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8 被邀请参加极限赛(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既然是野雪,那条赛道的雪就是原封未动的,除了夏季的时候,将赛道的地基做过整理,整个雪道上都是积攒了三场大雪的原装雪。

也就是说,没有适应场地这么一说。

他们拿到手的地图就是他们能够对这个赛道能够了解的全部,缆车直达白山最高峰山顶,挑战赛道长度约800米,部分坡度甚至高于30度,半天然半人工的赛倒倚着陡峭山势修建,特意设计的大小数座雪包,跳台,急弯等,直至最后与常规雪道合并,抵达终点。

总长度是2300米。

“野雪极限赛”五个字足以囊括一切。

“野雪极限赛”也是欧米很有名的比赛,ftfreeride ord tour,世界野雪巡回赛,又名自由式滑雪世界巡回赛。

已经举办了22年的野雪极限赛,有着自己明确的星级制度,以及对赛道和选手标准的制定。

显然这位云顶乐园的老板和华国极限运动协会,都很有自己的目的。

一方面想要将赛道加入“ft”,获得高星级的评判标准,拥有华国自己的高星级野雪极限赛道,二来自然也是想要借助这次的比赛打造声势,既推广了极限运动,又打出了白山云顶乐园的名气,多方合作共赢。

王会长的原话“我们希望能够打造自己的高星级赛场,不是我们的选手出去考级,而是国外的选手来参加我们的考试。推广极限运动不是一蹴而就,国内的常规赛场已经挤满了所有的渠道,所以经过商议,我们应该优先和国际接轨,打造自己的优秀运动员和赛场,再在国内推广。

嗯就像你一样,让你火了的短视频我们还专门做过研究,这或许是唯一打开当前极限运动局面的办法。

一个新势力的出现,需要发出独特的声音,固然从无到有的过程或许艰难,但总需要人去做。

我邀请了国家单板滑雪队的运动员,他们来了。

现在也邀请你,作为我们极限运动最年轻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

这里没有职业区分,没有年龄区分,只有技术和胆量,答应我,尽管去做你自己。”

杭峰盯着手机里的地图很久,他试图记下一些复杂的区域。

如果大家都只凭借手里这张图去比赛,谁对这张图研究的最透彻,记得最深刻,那么就抢占了先机。

地图分为平面图和立体图两种。

都由无人机拍摄。

平面图是从上往下的俯览,可以看见整个赛道的情况,赛道整体里说并不难,雪包最多,障碍比较乱,其实更适合双板滑雪运动员发挥。

路线也不止一条,除了平面图上的整个俯览赛道,其实在赛道内部遍布各种最优路线,只要选手能进去,就能缩短时间。

可惜在急速滑行下,并不是你想要去那条道就能去,包括同组竞赛的选手,都会是你的障碍,进而被迫选择更远的道。

杭峰研究完平面图,就去看立体图。

感觉就有点像在玩一款滑雪游戏了,你的视角可以在整个赛道上畅游,也可以从出发点模拟自己的正在这条雪道上滑行,有时候可以看见前面的障碍,有时候却看不见。可能到了地方才发现这里是一

处大飞包,速度控制不及的情况下,就是直接飞出去。

“喔噢。”郑晔瑜在旁边看着,“我感觉到极限运动的特色,这地方很危险吧如果不绕过去,下面就是一个树桩,如果速度不慢下来,你怎么拐弯”

杭峰点头,但他却在问唐隽“你能算出来吗理论上要多快的速度我才可能从树桩上飞过去”

唐隽看他一眼,拿出纸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两笔答案就出来了。

“65迈就可以了,不过考虑到风速等问题,最好还是在70迈以上。”

“卧槽。”郑晔瑜瞠目结舌,“怎么算出来的”

“初中的知识很难吗”杭峰说这话的时候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得意,“我都算的出来,就是慢一点,你可是三中的学生。”

“”很好,被侮辱到了。

杭峰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继而摇头“这里不可能到70迈,做不到的。”

唐隽也在平板电脑上看立体图,他缩成平面图,又打开立体图,最后猛地抬头“去勘察现场吧。”

“走。”说着杭峰就站起来身。

说去就去,既然要认真的比赛,就要做好各种赛前的准备。

谁说运动员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靠肌肉活着别说现在运动学的硕士博士早就开始进入到职业运动员的生活,就说这次野雪比赛,复杂的地形反而给了杭峰一种“有文章可做”的感觉。

运动和科学,滑雪和数学,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为这次的比赛创造更多优势。

云顶乐园的游客很多,这两天又在搞滑雪嘉年华的活动,晚上有表演,还有酒吧活动,都下午了还有很多的游客往山上走。

好在杭峰他们是参赛的运动员,告知工作人员他们要去勘察现场后,工作人员直接就放侧面的小门让他们进去,挤上了最近的一辆缆车。

缆车很大,六分钟一班,每次可以容纳100个人乘坐,缆车没有座位,但头顶上遍布扶手,站在窗户边就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象。

