间没听到她的消息了,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吴晓梦他们将陆宅捐出去,是提前跟陆湘商量过的,最开始他们只是出借,后面因为要给孩子迁户口,所以办了捐赠。

“你到时候就住家里来吧,家里房间多,别去住酒

店了。”

陆湘跟他们熟悉了很多,不像前两次来那样陌生,她答应了下来。

吴晓梦将陆湘清明节要回来的消息告诉了陆韫,邓萍现在已经再婚了,严格意义上说,陆湘回来不应该由她来招待了,陆韫肯定是要回来一趟的,就算陆湘不回来,他每年的清明节也会回来。

“到时候提前安排工作吧。”

才商量完,张玉兰找了过来。

“过年之前太忙了,竟把这个事情给搞忘记了,晓梦,你今年都回来过年了,拜年礼兴上吧,也不缺这几个钱,别让别人挑刺就行。”

吴晓梦不在乎谁挑自己的刺,但是出嫁的姑娘过年回家拜年兴年礼确实是这边的风俗。

“你妹妹也是,虽然没摆酒,但是她和立达已经结婚了,又是第一年,怎么样都要兴的,要兴就大家一起兴吧,我叫你大姐过来,三姊妹一起送。”

张玉兰还很不满,“翠英结婚这么多年,就第一年回来拜了个年,其他时候都没兴过,做人不能太抠了,我们都吃了人家很多年礼。”

吴翠英被叫了过来,说要兴礼,脸顿时就皱了起来。

他们家连孩子都没有了,都结婚这么多年了,还兴什么年礼啊,这不是浪费钱吗可是晓梦和晓云都兴,吴翠英不好意思说自己不送。

张玉兰叫吴能富开车去城里买,“我算了一下,一共有二十二家,三姊妹送嘛就送一样的,买点水果就行了,三箱梨或者是苹果都行。你们得多开两个车去,一个车还拉不回来。”

吴能富没多说什么,答应下来。

吴晓梦打开钱包,拿出五百块钱给能富,“多退少补。”

吴晓云当然不占这个便宜,也打开包拿钱,也给了五百。

吴翠英本来苦着的脸顿时开怀了,“一千块钱,够够的了送一箱水果有点少了吧,不然再加一件八宝粥”

吴能富本来要推拒,一听这话,没吱声了。

吴晓梦笑道“听起来,大姐这是手头宽裕了,行啊,再加一件八宝粥,五百块应该不够了。”她又取了三百递给能富。

吴翠英盘算起来,“那我大姑姐家那边也得送礼啊,中平的舅舅都还在世呢,今年也得去拜个年,多帮我们买个四五份吧。”

话这么说,半点拿钱的意思都没有。

张玉兰问她,“你怎么不拿钱”

吴翠英指着吴能富手上的一千多块,“这些钱都够够的了,送礼嘛,也不必送太好的,一半就行了,主要是样数要多,看着好看”

吴能富的脸色黑了下来。

吴晓梦没说话,吴晓云也没说话,她们都不在乎这几百块钱,但是吴翠英当着人面算计的样子也太难看了点。

张玉兰骂她,“你自己送礼,还让晓梦和晓云给你掏钱,你做梦呢”

吴翠英双手一摊,“妈你知道的呀,我哪里有钱,我初六就要办酒,钱都扯不过来呢,到时候还得找你们借点。”

张玉兰顿了顿说道“既然你没钱送,那就别兴了,能富,你买晓梦和晓云的年礼就行了。”

“哎妈,三姊妹一起送好看啊”吴翠英急了起来。

“没钱,还图什么好看”张玉兰直接拒绝了。

陆韫和曹立达跟着一起进城买,吴能富将钱还给了二姐小妹,他们自己当场给钱就行了。

吴翠英眼见占不到这个便宜,还埋怨起张玉兰来,“妈,你这也太偏心了,晓梦和晓云都有钱,帮我买个年礼怎么了还是亲姐妹呢”

