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 合一(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康熙是典型没有拖延症的人, 想到就做,立刻看着皇宫的舆图选了一块地方作为戏楼之地。

他的指尖在宫里东北角点了点,回头对顾凝宸道“如今皇额娘还跟皇祖母住在一起, 又带着五阿哥,着实有些挤了。之前因为战事的关系,没能另择一宫,朕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新的宫殿。”

比起太皇太后, 皇太后更爱听戏,康熙就把戏楼的位置放在新宫殿的后边。

这样皇太后想听戏了, 过去的话也很方便。

新宫殿的名字康熙也很快想好了, 就叫宁寿宫。

新宫殿很大,比起宁寿宫, 自然戏楼建造起来要快一些。

康熙要建造宫殿,自然交给工部去办。

他打算让宁寿宫按照坤宁宫的规格制式,工部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就能直接用坤宁宫的图纸来建造新宫殿了。

另外大戏楼的图纸,顾凝宸已经画出大概来。

就连里面的机关都设置好了, 工部几乎不需要怎么修改,只需要细化到具体尺寸就足够, 简直太省事了。

工部尚书跟这位定贵妃丝毫没有打交道的机会,但是眼看着户部尚书的脸上这一天比一天多的笑容,心里对户部尚书是羡慕得很。

如今换做自己,工部尚书也不由感慨,这位定贵妃真是个宝贝。

能想到那么多挣钱的法子, 源源不绝填补原本空虚的国库,如今她连戏楼都有这么多的想法。

看看这机关,看看这扩音的设计, 工部都不需要想到头秃,就能把这个大戏楼完美建造出来了。

毕竟工部每回接下差事,建造各种建筑,最头疼和最花时间的就是对建筑的设计。

设计图还得让康熙过目,满意后才能动工。

光是这个就得反复好几遍修改,甚至可能打回来重头开始做。

如今定贵妃直接拿出图纸来,康熙还十分喜欢,让工部直接就能跳过这差事最难的地方。

后边只要让人量好尺寸,标注在图纸上,找来工匠就可以开始动工,想必年底之前就必然能够建造好。

顾凝宸还想着后宫要动工,用的就是工匠。

这些工匠都是男人,他们进后宫来,让嫔妃们可能就十分不方便。

后来她才知道,宫殿里要动工,也会用帘子把整个要动工的地方围起来。

足足有两人高,既挡住了里面工匠的视线,不能看到外边,也不会让不小心经过的嫔妃或者宫女看见里头的工匠,见着外男而不妥当。

另外工地围起来,周围还有侍卫守着,不让工匠们踏出去一步,避免他们迷路或者在后宫溜达,冲撞到后宫嫔妃们就不好了。

这位置离后宫其他宫殿有些远,建造的时候发出声响也不会吵着其他人。

康熙想得面面俱到,工部也是有经验的。

这些工匠大多是当年建造故宫的工匠后人,他们对建造宫殿十分熟悉,是祖上手把手教导。

顾凝宸对此很感兴趣,还问了问康熙“那要是宫殿损坏了,也都是请这些工匠进来修补吗”

康熙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笑着答道“如果宫殿只是损毁了很小的一点地方,比如只是掉漆,刮花了,瓦片坏了一部分等等,宫里头有专门修缮的工匠,却都是造办处的太监。”

