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章 第24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大多数人都从汉文帝和汉章帝入手起论,而此篇上来却先表面态度皇上,我们先不要看汉文帝和汉章帝,要看当时的政治成就,也要看先前的政治遗产,这些皇帝之所以运用这些方式治国,未必是他们性格如此,而是有可能是接手时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做。

首先,汉文帝前是汉惠帝和前少帝、后少帝两位不为史书所认的君主,这是吕氏临朝的时代,司马迁干脆没写惠帝本纪,直接写了吕后本纪,可见汉文帝承接的其实是吕氏时代。吕后时代在史记和汉书里的评价都跟高,认为是“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再加之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于是“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那么当汉文帝继位后,周勃陈平夏侯婴等大臣诛杀了有异心的吕氏一族,这是上层的动荡,然而民众仍然井然有序生产生活,管子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汉文帝又何必采用激进手段巩固统治呢他只需要沿用前任受欢迎且有效果的政策,甚至在此基础上更加轻徭薄赋废除重典,自然德化兴盛。

其次,再看汉章帝的爹汉明帝,他老人家在位期间也是以吏治清明海内安定著称的,他注重儒学教育,主抓社会风气,户口滋殖,所以汉章帝继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相对儒道交相辉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宽厚的风气是一种必然选择,因为社会已经接受过道德的训教,顺应无需太多变化,也是成本最低的治国方略。也正是因为汉章帝选择了顺应,才有了后面的明章之治。

所以,我的观点是,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是汉文帝和汉章帝的优点,而不是所谓“专用德化”和“事从宽厚”。这也是此两朝达到皇上艳羡水平的原因。

皇上问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我劝皇上先别想“像”而去想“不像”,他们因时制宜只需要顺应,但并不是每朝每代都能以这种方式来决定政策导向。汉宣帝就是中兴之主,他前面的战乱不可不谓生灵涂炭,他怎么延续前面的策略呢延续谁王莽这不可能,所以他的选择就是开创自己的时代。“兴亡在知人,成败在立政”能够选择顺应,是一种条件,但如果不能顺应,便要有所开创。皇上忧心的问题其实不该是如何承续,而是如何开创新局面新时代。

后面又列有目前国家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面对的态度和手段,其间旁征博引,纵列穿梭于史料之间,可见此人博览群书且博闻强识。最重要的是,能将这些知识化用入文,丝丝入扣编张若星列,完全没有夸张和惊哗的虚言,字字都说到此人希望论述的观点之上。而除去新锐的视角,文章用词也是古雅质素,颇具唐文风采。不铺张乱陈,也不夹携冗杂,简练刚健,又有迂和缓急引人入胜,当真是好文好思好策好对

皇上将此卷交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敏尧,得才之喜溢于言表“沈卿也观此文”

沈敏尧方才听读时,便觉惊艳,此时再看,便明白为何皇帝如此愉观,他心知除非天上文曲星真的下凡答后面几十张卷,否则后续再有超过此子之人怕是不能。他将卷子递给下首几位阅卷官同看,自己则躬身向皇帝作答“好文章当配紫金鞍。”

皇上颔首微笑。

果真直到读完所有文章,虽有一两个也是非常优秀的卷子,但始终不及此文此论。

皇上几乎不用犹豫便择好一甲,而余臣商议之后,也呈列其余士子名次,报以天子一观。

最终,礼部官员到偏殿传所有人回到正殿时,已又过了两个时辰,这期间宫中虽有赐食,但大家都味同嚼蜡,没有怎么吃得下去。

他们重新按照之前的位次站好入列,步入集英殿正殿,此时座位皆已撤去,皇帝御座下以西站着弘文馆大学士白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敏尧大人已站至御前正下,阶前七名禁军御前金卫纵列,这个站位便是即将御案阅甲和唱名的次序。

百名士子几乎连呼吸都已是凝滞了。

“进,一甲三名策论。”

礼官高声唱毕,沈敏尧自从礼部尚书何敬辉处双手接过排列有三张试卷的托盘,恭敬奉于皇帝面前的御案之上,这是对照誊录卷子排号后找出的原答卷,姓名皆已缝封严实,圣上自白琮处取金印,三张依次加以天子印信,沈敏尧拿起最上一张,以金挑划开封线,露出姓名。

