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 开学第一天(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姜沃单人独桌坐在讲堂最前头。

李淳风对待亲自挑中的弟子与旁人不同,于是姜沃喜提讲台下面紧挨他的特殊位置。

姜沃还记得上学的时候,班里一旦有调皮的男生犯了错,班主任就会说“xx,你搬着桌子坐到讲台下头,坐我眼皮底下来”

再世为人,姜沃居然也体会了一把坐在老师眼皮底下的感觉。

李淳风将一份通用教材拿给她。

姜沃大体一看,教材共有五本,四本都是李淳风著作,包括天文志历法志五行志,还有一本最厚的算经十部注释十部真不是虚数,就是整整十本诸如孙子算经周髀算经等先贤所著的数算经要。

姜沃只需看一眼书名,就想起了被数学课支配的恐惧。

比起这几本李淳风著作,更让姜沃惊讶的是剩下的一本书,竟然是一本墨经。

屋内共有十来个学生,李淳风示意他们将别的教材都收起来,先学墨经。

为什么要学墨子

姜沃此时对墨子的印象,只停留在历史书上短短一段的介绍,光记得“兼爱非攻”这种政治理论了。

直到翻开李淳风整理节选后的墨经,才真切的感受到,墨子还是个超前的科学家。

自汉来儒家独尊,法家为辅,各朝治国包括如今大唐都是外儒内法,墨家的政治学说已经没落。

但李淳风也并不是要教授他们什么政治观点,他只截取了墨子在算术、物理、宇宙等方面的知识,汇编成一本基础教材给学生们讲课。

比如墨子描述的基本几何概念“平,同高也。”“圆,一中同长也。”以及墨子阐述的力学原理“力,形之所以奋也。”1

姜沃是来自于墨子后的两千多年,见到这些熟悉的概念不由惊讶这简直是西方有古希腊诸数学物理学家,东方有墨子啊

原来在先秦时代,中华大地上就有了走的这样远的神人,伸手碰触到了世界规则原理。

她因为有九年义务教育打底,听这些数学物理的基础定义理解很快,但其余人就不是了。

姜沃哪怕不回头,也感觉到了屋里气氛越来越凝重,安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似的这样的课堂氛围,就代表大家基本都没听懂。

李淳风或许是一个好的学者,但并不是好的老师。

他在算术上造诣极高,他自己注释了数百年来所有存世的算经,甚至连周髀算经里原本的日高算法是错的他也能勘误矫正,妥妥当世第一数学家。

但这就好比霍金来讲初中数学,他自己明白,不代表能给学生讲明白

他觉得浅显至极的道理,在座学生们多听得如坠云雾。

李淳风慷慨激昂讲了小半个时辰“所以这就是幂势既同,积不容异,明白了吗”

屋内一片窒息般的宁静。

姜沃小幅度回头,见大家脸上写满了一样的懵懂,充满了未被数学物理知识污染的纯真。

在许多人耳朵里,李淳风刚才的话就是“沙沙沙听懂了吗”

李淳风不觉得,他觉得没人出声提问甚至还有人在下意识点头,就是大家都听懂了,于是抓起桌上一个大木球,愉快发问“现在谁来给我算一下这个球等同于多少水”

所有人刷的低下了头。

姜沃几乎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求求

别点我名,别点我名。”

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的氛围才有所松动。

有小宦官抬了大蒸笼来发点心一人两个拳头大的糖三角包,无需碗筷,直接用下头垫着的荷叶包起来,用手捧着吃即可。

姜沃也觉得有点饿了上数学课实在费脑子。

其余人更饿不但费脑子,还一直提心吊胆怕被点名提问还好这有一位李太史丞的亲传弟子,基本都提问她去了

姜沃咬了一口糖包,不免一皱眉。

这糖包做的一点也不好面没揉开,每口都能吃到面疙瘩,少了面食的香甜。里头的糖是蔗糖汁,熬得过了有些发苦。

可见这太史局的公厨水平,照宫正司差远了。

她秉承咬了就不浪费的心思,就着自带的一竹筒淡茶吃了一个糖包,剩下一个就放下了。

其余人包括李淳风在内,倒是都迅速干掉了两个大糖包。

毕竟过去的一个时辰也把李淳风累的够呛倒不是为了算数累的,而是为了教会学生绞尽脑汁累的,他觉得在座众人,脸上都是令他心累的愚蠢无知。

除了他新收的亲传弟子

李淳风欣慰看着已经放下点心,继续开始自己看书的姜沃难得有第一回上课,就能听懂他讲的数算理论的学生而且还这么好学,糖包都不吃了也要学习

果然是天定的弟子。

待师生们用过点心,李淳风原想继续开堂的,偏巧有个小宦官来寻他,说太常寺少卿有请,李淳风就让学生们先自习,自行出门去了。

姜沃津津有味继续看书将她脑海中的数学物理知识,跟古代时代学者们的表述对照来看,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姜沃甚至在想,袁天罡和李淳风一眼相中她做徒弟,说她根骨特殊,或许不是因为她的系统,起码不只是因为她身上带着能够卜算吉凶的系统,也可能是为了她带着来自千年之后的知识。

无数前贤智慧凝成的知识硕果,又由兔朝的教育体系凝练编写为人人可以学习的教材。

“姜司历。”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