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9章 第 59 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开场之后,双方都踢得十分谨慎。

比赛踢了五分钟,球就在中场来回的打转。德国队主打传控,把球牢牢地黏在自己脚下才有安全感。

意大利主打防守反击,球员们只管站好自己的位置,负责自己的区域,盯好自己该盯的人,德国队喜欢传控,就让他们在中后场慢慢传。

反正比赛刚开始,有大把的时间,大家都不着急。不冒进就不会出错,不会出错就不会丢球,不丢球就有机会。

这是最后的决赛,胜负决定了冠军的归属,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谁都输不起。

正因为输不起,胜负变成了一种负累,在特定的时间内,限定了双方教练的思维,以及球员在场上的发挥。

尤其是勒夫,他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越是重要的比赛越是不敢尝试改变,也很少会有放手一搏的决心,再三权衡,还是要回到他的舒适区。

这也就为什么,人们时常感慨,大赛无名局。

和勒夫比起来,另一边的孔蒂就要激情许多,动作夸张,情绪激动,脾气火爆,一直在不停地指挥他的球员。

缺少了皮尔洛这位总是睡眼惺忪的富家大少爷,意大利整支队伍在场上的气质都变了。

在孔蒂的调aa教下,男模都变成了劳模,指哪儿打哪儿,让他们往东绝不敢往西,战术执行非常到位。

踢了这几分钟的比赛,菲恩就深刻的感受到,勒夫时常挂在嘴边的“纪律严明”,在对手身上倒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怪不得昨天罗伊斯总跟他说,这支意大利看起来很像以前的德国队,指的大概就是这种上下一心,纪律严明的状态。

比赛第10分钟,场上比赛依旧乏善可陈。

看台上两国球迷在过了开场那股兴奋劲儿之后,都安静了不少。强有力的鼓点时不时敲两下,球迷们跟着喊两声,仅此而已。

比赛缺乏激情和看点,球迷的情绪也无法调动起来。

双方在中场寸土不让,意大利人的防守密不透风,德国队无论怎么尝试,都很难把球传到对方前场,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后场倒脚,寻找机会。

但深谙防守要义的意大利人,怎么可能轻易给他们机会

比赛第12分钟,菲恩好不容易在禁区前沿有一次触球机会,只是他刚背身拿球,后面的博努奇就贴了上来,死死地抵着他,与此同时,德西利奥和弗洛伦齐两个人立时就一左一右靠了上来。

菲恩反应也非常快,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有转身的机会,搞不好下一刻就要丢球,于是,果断选择了回传给施魏因施泰格,退回去重新组织进攻。

