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 我在年代文里吃软饭(十九)(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这应该是一对很质朴的夫妻,再寻常不过的红薯青菜都被他描述成了美味,一对简单又懂得满足的夫妻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对普通的小夫妻却突然被要求开会,而且他们一早就知道了开会的目的,是为了对他们进行审判。

他们做了什么真的是他们做错事了吗

但凡有点好奇心的,都会想要接着往下看这个院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两个小夫妻又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引起整个大院的不满。

这是宋辰的第一篇投稿,他直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润色一番后写成了文章。

主编接着往下看,终于明白了这场闹剧的起因,原来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将自己在轧钢厂的工作让给了新婚的妻子,这才引发了大院长辈们的不满。

刚看到闹剧起因的时候,主编也忍不住质疑故事主人的用意,可随着故事的缓缓展开,他的那点质疑就消失了,等到故事结束,看到最后点题的那句,男人和女人,区分的只有性别,从来都不是能力后,他更明白了,为什么这篇文章是由妇联单位递交上来的。

虽然主席都说过女性是一支庞大的待发展的劳动力量,还要求从工厂到公社,都实行同工同酬,但在实际生活中,男女平等是很难做到的。

现在女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可相对于男工的数量还是十分稀少,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大家都习惯了男人赚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的生活模式。

所以当故事主人公将工作让给妻子,自己留在家里洗衣做饭后才会引起轩然大波。

但在这个家庭里,这确实是最好的模式。

男人身体不好,女人健壮有力,前者在工厂里只能磨洋工,根本达不到最低的生产要求,可女人代替丈夫上班后,却能因为自己的吃苦耐劳得到工友们的一致称赞。

工作适配的不是性别,而是能力,这一点在这对夫妻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主编也是男人,虽然他依旧更认同这个社会男性才是主要生产力,可对这篇文章,他还真挑不出毛病来。

他觉得,在特殊的情况下,男女换一下彼此的分工也是合情合理的。

妇联会推荐这篇文章,估计也是想要鼓励那些有能力的妇女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家庭里,可以尝试走出家庭,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宋辰

主编将这篇文章作者的名字记在心里,然后将这份稿件放在了左手侧通过的那一堆文章之上。

“真通过了”

“诶呀小宋太厉害了,真给我们妇联长脸了咱们居然有文章要登在新都报上了,等报纸刊登后咱们多买几份,每一个宣传栏都得贴上”

收到报社的回信,整个妇联都喜气洋洋的。

文章虽然是宋辰写的,可到时候文章底下会写上他们单位的名字,她们这些同事也跟着沾光啊。

妇联的热闹隔壁街道办公室的人也听见了。

“没想到宋辰居然真的会写文章,我记得我们单位也订了新都报吧,到时候看看他写的怎么样。”

“看来以前真的是看走眼了,觉得宋辰不行,原来是人才没有放对地方。”

“其实宋辰到底怎么样,我们以前也没相处过啊,还不都是听他们院子里的人说的,特别是他们院儿里的一大爷和二大爷,总说院子里的小辈就数宋辰最不稳当,现在想想,可能是一大爷不行,你们还不知道吧,一大妈生病了,一大爷还”

“啊,他们大院的一大爷是这样的人还真看不出来,你给我仔细说说”

一群人凑一块,一大爷被鞭尸次数1。

“张三哥,李四哥。”

宋辰拿着东西来到轧钢厂,今天保卫科轮值守门的师傅还是张三和李四,这俩人也算是宋辰的熟人了。

“宋辰,你小子今天怎么来厂里了”

上次分别后张三和李四才知道,原来不是宋辰给他媳妇找了份轧钢厂的工作,而是他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他媳妇了。

那段时间厂里说啥的都有,大多都在批评宋辰,觉得这小子偷懒偷出新高度了。

嘿,人家干脆不干了

也全靠宋辰衬托,赵梅子在厂里的名声更好了,大家慢慢觉得宋辰将工作让给他媳妇是他此生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赵梅子确实比他更适合钳工的工作,不会拖集体后腿。

张三和李四只是好奇宋辰已经不在轧钢厂上班了,还来轧钢厂干嘛。

“你是来找你媳妇的”

李四好奇地问道。

“不是,我来找工会小刘干事,上次我和梅子交班的事情不是麻烦了人家吗,我特地回来说声谢谢。”

说着,宋辰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报纸递到张三手里。

“对了张三哥,我现在在咱们区妇联上班,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上报纸了。”