吴晓梦已经不想跟她多浪费嘴舌,晓云也不愿多说,两人

不约而同地往屋里走,还听见张玉兰恨铁不成钢地骂她。

初二,他们去给外婆拜年,一家人全去了,带的礼品多,舅舅舅妈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何况吴晓梦他们都舍得,每年都给外婆送红包,少说也送几百块,这些钱最后都花在了他们身上,能不高兴吗

可让吴晓梦他们没想到的是,外婆竟然摔伤了,起夜的时候没注意,被杂物绊倒,腿摔断了,骨头不正常的朝一边伸着。

而舅舅舅妈没有半点送医院的意思,就让老人家这么躺在床上,用他们的话说“老人家骨头脆,接骨也接不好了,还让老人去受那个罪做什么不如在家里喝几顿骨头汤,就养好了。”

老人房间散发着一股异味,很明显,外婆受伤之后,无法起身如厕,只能在床上拉屎拉尿,而舅舅舅妈估计也不会照料得很好,老人摔断的腿还肿得发亮。

吴晓梦看向陆韫,陆韫当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说道“将外婆送去医院看看吧,在家里也不行。”

舅舅苦着脸说道“一进医院就是钱啊,家里哪里有这么多钱。”

老人也不想成为儿女的累赘,说什么都不肯去医院。

吴晓梦看得揪心,说道“费用我们来出,舅舅,外婆摔倒受伤的时候你就该通知我们,这么在家拖着怎么能行”

听到费用她来出,舅舅皱着的脸舒展了,“这不是想着你们忙,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吗”

他们卸了一块门板,将一床棉被垫在下面,几个男人将外婆抬到们班上,又抬到车边,将外婆转移到了车上。

进城的道路十分颠簸,吴晓梦担心外婆的腿二次受伤,跟张玉兰一起坐在边上扶着。

有治疗的机会,老人怎么会不想治疗呢,到路上,外婆才跟张玉兰说,她受伤之后,舅舅舅妈随便给她煮点稀饭,就打发过去了,根本就没煮过什么骨头汤。

养儿防老,然而多数的农村老人在千辛万苦将孩子养大之后,在七八十岁的阶段,还得自己下地种谷,上山砍柴,儿子早就已经成家,拖着一家老小,老人不能成为儿子的负担。

吴晓梦曾经见过八十多岁,头发白光的老人跟着儿子儿媳一起下田栽秧,儿媳不满老人动作慢,一边栽一边骂。

吴晓梦心情格外地沉重。

到了医院,给外婆做了检查,骨头粉碎性骨折,无法通过正骨恢复,只能手术。

可外婆已经八十多岁了,做手术也未必能恢复得很好,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只是外婆的腿以后都无法走路了。

送她回乡下,无疑不会得到很好的照顾,老人在贫穷之中过了这一辈子,临到老来还无法安享晚年,吴晓梦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不管,于是跟张玉兰商量,让她去跟舅舅他们商量,将老人送到城里的敬老院去,她来出钱。

张玉兰也无法照料外婆,她还要带这么几个孩子,送敬老院是最好的选择了。

老人一辈子没去过城市,突然说要去敬老院,心里是抗拒的,可是她同样知道,回农村儿子儿媳不会高兴,她已经是个累赘。

请了护工,又买了新衣服给外婆换上,虽然有护工,张玉兰不忍让老母亲一个人住在医院,晚上就在医院陪护,他们这些小辈明天过来接替。

张玉兰还说“给你几个姨妈递个消息,让她们来看看外婆。”

姨妈们陆陆续续都去拜年了,也都得知了老人摔断腿在医院住院的消息,除了张玉梅,张玉菊和张玉竹面都没露。

张玉梅也没法留下照顾母亲,她得赶回去照顾孩子,她做这个工作可没有假期,虽然大的孩子会做饭了,但张玉梅不放心让他们使用煤气。

吴晓梦他们本来是打算初三就要走的,外婆这一病,回城的时间就推迟了。她得先去将敬老院的事情联系好,虽然能富他们也能去联系,但是将外婆送敬老院的主意是她提出来的,她就得安排好才能走。,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