他愣住了。

但他没有时间犹豫,立即依照惯例,将姓名展示给圣上。

皇上也微微一滞,他静静看着籍贯,若有所思只是一瞬间,继而抬头,略略扬高声调“第一甲第一名,朔州,卓思衡。”

这个声音对于偌大集英殿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大,但却十分清晰,甚至不知为何,很多人都觉得,皇上的声音有种轻快的意味在里面。

皇上的这句话卓思衡是听清了的,自己的名字由天子口中说出,他先是恍惚,而后是比喜悦更强烈的感受,好像一切的努力最终都得来了回报,他的全部付出都没有辜负,这是比欣喜若狂更令人着迷的感受。

“第一甲第一名,朔州,卓思衡。”沈敏尧接着皇上唱声。

“第一甲第一名,朔州,卓思衡。”白琮继之。

“第一甲第一名,朔州,卓思衡。”何敬辉又之。

此时

声音已至阶下,由御前禁军七人依次再唱“第一甲第一名,朔州,卓思衡。”

武将声如洪钟,七声唱名回荡集英殿内。

卓思衡此时方款款出列,一步一步走至队伍最前。

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很清醒,那种沸腾过后的平静,让他无比期待下一道流程。

这是他渴望状元及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七名禁军身前,礼官引导他站下,禁军朝他行礼问道“恭喜廷魁,奉旨来问,籍贯哪处,父祖姓名”皇上还未赐第,因此依照规矩,还不能称第一名为状元,以廷魁代称。

卓思衡还礼,用很平静且清晰地声音答道“朔州宁朔郡人,祖父卓文骏,父卓衍。”

禁军于是扬声“第一甲第一名,卓思衡,朔州宁朔郡人,祖父卓文骏,父卓衍。”

剩余六位禁军皆是如此传唱。

此时集英殿之上,众多官员都愣在当场,静静看着阶下站立垂首身姿卓然的新科状元,每个人都知道他祖父与父亲的名字,知道这两个名字消失的原因,包括皇上,他也是静静看着卓思衡,一时目光竟有恍惚之意。

何敬辉、白琮唱毕,再回到沈敏尧,他虽震惊,但亦是唱完最后一声。

皇上说道“上阶回话。”

卓思衡步上御阶,第一甲第一名领赐可躬身不跪,他只是站着,在他右前侧是当朝宰相,左前侧是当朝弘文馆大学士,正对着的,便是天子。

“籍贯何处”天子问。

“朔州宁朔郡人。”

“父祖姓名”天子再问。

“祖父卓文骏,父卓衍。”

卓思衡不知道人死之后是否能知道此间之事,但他此时无比希望拥有真正的阴阳之通,这样就能听到此时他将自己和家人的名字重新带回金銮圣前。

圣上看着他,取御笔于他的答卷上姓名前朱批

第一甲第一名,赐状元及第。

而后他的笔尖悬停于半空,停顿片刻,复又落下书了什么。

沈敏尧是看得到的,但他看了后心情十分复杂,还是按照惯例伸手去接,却被皇上温言制止“让他自己领恩吧,这也是替他祖父和父亲自朕手中来接的。”

这是自历朝以来状元从未有过的殊荣,卓思衡有点慌,父亲没有告诉过他还要自己接皇上的赐第卷,只在沈大人低声传唤下,他没时间多想,再向前一个台阶,皇上双手将他的答卷递来,却忽然开口道“你祖父和父亲是德臣能吏,朕希望你能继承他们的品行,三代立于庙堂。”

卓思衡微微怔住,声音不知不觉间已是轻轻颤抖“臣必行圣上恩谕。”

皇上点点头,令他起身抬头,这是卓思衡第一次见到皇上,眼前的天子比寻常三十岁出头还要再年轻一些,胡子也并不浓密,看起来很是和煦,笑容也有种温厚的感觉,不像是会问出那样尖锐试题的人。

卓思衡没有再看的机会,他谢恩后又回到阶下,此时皇上赐第口谕传晓沈敏尧“朔州卓思衡,赐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一声声传唱再度响彻,而卓思衡的目光微微向下,看清了皇上在他时策卷上写得朱笔御批

第一甲第一名,赐状元及第。

以及,还有四个字

满门贤烈。,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