张三和李四注意到宋辰怀里还有厚厚一沓报纸,不过这会儿他们也来不及关心这个了,满脑子只有宋辰的文章上报纸这件事。

这件事的对比之下,宋辰进了妇联都暂时还没引起他们的关注。

“好家伙好家伙”

张三连连惊呼,宋辰毕竟是熟人,他们也没拦着不让他进厂,只是让他在门岗签了个名字就把人放进去了。

然后俩大男人将脑袋凑在一块,满报纸寻找宋辰的名字。

他俩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字还是基本认全的,很快就找到了宋辰的那篇文章,可能是主编真的很放心这篇文章的政治倾向,直接将它刊登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标题直接就是女性力量。

“好家伙好家伙”

继张三之后,李四也连呼几声好家伙。

宋辰居然把他和媳妇的事写成故事,还被报纸刊登了。

在他们俩连呼好家伙的时候,宋辰也来到了厂工委办事处,见到了小眼蒜鼻大嘴的小刘干事。

平心而论,小刘干事长的也不算丑,他只是帅的不明显而已。

“宋辰”

正忙碌着的小刘干事一抬头就看见了宋辰这个让他外貌自卑的男人,有点疑惑宋辰怎么又来了。

宋辰二话不说,上来先握住小刘干事的手,上下狠狠甩了几下,表达自己充沛激扬的情绪。

“小刘干事,今天我过来,是为了向你表达感谢。”

谢他什么

小刘干事满脸迷糊,本就小巧的眼睛这会儿更加找不着了。

“要不是你鼓励我,我也不会那么坚定将工作让给我的妻子。”

鼓励支持我没有你别胡说八道啊

小刘干事一脸问号。

说着,宋辰掏出了那一沓厚厚的报纸,一张张分给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

“要不是小刘干事的支持,我也不会离开轧钢厂,然后找到现在这份更加适合我的工作,是你支持着我和梅子各自找到了一个让彼此都能发光发亮的岗位。我现在在咱们区妇联工作,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被新都报选中刊登了。”

“除了感谢小刘同志,今天我过来,也是为了跟组织报告一下我现在的成绩,虽然我人已经离开了轧钢厂,但我的母亲是轧钢厂的工人,我还是轧钢厂的子弟,现在我的妻子也在轧钢厂上班,我还是轧钢厂的女婿,也是在轧钢厂里,我初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行,我现在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轧钢厂这个大集体。”

一听轧钢厂曾经的落后分子居然写文章还上报了,大伙儿都顾不得听他瞎扯,直接翻开报纸寻找起来。

原本正气他胡说八道的小刘干事也不例外。

宋辰的文章就在主刊位置,一眼就能看见。

随着文章的深入,小刘干事脸上的气愤消失了。

他没想到,宋辰居然把他也写进了这篇文章里。

故事中,原本准备办理交班手续的宋辰心情还是比较忐忑的,他下不定这个有些惊世骇俗的决定,可小刘干事鼓励了他,义正言辞地教育他,让他意识到与其留在轧钢厂拖集体的后腿,不如将工作让给更有能力的妻子,他让宋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他可以努力在其他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小刘干事看着这篇文章连连点头。

没错,他当时确实鼓励支持了宋辰的决定,宋辰的这篇文章还是很写实的。

除了小刘干事这个人物,故事中还有许多轧钢厂的闪光点。

比如之前扛住了生产压力总想再给宋辰一次机会

的八级钳工孙师傅,又比如一车间里总是鼓励宋辰,教授他各种钳工技巧的应大姐她们

在故事里,宋辰虽然因为身体缘故很难适应车间的工作强度,可却有那么多善良的工友依旧在鼓励他,帮助他。

在意识到宋辰或许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后,他们又将这份关怀和帮助倾注在了宋辰刚来单位上班的妻子身上。

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工人同志啊,也奠定了文章积极向上的基调。

工委的干事领导们看着连连点头,没错,他们轧钢厂就是这么伟光正的形象。

小宋同志还是很不错的,他说的对,虽然现在他不是轧钢厂的工人了,可他依旧是轧钢厂的子弟,是轧钢厂的女婿,是他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宋辰带来的几十张新都报在轧钢厂传播的速度很快,一来是因为他曾经的名声,二来是因为大家都听说了,这篇文章里有很多轧钢厂的同事被写进去了。

