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八章 源头针对性控制(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欧丹回到了金城。

她向凌南汇报了谈判情况。

凌南说:“依现在的情况看,这款产品他们会志在必得,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他们购买,我们就从一两种主要的原料药上布局;如果合作则力争促其扩大规模,逐步逼着他们停产其他产品。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

听了凌南的意见,欧丹有些惊讶,老板这是真狠啊。

无论走哪一步,对方恐怕都要倾其所有,还要得到银行借贷才能完全解决好这项专利生产的问题。

看来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市场就是战场,做生意就是战斗,鹿死谁手就看谁能棋高一着。

老板,你是高手!

……

天虹公司的讨论还在进行。

苏明说:“看来大家不太同意购买,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合作,对方要求占30%的股份,看似可以接受,但是对方要求负责营销,这不是等于把我们定位在一个来料加工,被动听人指挥的位置了吗?卖出多少,生产多少人家说了算,若是他们再委托在外加工,我们算什么?这个合作肯定不行。”

赵辉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行的,你说他们控制,首先他们得需要赚回2000万吧?这两千万不过是占总利润的30%,我们占70%,还是我们赚,何乐而不为?”

赵辉还强调说,时下许多企业都是搞来料加工生意的,活的也很滋润。在天虹资金有困难的前提下,做这种类似来料加工的活儿也未尝不可。

苏明寻思了一下,晃晃头道:“这个恐怕不会那么简单,要真正赚钱钱还是要自己掌控。”

苏明显然是不甘心被人控制,那样就缺少了自主权,他不想做被人控制的生意,那会很憋屈。

张莹说:“既然这样,那就贷款吧,一次性购买。”

最后,大家见争不过苏明,也就一致表态同意购买专利技术。

意见提交到了董事会,苏烈、韩树通、张黎、苏明、张莹、黄晓然、赵辉及六名股东参会。

没想到以苏烈为首的老一派不同意。

尽管苏明说明了公司转型的重要性以及产品市场的前景,但老家伙们觉得购买专利以及将要购买生产线等投入太大将使公司不堪重负。

所以,他们都很保守。

但是年青一代坚持转型,如果董事会不同意那么一是三个退居幕后的转让30%股份。二是,让他们集体辞职。

最后不得不内部调解,达成妥协。批准年轻班子建议。

但是,老股东们警告年轻高层,公司若因此出现问题,他们要负全责,老股东们保留对他们追究法律责任权力,并在调解协议上写明白。

其实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掩耳盗铃的幼稚行为。

同样是公司的内部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即便是年轻高层决策失败,最后导致公司破产,老股东也同样跟着吃锅烙。

谁看谁笑话呢?

而作为老股东态度不坚决,该否定的不否定,还被要挟妥协,本身就是把自己绑在了年轻人的战车上。

至于其他做法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包括什么“法律追究权力”追究谁?本身追究的就是公司或者说追究的是自己失责。

半个月后,天虹公司以固定资产作抵押顺利贷款了2000万。

欧丹代表威亚投资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

凌南棋高一着,40万购买的技术专利转手赚到了1960万。

俗话说:货卖用家。

对于不需要的人或厂家,再好的东西都不值一文钱,倒贴人家都不会要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