造办处有专门修

缮宫殿的部门,里面都是太监,他们一代代继承修缮的技巧,小问题都有他们来修补。

至于建造宫殿或者宫外的园子,还有大臣的宅子,都是有工部领着工匠去办。

顾凝宸想着造办处的人真是多才多艺,不但有烧玻璃的,烧瓷的,如今还有修缮宫殿的。

简直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了。

不过在建造宫殿之前,康熙还是先帮着传教士把台子改良了一下,让几个传教士终于不用扯着嗓子大喊,感激得眼泪汪汪。

未免冲撞到后宫贵人,传教士给太监授课的地方也在西北门的角落。

几个传教士轮流来上课,每天扯着嗓子喊,哪怕台子改造后,他们依旧感觉这样下去,自己的嗓子就得废了。

于是他们跟康熙提议,直接把太监们筛选一番,把对乐器有天赋的人挑出来,再手把手教导,这样会更快一点。

康熙想了想就允许了,传教士就开始挑人。

顾凝宸还挺好奇这几个传教士要怎么从那么多的太监当中,找到有音乐天赋的人。

康熙就派了一个记性不错,嘴皮子又伶俐的太监过去看了一天,然后到重华宫来给她复述一遍。

顾凝宸一听,就明白传教士用的法子了。

乐感这个确实不好测,他们就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哼了一首歌谣。

不算长的歌谣,只唱一遍,太监们再单独过来传教士跟前重复,能记得多少就多少。

能全部记下的,不说乐感,就是记性也不错。

差一点记下的,也算过关。

这样筛选下来,就刷掉了一大部分。

毕竟乐感是一回事,记性也是相当重要,看看这琴谱没记下来,上手的时候也抓瞎。

剩下的人就可以接触乐器了,传教士会看他们的手指。

拉大小提琴的手指要细长一些,弹钢琴的话就要手指有力才行。

这样简单一分,大部分人就固定好属于自己的乐器,可以开始学习起来。

传教士的教学也很粗暴,今天学了,明天就跟着模仿弹奏出来。

哪怕不够完全正确,起码调子能勉强拉出来。

拉不出来,那就罚。

罚的话肯定不能动手指,免得坏了手指就不能奏乐,所以都是打板子,打在腿上。

第一天几乎所有人都被打了,一个个一瘸一拐回去。

十天后有一半走路没那么瘸了,一个月后太监们才能全部好好走路回去。

虽然传教士这教学粗暴,但是不得不说效率却相当高。

康熙感觉传教士教得不错,回头可以教几个小阿哥学一学西方乐器。

顾凝宸想到传教士这粗暴的教学方式,小阿哥的腿能受得住吗

康熙一听就笑了“他们如今面对的是太监,自然粗暴许多,要对着小阿哥的话,他们哪里敢动一根指头”

传教士能混到宫里头来的,一个个谁没有眼色。

他们心知太监的地位不高,才敢这么粗暴来教学,能学会就行,不会就打。

这边太监们不尽快学起来,康熙问起的话,那就是传教士的错了,到头来罚的可能就是他们。

对着小阿哥,传教士恐怕比谁都要有耐心。

不过按照康熙这个虎爸的性子,估计小阿哥们学得太慢的话,他也是要迁怒到传教士身上。

再就是这些新出炉的西方乐团的太监

,如果一个月内还学不会,就要被传教士粗暴换人了。

留下的太监数目比乐团需要人数要多一些,一部分当然是作为候补。

不然一个要是病得起不来,就缺了一个人,还怎么表演

所以人数比乐团还要多一倍,缺一个就能立刻补上,不必担心少了一个人,乐团就表演不了。

除了这些替补之外,另外也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学得要差一些,就防着前面两个人都不行了,那还有第三个人能补上。

当然第三部分这些人算是替补中的替补了,很大几率是没有上去的机会,但是万一呢

传教士也用这替补的人来激励前面的人,如果他们表现不好,后边还有人能替换。

第一人自然最紧张,因为他后边会有两个替补。

第二人也紧张,后边还有一个可能取代自己的人。

第三人就很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取代前面的人。

第一个不敢退步,后边两个努力进步,算得上是良性竞争了。

这样下来,一个月左右的功夫,这乐团还真让传教士给组起来了。

康熙带着顾凝宸去听了一场,乐团配合得还不错,曲子选的是传教士之前到宫里表演时候的第一首曲子,也是康熙颇为喜欢的。

但是康熙听完后,脸色看着就不是特别满意。

传教士在底下忐忑不安,刚才乐团配合得极好,是这个月来表现最好的一次,算得上是超常发挥了。

康熙沉默片刻才道“朕听着只有几个乐器,实在太单调了一些,不够热闹了。”

传教士上回才凑了四个人,这次乐团凑了八个,他依旧觉得太少了一点。

而且康熙还有一个想法“除了西洋乐器,朕想着加上咱们这边的乐器,一起配合,声音就更有意思了。”

顾凝宸脑补了加入二胡、唢呐和锣鼓,估计传教士想得差不多,脸色都白了。

开玩笑,加入这些进去跟西洋乐器配合,能配合出什么来啊,完全被压下去了,声音都要听不见了好吗

传教士眼里满是绝望,还有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

顾凝宸有点同情传教士,不过想想以后交响乐团里面也融入了很多不同的乐器,在一起的声音却很和谐。

应该还是能做到,就是过程比较艰难,不过她很看好这几个传教士

等传教士领着新组的乐团,惨白着脸退下,康熙转头问顾凝宸道“难道朕的要求太过分,不能实现吗你看刚才那传教士的脸色,白得跟纸一样了。”

他琢磨着是不是太为难人,要不要自己谱个曲子,融合一番试试。

顾凝宸听出康熙的想法,就笑着说道“皇上之前劝我的时候说过,要什么事都亲自做只怕要累坏自己的。几个传教士的音乐造诣相当不错,想必能够做到,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传教士不是最喜欢送消息回国了,让他们忙起来,不就没那么多心思打小报告啦