但意大利这个链式防守真就入铜墙铁壁一般,德国队非常难以渗透。

这就不得不提到意大利引以为傲的链式防守。

顾名思义,链式防守就是一种重视防守的足球战术体系。这种战术体系拥有一条高效而有组织的后防线。

链式防守并不起源于意大利,而是一位奥地利教练在瑞士国家队推行的清道夫防守体系。直到上世纪90年代,链式防守在ac米兰发扬光大。

防守思想的要义在于让对手锋线球员无法正面突破单个防守球员,在队员与队员在他们之间的空当联动起来。

如果每一个球员是一个独立的点,那么这个空当就是一条将他们连接起来的线,当某一点受到压力的时候,线就会自然向压力来源的地方收拢。

但如果只有一条防守链,就很容易被对手强有力的锋线球员冲断。

于是,意大利对此进行了改进,他们

一般在前卫线就筑起一条链,再加上后卫线上的链,形成两条链,这样就有了纵深的保护。摘自百度百科

不过,传统的意大利链式防守一般是前卫线三个人,后卫线四个人,互相补充两条线的空当。

刚才菲恩在意大利禁区前沿拿球,就是德西利奥和弗洛伦齐两个人上前包夹,让博努奇看准时机出脚断球。

不过,菲恩在比赛之前对于决赛对手做过大量研究,上场之后对他们的动向非常警觉,提前将球回传给施魏因施泰格,才避免了丢球,而导致对方发起快速反击。

但孔蒂治理下的这支意大利,和意大利传统的链式防守还不太一样。

孔蒂打的是三后卫,也就是将尤文图斯俱乐部的bbc防线巴尔扎利、博努奇和基耶利尼直接搬到了意大利国家队。基础阵型是352,在这个阵型的基础上进行变阵。

这个三后卫阵型,在防守的时候,佛罗伦齐和德西利奥这两个边翼卫,需要退回到三名后卫身边,然后,佩莱和埃德尔这两个前锋,至少有一个人要回到中场参与防守。

于是,阵型就变成了541或者532。

同样也是两条链,分别是5人和4人或者5人和3人。

传统的链式防守两条链加起来也只有7个人,孔蒂这个352阵型,两条链加起来投入了89人,区域防守取代盯人防守,用平行站位最大程度限制空间。

不过,孔蒂这个战术思想也有个问题,光是防守他就投入了89个人,进攻只剩下了23个人,很难在对方门前形成威胁。

于是,这个缺陷就需要球员积极跑动来配合,所有,本届欧洲杯可以看到,意大利球员为了保持他们的整体阵型,往往需要付出更多体能。

“意大利的快速反击,危险”鲁伊特的一声惊呼,让沉闷的比赛忽然有了点激情,德国球迷的精神一下子支棱起来,“噌”的一下坐直了,盯着电视。

比赛第14分钟,穆勒在中场拿球,同样机敏的察觉到了四周潜伏的危机,在周围的意大利防守球员包夹过来之前,快速出球,给到左路,找德拉克斯勒。

然而,德拉克斯勒的处境也不好,他刚一拿球,就被帕罗洛和巴尔扎利两个人一前一后围堵。

小德拿球之后还想再挣扎一下,自己一边护着球往边线退,一边等着队友过来接应。

菲恩从他斜前方跑过去,但是心里也已经有数,这个球德拉克斯勒传出来的机会不大。

果不其然,就在德拉克斯勒斯图拉罗上去就是一脚,赶紧利落的把球断了。

断球之后,斯图拉罗也不犹豫,一脚长传,直接给到前场。

意大利抓住机会发起快速反击。球在贾凯里尼脚下过度了一下,交到埃德尔脚下。

埃德尔带着球就往禁区里冲,施魏因施泰格和克罗斯在后面狂追,博阿滕和胡梅尔斯一个盯防佩莱,一个上前封堵埃德尔。

身为一名有着多次大赛经验的老将,埃德尔反应也很快,他知道再拖下去,德国队的队员就要防守到位了,兵贵神速,他必须马上出球,至少要赶在博阿滕封堵路线之前。

博阿滕立刻就识破了他的意图,就在他出脚的一瞬间,冲过去卡在了他和佩莱的传球路线上,一脚将球解围。

“漂亮”鲁伊特激动大喊,“博阿滕在禁区内立功了”

“这个判断和路线的封堵,非常精准”

上一场比赛,博阿滕送出点球,赛后总结会议上,被勒夫狠狠地批了一顿。这几天一直在自我反思,憋着一股劲儿,要在决赛赛场上好好表现一番。

上场之前

,他就表现得目光坚毅,信心十足,在更衣室里不停地鼓励队友,让队友们在前场勇敢去冲,后场就交给他们几个。

比赛第17分钟,罗伊斯拿球,他看了一眼周围,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出球,而是选择自己往前带,立时就吸引了周围两名意大利防守队员向他靠过来,再加上前面的巴尔扎利,又是三个人对他进行围堵。

罗伊斯又抬头看了一眼,菲恩已经跑到了禁区另一边,正在抬手向他要球。

意大利队员马上赶到,千钧一发之际,罗伊斯卡着时间把球传出去。

皮球在空中穿越半个球场,飞向另一边,菲恩看着球的落点,准备接球,眼角余光扫到另一边,德西利奥朝他冲过来,前面还有个基耶利尼。

菲恩当即转了个身,拿自己的身体扛住德西利奥,但德西利奥冲过来的速度很快,他本来就是要抢在菲恩之前断球,哪知道菲恩不闪不必,硬是拦在了他的身前。

前有不过一两秒的时间,菲恩刚用头卸球,后背就承受了一次猛烈地冲撞德西利奥撞在了他的身上。

这一下冲击力太大,德西利奥自己立时倒在了地上。菲恩也没站稳,往前趔趄了两步,快要失去重心。

可就在这时候,球已经落地,从他面前弹了开去,即将脱离他的控制。

他的正前方,基耶利尼朝他跑过来,直接伸脚冲着球去。

菲恩抬头,看到穆勒也已经赶到禁区,他抢在摔倒之前,支撑腿猛地蹬地,随即长腿一扫,硬是抢在基耶利尼之前,把球朝穆勒的方向捅了一脚。

这一下让他彻底失去平衡,也摔倒在草地上。

基耶利尼一愣,完全没想到,这种情况下他还有战斗力,这时候再要冲上去断穆勒的球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哦折返往回跑,试图封堵穆勒的射门。

射门的机会稍纵即逝,穆勒在停球调整和不停球直接打门之间,果断选择了后者,匆忙之下,这球角度和力度都没打出来,最后被小将布冯没收。

“哎呀”鲁伊特急得直拍大腿,“可惜了,穆勒最后一脚射门,太仓促了,质量不高。”

这个球实在精彩至极,尤其是莱因哈特与德西利奥、基耶利尼两个人的较量。

“谁能想到,他都快摔倒了,还能竟然还能把球传出来。”

“小伙子拼劲儿十足,每一个球都在尽全力拼抢。”

穆勒对自己刚才那一觉射门也不太满意,他摇了摇头,走向菲恩,伸手把他拽起来。又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生怕他受伤似的“没事吧。”

