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4章(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留守上京的南枢密院使聚众商议,派出议和使者团远赴宋廷,向皇帝奉表修贡,以求缓和之机。宋皇欣然受表,急传诏令下去,要求秋叶罢兵回朝。

秋叶扣押传令使者,加快攻伐进度,以摧枯拉朽之力扫荡完所经的城镇,将兵力全数调集到上京外。

上京危及。

此时的上京万众一心,打破往日种种陋规,全然听从萧政的指派。

萧拓也知局势严重,不能再退。

萧政对付来势汹涌的宋军,首先采用了拖字诀。他唤百姓日夜劳作,加固加高城墙,又从地库里拖出储备的粮食,按数量严格取用。京城一旦稳定了下来,他就送死士出去散播消息,说是上京将亡,遍地金银满室锦缎遭宋人哄抢,各地的草头王再来迟了,势必捞不到油水。

因将近三月的征战搅乱了辽国的皇权统治,各地均有散兵户、豪强客出没,占山占林为王,组起了大大小小的草头势力。萧政利诱他们前来,就是期望他们能冲击宋军的阵脚。为了将谣言作真,萧政还给草头王树立了一个榜样,传出风声说,上京外的康尉县守杀敌有功,受皇帝嘉奖,被封为“新王”,狠狠刺激了一众观望的草头王们。

过了不久,萧政希望的局面终于来临。

宋军多次受草头军势力的冲击,只得分拨军力去打退偷袭,余下的大军悉数压进,强攻上京。

上京坚守不出,历经四次攻击,城墙被杀得摇摇欲坠。

萧政带着全部人马退出上京,望东北方向走避。

秋叶攻占上京后,依然饱受遍地兴起的余散势力冲击,后继的军资、器械、粮草就被耗费了不少,一度供应不及。

此时辽方再议和,迎请长平公主程香出面斡旋局势,终令秋叶点头应许。

攻战杀伐止息,烽烟兵燹退去,边关、中原恢复了平静。

两国议和会场上,辽对宋退让颇多。燕云十六州尽数归还于宋,辽贬损仪制,年年奉表修贡,送出皇亲为质子。宋撤兵退出上京,囤集在北州,对辽形成威慑之势。

秋叶提出附加条件,需萧拓入叶府为奴,遭拒绝。辽国给出理由,萧拓已战死。

秋叶唤哨羽细细排查,最终得到确切消息,上京城破日,萧拓披战甲坚守到最后,被流矢射中咽喉,栽倒于内城门下。银光随后作证,当他骑马抢进门时,还曾提枪扎进萧拓胸口,纵马踏过他的身躯……

秋叶细细问:“萧二未曾穿地坤衣?”

银光仔细回想,答复道:“似乎穿了一件银铠,枪尖刺中他胸口时,一度不能贯力。”

秋叶冷了眼光,又问:“倒地者手持什么武器?”

“战刀。”

“那人恐怕是萧政。”在秋叶的印象中,萧拓向来手持逆天冲击,用以表明冷双成赠送之物的厉害。

银光随后再查,得到消息,辽国确实只有一个萧氏侯爷坐镇宫里,缺少另一人的踪迹,有传言说,已战死。

秋叶相信,栽倒在城下的那个萧家男人,一定没有死,只是隐没了踪迹,不知去了哪里。

他趁着接受辽皇损仪诏书的便利,进到宫里亲自会见了定国公,与对方简短对答几句,终能肯定,坐在御座之旁摄政的萧家兄弟是谁。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