一车间的工人触动最深,特别是孙师傅和应大姐她们这些被点名夸奖的人。

“以前我就说过,小宋他不是偷懒,而是真的不适合学钳工这门技术,但他人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孙师傅喝着徒弟泡好的茶,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高兴。

几个徒弟在旁边撇着嘴。

师傅,这句话你肯定没有说过

瞧这篇文章把他的形象树立的多好啊,他确实是一个技术和品德俱佳的老师傅啊。

孙师傅是个老实人,宋辰把他夸的那么好,他现在也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干脆就把这份善意还在赵梅子身上,对赵梅子的教授变得更加用心且细心了。

应大姐她们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和赵梅子关系不错,现在爱屋及乌,待她也就更好了。

至于没被宋辰夸过的那些工友,他们心里清楚当时的一车间是什么情况,不过那个时候的宋辰属实招人讨厌。

好在宋辰没有夸他们,可也没有说他们一句坏话,反正出了一车间,外面的人只知道文章里描述的是一车间和谐友爱的生产环境,他们也跟着长脸了。

听生产主任透露出来的消息,因为新都报的影响力,他们轧钢厂一车间大出风头,这季度的模范车间很有可能会落到他们一车间头上。

时隔多年,模范车间的荣誉再次归来,真是败也宋辰,成也宋辰,更叫人五味杂陈。

事关轧钢厂,又在工人之间传得沸沸扬扬,轧钢厂厂长的桌子上自然也摆上了那份报纸。

宋辰这样普通的工人,在此之前孟厂长从来也没有关注过,他们夫妻之间交接工作这样的小事,也不会让厂长审批。

孟厂长对宋辰和赵梅子的了解,完全局限于这一篇文章。

“这个叫赵梅子的同志现在在一车间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孟厂长坐在会议室里,看向一旁的生产主任。

“非常不错,一车间的八级钳工孙师傅多次和我夸赞她的灵性,说这位女同志天生就是学钳工的料子。”

知道这一次会议和赵梅子有关,生产主任特地去了解过,不仅问了孙师傅,还问了车间里的其他工人。

“不仅如此,赵梅子同志还十分刻苦,除了吃饭的时间,基本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积极钻研钳工的技术,按照孙师傅的说法,其实学徒的技巧她已经充分掌握了。”

生产主任揣摹着领导的用意。

“很好,这说明咱们厂切实帮助员工家庭落实了一项正确的变革,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孟厂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看见档案上写着宋辰曾经在轧钢厂做了两年多的学徒工,现在赵梅子同志接班,又要从头开始计算工龄,学徒工的工资和一级钳工的工资差了不少啊,这对他们小夫妻的家庭会不会造成生活压力呢有时候我们做领导的,不能太死板,一切按照规定教条做事,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特事特办,我看赵梅子同志的情况,完全适合树立一个典型。”

这才是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

如果赵梅子真的在钳工技术上有天赋,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老同志的精心培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一个高级技工人才。

文章上说了,宋辰和赵梅子交换工作是在他们厂工委干事的鼓励下完成的,要是赵梅子真的能在钳工这一职位上作出亮眼的成绩,那是他们整个领导班子的功绩啊。

在场的几位主任恍然大悟。

要不人家怎么是厂长呢,这小主意一套又一套,要是操作得当,今年的功绩又有了。

宋辰舒舒服服躺在摇椅上乘凉。

早就说过,他的口水没有一滴是浪费的。

“嗷”

正惬意的时候,后院的一声惨叫将他从美梦中劈醒。

“我的钱,我的钱呢,该杀的小偷,嗷”

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嚎叫,院子里的人都被引出来了,就连隔壁大院的人也听见了他们院子里的动静。

没一会儿功夫,就有不少人从外面进来。

“怎么回事谁家遭贼了,咱们这儿来小偷了”

这年头偷窃是大罪,小偷也是人人喊打的对象。

徐寡妇本来正想出来骂后院的老太婆不做人,惊了她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呢,听到大家的议论,她赶紧回了自家屋子,去看看她藏着的钱有没有被小偷摸走。

等到确定自己的钱还藏得好好后,她才重新打起精神,走出来看热闹。

丢钱的是后院的白寡妇一家,他们过去的时候,白寡妇家里早就被翻乱了,白寡妇坐在衣柜边上,发疯似的撕扯着那些棉被夹袄。

似乎是希望那些丢失的钱其实还藏在这些东西里面,只是她一时间没有找到。

而白家的另一个主人白铁刚则坐得远远儿的,似乎游离在这场闹剧之外。,</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