他成天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全队就数他最快乐。难得正经一下,一来,决赛赛场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二来,也是真的担心菲恩受伤。

菲恩摆了摆手“没事。”

看他起来跑了两步,确实也没什么问题,穆勒这才放下心来。

菲恩一边往回跑,一边在心里琢磨比赛的事情。

意大利这防守,看视频的时候,因为是上帝视角,注意力都在意大利球员的站位和整体配合上,他们的防守确实滴水不流。

现在在场上身临其金的体验了二十分钟,才深刻体会到作为他们对手那种煎熬。

比赛第22分钟,意大利再次发起反击,巴尔扎利一脚长传,给到前场。贾凯里尼拿球之后直接起脚往禁区内传。埃德尔和佩莱已经突入禁区,随时接应。

“博阿滕”鲁伊特激动高呼,“博阿滕又是博阿滕,禁区内的头球解围,化解掉这次危机。”

“虽然上一场比赛犯了错,但博阿滕今天的表现非常好。”

“上半场两次在禁区内立功”

“德国队再次控球。”

博阿滕的解围飞向中圈,穆勒拿球传给右路助攻上来的基米希,基米希自己带球推进。

意大利防守非常迅速,丢球的瞬间,两名边翼卫迅速回防,基米希身旁立刻就有人上前拦截,将他卡在边路位置,不给他内线传球的机会。

基米希只能回传再交给施魏因施泰格,队长大范围转移左路,传给克罗斯,从另一边重新组织。

他们这个防守,再激情流畅的进攻,也能在一次一次的徒劳而反中消磨殆尽。

比赛第26分钟,罗伊斯自己拿球之后变向,自己尝试正面突破,瞬间身边围上来两个人,基耶利尼也从正面准备上抢。

罗伊斯,往旁边一看,菲恩周围有博努奇和贾凯里尼,穆勒旁边有帕罗洛,另一边,德拉克斯勒身前还有巴尔扎利,他找不出一个出球点,只能把球回传给施魏因施泰格。

德国队的进攻陷入了僵局,就跟开场的时候一样,他们很难将球传到禁区内,这种链式防守既有横向的牵扯,又有纵身,正面突破几乎不可能,出球的每个点也被对方盯死。

比赛第31分钟,埃德尔禁区门,打在了博阿滕腿上,飞出底线,意大利获得一个角球。

意大利把德国队防得死死地,自己抓紧回打反击倒是一套一套的,比赛到现在,射门次数比德国队还多。

菲恩退回到禁区内,紧贴在佩莱身后。

佩莱也是一名身高接近195厘米的大中锋,争抢高空球,头球都是他的强项。

意大利角球开出,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直奔佩莱所在的后点。菲恩贴着他,干扰他的起跳,与此同时,胡梅尔斯抢在他之前,将球解围。

比赛第34分钟,德国队发起进攻,施魏因施泰格传向前场,罗伊斯拿球之后,横向给到穆勒,菲恩就在禁区线上,左右观察着意大利防守队员,好几个人正在往他们这边赶。

菲恩赶紧向穆勒示意,让他快传球。穆勒会意,立刻将球送到他的脚下。

菲恩身后是博努奇,他背身拿球,博努奇紧贴着他,不给他转身的机会,拖着时间,等队友过来一起围墙。

罗伊斯、穆勒、达拉克斯勒也在不断通过跑位拉扯意大利的防线,一边观察菲恩的下一步动向,替他着急。

菲恩现在这个状况,要么回传继续组织,要么想办法自己突破。

比赛踢到现在,他们好几次进攻都因为没有向前的出球点,或是无法射门,不得不回传。

比赛继续这么踢下去,德国队永远找不出突破口,不管勒夫的想法是什么,在场上踢球的是队员,他们必须做出改变。

这时候,菲恩重心往右偏移,身体也微微向右侧转动。

这个动作让博努奇以为他要向右转身射门,于是也跟着移动到了他的右侧。

就在这个时候,菲恩脚下一顺,身体依着博努奇从左边转了半圈,侧身就是一脚打门。

“莱因哈特,射门”鲁伊特声音陡然拔高,“啊布冯这个球被布冯扑出来了。”

“非常有威胁的射门,莱因哈特重心移动骗过了博努奇。”

“博努奇经验非常丰富,右侧的射门空间比左侧大得多。莱因哈特第一下重心移动,他以为对方会选择转身打门。”

“但莱因哈特选择了角度更小的左侧,很有想法,转身把球顺过来这一下也非常流畅,只可惜没有骗过布冯。”

随意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菲恩自己却还是有点不满意。倒也不是因为这个球,而是到目前为

止的这半个多小时的比赛。

意大利这条后防线加上布冯,少说得有134岁,就这个年纪,平均年龄都快34了。

他们在场上被意大利这条夕阳红后防线频频教做人,也是服气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