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25.宁缺毋滥和精益求精(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朱琛菥朱应堦叩见小王爷”

看着面前的朱琛菥、朱应堦,朱由崧赶快把两人都扶了起来“都是太祖的子孙,不必跪了,我们以兄弟、叔侄相称就行了。”

伊王系的谱系是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所以朱琛菥应该是朱由崧的堂弟、朱应堦是朱由崧的堂侄,当然,因为彼此的血脉关系已经很淡了,所以,所谓兄弟和叔侄更像是一句套话。

不过,朱琛菥、朱应堦也就十岁,只比朱由崧大了一岁而已,家庭出身也不好,没什么见识,并不知道朱由崧其实是在说客气话,所以一脸乖巧的应道“见过兄长叔父”

自食其果的朱由崧只好假笑的问道“你们两个在艺塾还过的好吗”

朱琛菥应道“回兄长的话,老师虽然严厉,但同学还很友善”

朱应堦说了句实话“吃的没在王府好”

没错,王府是三餐必有一顿有荤腥,而艺塾这边只是管饱,而所谓的荤腥多用豆制品所替代了,在节约了开支的同时,自然是比不得王府的。

而且,除了荤腥不足外,纸张的供应也不如王府,不但数量减少了,而且纸的质量变差了,更多的时候,学生们要用毛笔沾水在课桌上书写,而不是沾墨后直接写在纸上。

好在,除了这两项以外,其他的福利削减的不多,再加上十岁儿童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在物品供应方面,所以朱应堦目前只抱怨吃的变差了。

朱由崧鼓励道“把书读好了,等分班时进了内舎就会有好吃的了”

管墨艺塾头三年是不分舍的,三年之后,分内外两舍,内舎读八股,外舍学工商技术,但名义上,内舎会跟外舍分离,然后以洛北书院的名义存在。

朱应堦被糊弄过去了,朱由崧便让他和朱琛菥一起退下,但此时就听朱琛菥问道“兄长,听我爹娘说,朝廷不让我等朱氏子弟为官,也不能经商和作为工匠,如此一来,不知我等读书还有什么用”

朱由崧深深的看了朱琛菥一眼,然后现在回答道“李太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尽管有些小阻碍,但读书肯定要比不读书的好。”

朱由崧是准备让朱琛菥、朱应堦与万世、钱禄一样,日后为毬报工作,或主笔,或编辑,但现在却不用跟他们俩说明白,正所谓天不救人人自救,只有两人真正读出点效果了,朱由崧才会安排他们,否则,一切休谈,只当自己做了善事。

朱琛菥反复把朱由崧的话咀嚼了几遍,这才与朱应堦一起退了下去,等两人离开后,朱由崧问艺塾山长邵存英道“生徒们的情况如何”

邵存英答道“很好,又不太好”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