很美。

这是南方人无法想象的美。

缆车徐徐上行,眼前便是漫天白雪,一片银装素裹,雪山连绵起伏,犹如白色巨龙仰天长啸。

突然间,缆车里响起一片惊叹声。

就见远处一片山涧白茫茫的云雾烘托出一团红彤彤的圆球,骤然间霞光万道,群峰尽染,犹如天门大开,人间仙境。

“美爆了想在这里常住不走了。”郑晔瑜喃喃。

没有人反驳他,至少这一刻的大家想法完全一致。

美到极致,便是流连忘返。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隽轻声说着,又叹了口气。

杭峰转头看他,少年眸子被染上了金色的光,光在眼底跳跃,灵动又神圣,又有几分莫名的伤感,让人忍不住往深处多看了几眼。

过了那片区域,晚霞就看不见了,只有从山峰间隙处透出的点点霞光。

眼前再度恢复白雾萦绕,松柏遍地的宁静气息。

车厢里久久没有安静,但趴在窗户边的杭峰三人注意力却已经不在那里。这一路上来,他们已经看见好几段赛道,因为边缘处有被旗帜作为标识圈出,所以一目了然。

杭峰和郑晔瑜还需要掏出手机,对照现场和手机地图的差距,唐隽却只是沉默地看着,很快下出结论“地图和实际赛道的视觉误差很大,而且明显地图在简单路

段做了缩短处理,和现实不符。具体差距等到了地方,脚踩上去才能确定。”

郑晔瑜一听,有点忧心“地图都不准,不会有危险吗”

杭峰摇头“这就是选手自己需要完成的部分,不然就不是极限运动了。”

唐隽说“数据的不准确会影响你对时速的判断。”

杭峰笑开牙齿“但我可以保证那个地方不可能滑出70迈。”

缆车到站,这里并不是野雪极限挑战赛的发出点,从这里再往山上去,还需要乘坐小缆车,不过已经停运了。

工作人员遗憾“这个缆车站一直到比赛,都不会开放。”

接着这位工作人员说“不过雪道建的时候是有工程图的,我知道经理室那边就有一份,要不我帮你们问问,能不能拿出来看看。”

最后好奇“说起科学滑雪,我记得上次奥运会的时候,不是有个科学骑自行车的拿了奥运冠军”

从经理室再出来,天已经黑尽了,偌大的缆车里就坐着六个人,在黑暗中缓缓的下行。

迎面驶来另外一辆缆车,远远的就像一颗星星般,发出莹润柔软的光,越来越近,直至与他们交错而过。

杭峰收回视线,转头去看唐隽。

晚饭还没吃呢,唐隽却无暇顾及,一只手拿着手机,手机里是拍下的施工图,另外一只手拿着笔,在翻开在腿上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这一次不再轻松了。

他用了很长的时间,甚至有将算到一半的公式划掉过。

但坐在他身边气息很祥和,能够感觉到他在享受这个运算的过程,愉悦的嘴角甚至都勾了起来。

缆车很快到了站,唐隽的答案还没有出来,他将笔记本合拢,说“先吃饭吧。”

“很难吗”郑晔瑜好奇地问。

唐隽说“还好,我在计算正确路线、更优路线和最优路线,还要结合各种赛场上的意外,因素有点多,所以还要考虑杭峰记不下来的情况下,怎么让他保持一个正确的状态。”

郑晔瑜噗嗤地笑,挤眉弄眼“三中的学生,因素多点儿就多点儿呗,难记吗”

杭峰“”谢谢,有被侮辱到。

后来,直到吃饭的时候,唐隽解释他的算法,郑晔瑜才闭嘴。

杭峰头大“在三个小回转内提速五迈,怎么可能这么精准,第二个大回转要保持60迈的速度过弯,不是不行,但身边有其他对手的情况下,肯定会受到影响。还有”

唐隽的手机在餐桌上敲了敲“所以我才要找出更多的路线,才能保证你能获胜。”

杭峰压下情绪,“好,你说。”

“这是我们一开始想要选的路线吧”唐隽将手机打开,将今天下午本来计划要滑的路线画出来,“这条路线是我们第一眼的选择,我想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家都会找速度更快的路,而这条路显然很快,只要能飞过树桩。

但着需要速度。

成熟的选手可以一眼判断能不能做到,优秀的选手可以凭借技巧拼命完成,但你什么都没有。”