康熙一看就猜出顾凝宸的意思,点头赞同道“爱妃说得对,就这么办”

谱曲子的事,就让传教士们头疼去吧

两人笑眯眯互相看了一眼,这个只有传教士受伤的世界就达成了

这边传教士痛不欲生加入本土乐器,重新编写乐曲,他们还不能拒绝。

毕竟康熙把差事交给传教士几个人,就是要重用他们啊

那边康熙就收到好消息,迫

不及待来跟顾凝宸分享了“盐井那边很顺利,咱们一起设计的那个挖盐机器很好用,不费太多人力。另外你提的用火井来煮盐也省事,卤水那边也配制出来了。”

可以说很快盐井就能出不少盐来,不必担心云贵那边的盐价会暴涨,实在是个极好的消息了

至于李光地那边,进度也相当喜人。

康熙笑着道“李光地派人送信来了,盐池已经挖好,反复试过卤水的配比。如今第一批最好的海盐已经在送往京城的路上,咱们很快就能看见了。”

李光地是个实在人,也不自夸自擂,直接把再三试过的海盐,觉得最好的送回来给康熙亲眼过目。

是好还是不好,康熙自然有定夺,都不必李光地自己夸自己了。

出发之前,康熙给李光地配备了五千士兵,护送海盐回来的就是一小队的侍卫。

他们快马加鞭赶回来,简单洗漱后就进宫面圣。

海盐装在一个好几层的锦盒里面,还用吸水的布料包着。

一来担心路上热,盐会融化。

二是盐遇到潮湿天气,吸水后也容易融化,所以用吸水的包料包着,又好几层锦盒隔开。

李德全接过侍卫手里的锦盒放在桌上,仔细检查过后才小心打开,里面露出泛黄的粗盐。

康熙看得心情极为不错,又问了侍卫几句,得知这样的海盐,如果天气好的时候,最短五天就能晒好。

如果遇上不好的天气,晴天不多,可能需要七天到十天的功夫才行。

这样也比以往煮盐要快得多了,而且完全不需要烧柴,不必太多人力。

只要涨潮的时候有人拉开闸门,把海水放进去,再有人放卤水,一层层打开不同池子的闸门就可以了。

这样的池子可以建造很多,同时能够一次得到非常多的海盐,产量相当可观。

侍卫们都晒黑了许多,李光地估计也是黝黑黝黑的,康熙挥挥手,让李德全领着这些侍卫下去领赏,然后暂时好好休息。

康熙看着桌上留下的粗盐,微微皱起眉,毕竟粗盐的颜色泛黄,带着泥土的颜色,闻着也有一点味道。

见状,顾凝宸在旁边就道“皇上,这海盐粗糙了一些,怕是里头有些杂质还没完全除去,要是能提纯,想来就能得到跟御糖一样颜色的盐了。”

过滤粗盐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先加热,让粗盐变成盐水,再用纱布来过滤。

过滤的是不溶于水的杂质,得到比较干净的盐水,再用蒸发的方式提纯。

得到的盐水就是彻底去除杂质的了,再晒干后变成盐巴,就是白花花的,跟雪花一样漂亮。

英华殿的实验室里就可以试着做,康熙带着顾凝宸,拿上了这些粗盐,亲自做了这个过滤的实验。

顾凝宸就看着他小心翼翼把烧杯放在底下,隔着纱布来过滤。

一层纱布过滤后还不够,需要第二层,彻底把不可溶解的泥沙都附着去才行。

之后用酒精灯来烧盐水,蒸发水分后慢慢变成盐的颗粒。

比起后世的精盐,这个过滤并不算特别完整,里面还可能有一点残留。

不过对如今来说,这个程度已经相当足够,尤其盐的颜色已经很接近雪白。

放在玻璃杯子里面,跟御糖摆在一起,不尝一下闻一下都很难分辨出来。

康熙看着这才满意了,又让拖尔弼在工坊

里多建造一个专门提纯海盐的。

他不打算让李光地在福建那边就地提纯,海盐直接送过来后再提纯成白盐。

毕竟福建太远,保密功夫不如京城来得好。

再就是经过提纯后的盐价格更贵,一般百姓根本吃不起,主要消费人群都集中在京城,另外就是江南了。

康熙也打算送一部分去拍卖会,这样的盐又能拍卖出新的高价来。

想必西洋人见了,肯定舍得砸钱买下。

他就笑着问道“朕要是把御糖和这白盐放在一起卖,也不知道西洋人会不会都买了。”

顾凝宸一听,这就是捆绑销售啊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