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浪漫悲剧(万万没想到,高潮之后居然)(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冷峻跟路易奈非斯交流的很愉快, 王奇却傻眼了。

在他想来,冷峻的法语还停留在中学时代,应该早就忘光了。

结果冷峻只凭一点初中时期的法语, 就能跟法蓝西人口语交流,对话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观察了一会儿, 王奇发现了, 冷峻拿的那本词典里, 有一份纸质的稿子,在剧场昏暗的灯光下, 他悄悄掏出一枚飞行员专用夜光手电筒,时不时看一眼,又磕磕绊绊的, 但也把梁祝的故事梗概给路易导演讲了一遍。

那份稿子王奇认识, 是梅霜让安娜为了后面的报道而写的。

所以冷峻是从梅霜那儿要的稿子吧。

要来之后照着辞典背了一遍,然后专门来会路易奈非斯呢

王奇一声冷笑, 心说, 冷峻昨天说他是跪着搞外交, 还说他是带路党, 把他一个好好的外交官, 形容成了个大汉奸。

他今天专门来, 就是准备给他显摆一下所谓的站着外交吧。

得,王奇且看着, 用背稿子的方式,冷峻能搞出个多优秀的,站着外交来。

他估计冷峻也就三板斧, 只能背背稿子上的单词。

也确实如此,冷峻跟路易奈非斯的交流, 全凭一本词典加一份稿子。

第一幕,描述两个年青人爱情故事的共读也随之结束了。

一二幕之间是没有休息时间的,眼看演员谢幕,路易大幕闭合,路易奈非斯基于自己对东方芭蕾的判断,说“下一场是男女主角之间吐露心声,表达爱慕,让我猜猜,它应当展现一种红色的美学风格,对吗”

语言是这样,背单词是一方面,讲和听,口语是另一方面。

冷峻又有十年没有过法语的语言环境了,对方语速又很快,说的又都不是常用词,所以这句话他听的似懂非懂。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但王奇扭脖子看另一边了,没理会他。

于是他只能模棱两可的点头,答“是的。”

听不懂就听不懂吧,先把对方的话接下去,不然就有失礼貌了。

听到冷峻肯定的回答,路易奈非斯笑了。

基于第一幕的场景布置,他已经猜到四幕剧所有的色调美学了。

虽然不得不承认陈思雨确实有编导能力,但他并不认为她比自己更优秀。

果然,随着大幕拉开,场景是红色,从幕布到布景,灯光全换成了红色。

青绿衣的舞者在一片红中翩翩起舞,飘逸,灵动,挥洒自然。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一段不但主演跳的好,就连两旁的伴舞都因其独特的脚法而格外出彩。

总结下来,这一幕欢快之极,愉悦之极,是一场慰劳眼球的盛宴。

经典的十八相送,从蝴蝶双飞到鸳鸯戏水,再到长亭相望,直至最后梁山伯了悟英台的心思,芭蕾,是最适合表达这部爱情剧的舞蹈。

这叫路易奈非斯非常期待接下来的两幕。

且不说路易奈非斯看的如痴如醉,前排的首长和记者们也沉浸其中。

25分钟的舞蹈时间,没有人在中途起

身上过厕所,或者交谈过。

它一气呵成,让观众沉浸其中,忘我,直到谢幕。

不像皇家歌剧院,二三幕之间演员会照例休息15分钟。

华国演员没那种习惯,中途是不休息的,所以第三幕很快就开场了。

路易 奈非斯想过,它将会以金色为主题,就好比春夏秋冬,陈思雨用四种颜色表达了一对恋人的感情的四个阶段,这是舞台编导们惯用的手法。

但当大幕开启时,其色调美学,就是路易奈非斯没想到的了。

通过冷峻,他知道这是个爱情悲剧,他猜想过,陈思雨肯定要从场景到服饰,再到灯光来渲染悲剧场景,他想到了凄凉,唯美,各种表现方式。

但万万没想到,陈思雨采用的,是通过色调来渲染压抑。

金色,多么高贵,唯美的色调,但是,色彩的搭配是错失那么一丁点儿,效果就会完全不同的。

这确实是以金色为主题的一幕歌舞场景,但是金色并没有让观众觉得愉悦,反而,服饰上繁琐复杂的民族式绣纹,以及跟前面两场完全不同的场景布置,让整个舞台的氛围变的无比压抑。

路易奈非斯并不了解华国文化,也不了解华国的历史。

但在此刻,他想了解梁祝所存在的背景,想知道是什么的时代,造就了一个只能扮男装去读书的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