杭峰嘴巴张了一下,又闭上了。

被人夸惯,还是第一次被人说自己什么都不是。

然而这是事实,他无法反驳。

唐隽看他一眼,就继续说道“看起来复杂的赛道,大赛组其实已经把路线做好了,能形成障碍的部分按照阶段落,就是3342,面对这些障碍,最多选手一定选

择的是绕过去,剩下优秀的选手一定会选择各种飞跃。”

杭峰点头,听说内容“所有你还有别的想法”

“你看这里”唐隽用手指在平板电脑上一画,“它看起来很难,好像不可能,或许设计者都没有想过,可它确实是一条路”

杭峰看向唐隽手指的方向,看了很久很久,继而不太确定地说“或许可以啊”

“世界野雪单板滑雪极限挑战赛”在杭峰抵达云顶乐园的第三天上午举行。

杭峰第二天上午又上山了一次,通过设计图纸和肉眼所看见的部分,最后定下了路线,就再也没上山过,闭门在房间里进行姿态训练。

唐隽怕影响杭峰训练,就去了郑晔瑜房间,杭峰的房门一关就是一天,直到晚饭。

唐隽进屋期待地看他“怎么样”

杭峰点头“还行,我不是高山滑雪运动员,也没参加过这类比赛,现在已经能够做到我自己最好的程度,明天就看到赛场上的发挥。”

唐隽听的蹙眉“时间太短,不然我就给你做一个路线训练图。”

“路线训练图像游戏那种你还会做游戏”

“我可以学。”

算了,就当自己没问,杭峰无语,只能笑道“知道什么叫脑内建模吗类似于复盘,但却是在脑内,这是一名优秀成熟的的运动员必须掌握的能力。就类似于赛前调整吧,我已经完成了。”

唐隽也一脸愣愣地看他,好一会儿失笑“运动果然是我不懂的地方。”

晚饭后,杭峰接了母亲的电话聊了几句,没到九点就睡下了。

他躺进被窝里的时候,唐隽也上了床,房间里的大灯关了,只有唐隽那一侧的床头灯亮着,灯下的少年捧着一本书看的很专注,杭峰就问他在看什么,唐隽便轻声将看见的内容读出来。

拗口的英文发音,十个单词有大半不认识,没过一会儿,杭峰就打了一个很大的哈欠。

“困了就睡吧。”唐隽头也不抬地说。

杭峰闭上眼,嘴角微勾,说“有种老夫老妻的静谧祥和。”

“”唐隽扬眉,“难道不是爸爸在给儿子讲睡前故事”

“滚。”杭峰被逗笑,翻个身再度闭上了眼,临睡前又用脑子过了三遍路线,睡意才艰难降临。

第二天早上,杭峰四点就醒了。

窗帘透出屋外路灯稀薄的光晕,照出唐隽沉睡的侧颜,睡眠质量一直很好的杭峰才发现,唐隽睡觉竟然有抱被子的习惯。

沉睡的人面朝着自己,侧躺在床上,身上的被只盖了一角,剩下都被他压在身下和腿间,还有一只手臂笔直向前伸出,搭在自己上臂部分。

很轻,几乎没有存在感,但细细感受又温暖柔软,就像他家的猫。

或许是这样的夜晚太安静了,又或者是才睡醒头脑格外清醒,让杭峰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和唐隽做很久很久的朋友。

从16岁到26岁,再到36、46,然后到老,可能还会这样骄傲着,他在知识领域,他在体育领域,为自己的一生自豪,也对对方的成就钦佩。

他们是无法交错的铁轨,犹如疾驰在上方的车轮,永远并驾齐驱。

就,挺好的。

杭峰轻手轻脚地起身,去上了个洗手间,再出来的时候穿上衣服出了门。

别墅里的暖气很足,出了门才能够感受到北方大山的残酷。

昨夜里刮了风,吹了一地的雪霜,薄薄的一层像盐粒子似的平铺洒落在地上,杭峰从上面跑过,留下一连串的脚印。

六点半。

夜色还沉,杭峰带着一身的寒霜回到别墅,就发现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两名岛国选手也起来了,在客厅里懒洋洋地坐着玩手机。

看见杭峰,其中一位年纪大的招呼道“你是已经出去训练完回来”

应届的高中生,还在学习状态里,掌握的知识在高考前都不会还给老师,杭峰勉强也能结结巴巴地聊上两句。

先是简单的问候,然后是今天的比赛,突然另外一更年轻的人似笑非笑地看着杭峰,说了一句话,“因为你们没有自己的赛道,也没有自己的考场,还需要我们”

在杭峰感觉到对方的语气不对时,这人就被他的同伴叫住了。

杭峰脸上的笑淡下来。

“你在说什么可以说的再清楚一点,让我听懂吗”

杭峰笔直看着对方,直言。,</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