而因为冷峻之前跟他交流的一直很流利,所以他就直接问了“先生,请问这是一个发生在什么样历史背景下的故事”

这句冷峻倒是听懂了,但是他的法语水平就那么高,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于是他转身向另一边,把这个问题转述给了王奇。

示意王奇,自己坐过去,他过来回答。

话说,这整场演出是有全程录像,以及记者拍照的,面向观众席的相机一开始拍的是前排的领导,冷峻他们坐在第三排,相机并没有捕捉到。

而冷峻是个军人,他的形象气质非常棒,路易奈非斯是个非常优雅的西方男人,他们一个西装革履,一个军装挺拔,又来自两个国家,而且一直在交流,这要拍下来,会是一副很有意义的画面。

所以在第三幕开场前,进行全场取景时,北城电视台的摄像机工作人员就把镜头对准了他们俩。

而这时让王奇过来,跟路易奈非斯坐到一起,并进行交流,那画面截取下来,在电视上播出,于王奇是有益的。

冷峻这样做,是为了能把话题很好的交流下去。

但王奇不这么想,他想的是,你冷峻不是想站着交流嘛,那所有的事情就该你自己搞定,凭什么让我帮你,有种你就站着外交完,我才不要帮你。

所以冷峻示意他过来,但王奇就不,目光扭向另一边,理都不理冷峻。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借着舞台上的光,他低头看了会儿稿子,说“它的故事背景就像十八世纪的法蓝西,造成梁祝悲剧的原因也像十八世纪的法蓝西,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是阶级造就了悲剧。”

路易奈非斯是个知名舞台剧导演,他比别人更懂故事背景的力量。

文艺作品以爱情为主题,但所想表达的涵义,却不仅仅是爱情那么简单。

就像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茶花女,

法蓝西那一部部仿如璀璨明珠一般伟大的作口品,它们真正要表达的也非爱情,而是历史背景。

文艺作品就是璀璨的夜明珠,用来为后人照亮历史的夜空。

在这一刻,路易奈非斯终于愿意把梁祝跟茶花女相提并论了。

他开始好奇这个东方古国的历史了。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不出所料的是白色,这也是路易奈非斯所预料到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它跟传统的法蓝西古曲主义浪漫舞台剧也有不一样之处。

舞台美学在西方,哪怕悲剧,它也会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它的色彩,布景,都是以美的方式来呈现的。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从美学角度来讲,它灰败,苍凉,不但不美,甚至让观者有种不适感。

女舞者穿一袭红裳,路易奈非斯理解为,那是嫁衣,那一抹嫁衣红的那么的刺眼,凄厉,而她的妆容,是艺伎式的,刺眼的白,衣服和妆容都不美,甚至可以说,舞台上没有一丁点的东西是美的,它让观众极为不适,甚至可以说,它刺痛了观众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相反,它非常好

舞者抛弃了行式上的美感,场景打破了常规,它彻底的把观众引入了一场悲剧之中,它在路易奈非斯看来,是一部比较完美的歌舞剧了

这时,路易奈非斯以为歌舞剧就要结束了,他已经准备好鼓掌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之后居然还有。

它还有个尾章,而这个故事的尾章,再次让他眼界大开

其实尾章化蝶才是梁祝的点晴之笔。

须臾间,两位舞者换回青绿衣,在一片惨白的场景中,又重新跳回了开场时那仿如蝴蝶一般的翩然舞姿,舞还是开头的舞,人还是开头的人,音乐,也还是开头的音乐,音乐是那么的缠绵欢快,但场景却又那么的凄凉。

它昭示着此刻在舞台上的一切美好,都只是一个梦。

而这个首尾相呼应的梦,在瞬间,将整个故事再次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

“aions”路易 奈非斯轻声感叹,笑了起来“上帝啊,怎会有如此浪漫到让人无法形容的故事。”

哪怕没有人讲解,外宾也全都看懂了。

不约而同,掌声如雷般迸发。

这是一出悲剧,一出让所有外宾感叹的,精彩纷呈的东方悲剧。

俗话说的好,喜剧是易逝的,只有悲剧才是永恒的。

茶花女是悲剧,梁祝也是。

而在这一刻,路易奈非斯不得不承认,梁祝是一部堪比茶花女的伟大作品,其精神内核,其浪漫程度,当比茶花女还要高。

也就不怪陈思雨说,她的故事能与他的比肩了。

路易奈非斯虽然不太愿意,但不得不认同,陈思雨不单单是个舞者。

她确实有极强的编导能力。

从剧情到舞美再到服化道,她展示给他的,是一篇精彩绝伦的作业。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