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1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又……又来了?”蒋子宁压低声线,发音中还带着颤抖,眼珠子惶恐地观察四周,好似恶魔随时来袭,毫无征兆的就会将他们俩吞噬。

靖宴冲到桌边,直接把蒋子宁没喝的茶全灌到自己嘴里,睁大眼睛对蒋子宁直点头。

“完了完了,那这里会不会也不安全?咱们快逃吧。”蒋子宁拉着靖宴的手要走。

靖宴不走,一边喊店小二打水要洗脸,一边气喘吁吁地坐下来缓气。“蒋大哥,我跑不动了。休息休息,就算真来人也不怕,你那还有十二个护卫能挡着呢。”

“也对,也对。”蒋子宁不安的坐下来,看着靖宴用毛巾拭净了脸。

这厮长得真是百里挑一,剑眉墨眸,薄唇挺鼻,一张白净无暇的书生脸上,偏偏没有丝毫迂腐气,反而机敏灵动,通身跳脱的英气。一般读书人给人的印象是斯斯文文地,他却不同,活泼至极,到是极为聪慧,心地也好。

靖宴才喝了两万茶,把气儿喘匀了,就听见外间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听人数不在少数。靖宴脸色微变,不安的望着蒋子宁,蒋子宁也看着他。俩人不约而同的站起身,喊了一声跑。

蒋子宁推开后窗,让靖宴先走。

“这可是二楼,你让我跳……跳楼?”靖宴一脸惊奇。

“梯子,有梯子,我早料到会有这步,先留了后路。”蒋子宁炫耀道。

靖宴佩服得冲他点头,忙小心地爬窗,下了梯子。

蒋子宁则掀起袍子,纵身一跃,便落在了一楼的院里。后门早有他备好的两匹马,二人上了马就跑。这时候,二楼已经有三十多名乞丐挤进屋,隔着窗户,伸手晃动着手里的空碗,大呼二位逃跑的小爷施舍。

蒋子宁大喊:“本大爷留了十二人给你们钱,不用谢了!”

兄弟俩骑马绕路走僻静的小巷,一路奔向了东城门外。

“我就不信到这儿了,他们还敢追。”蒋子宁见路边田园景色不错,下了马,和靖宴边走边聊。

靖宴:“你说咱哥俩最近是怎么了,总遇见这种事儿。那些乞丐也怪了,谁都不追,偏偏盯着我们不放。”

“怎么,你还不知道?”蒋子宁挑眉。

“知道什么?”靖宴纳闷问。

“贝西赤把咱俩写进戏文里了,也不知道是哪个钱多烧包的人,自助京城十八个戏班子,在各个茶楼门口免费演咱俩故事。什么乐善好施啊,英雄救美啊……”蒋子宁扒拉着手指悉数,最后是根手指头都不够用了,借用靖宴的继续数。

靖宴疲倦地叹气,“其实戏文里的太夸张,我没戏里说的那么好。”

“我也是啊,也不知道哪个贝西赤是什么情况,非盯上咱俩了。不过也有一点好处,那谁喜欢看他的戏……”蒋子宁说道此处,竟有些害臊了,嘴上禁不住挂着乐滋滋的笑。

“别白日做梦了,亲事还没定呢!”靖宴拍他脑门一下。

蒋子宁立刻展现愁容,“林家老爷说公务忙,要等些日子再议。”

靖宴也蔫吧了,“我也是一样的情况。”

“哥们,你说咱俩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蒋子宁抽抽鼻子,真想和靖宴抱头痛哭。别人娶媳妇儿都很容,怎么他们兄弟娶个媳妇儿比登天还难。

靖宴忙建议将子宁去求贾琏,毕竟以贾琏的身份,帮他和林如海说清很容易。

将子宁失落,“我没脸去找琏大哥帮忙。当初的事一直瞒着他,琏大哥肯定到现在还生我的气呢。”

“你呀,想太多,是好兄弟他就会祝福你的。”靖宴说罢,找了处树下两块地坐着。

将子宁随即也凑了个过来,俩人几乎同样的表情,唉声叹气,发愁各自的婚事。估计满京城贵妇们都想不到,她们眼中的最佳黄金择婿对象,此刻竟然傻坐在树下为婚事发愁,而且完全成了陷入单相思的傻爷们。

“婚事不顺利也就罢了,这几个月还总有人找咱俩的麻烦。你说咱俩是不是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身上有晦气?”蒋子宁总结道。

靖宴瞄一眼蒋子宁,摇摇头。

“我给你算一算啊,这几月咱们碰见的事儿虽然多,但总结起来就这几件,第一就是考;我们总碰见各路高人考校我学问,你那里就是功夫、兵法。第二就是遇;遇乞丐,遇劫匪,遇人调戏良家,遇女人调戏咱们,有一次还有男人……”提到这,靖宴觉得可以点到为止了。

蒋子宁竖大拇指给他:“就是这样,总结的好!”

“再有便是贝西赤的话本了,把咱俩说成了圣人,出门就被各种人缠着。有次一户人家弄丢了一只鸭子,竟然还来找我!”靖宴指着自己的鼻尖,声音有点发狂的趋势。

蒋子宁附和地点点头,也一脸疲倦地样子,他苦哈哈的抱着大叔,哭丧着一张脸,对天大吼:“我们到底得罪谁了啊!”

靖宴灵光闪过,望着蒋子宁。

他们貌似还真得罪过同一个人。

……

入夏以来,农药制备工作就开始有序的进行,一边生产一边像全国各地的小农学堂铺货,同时新生产出的更加轻便的喷洒器也一同运往各地。夏季农闲时,小农学堂的便在各州县开办的义务讲学,所有小农学堂的授课人先生,都是经过严格考核,且入京亲自受贾尚书亲传,很具信服力。

至于农民学不学这些知识,全靠自己。若谁想等以后抓瞎了再求小农学堂,一概不管。经去年病害的教训后,但凡勤快想过好日子的人家,都会派人去听两天课程,时间不算长,也不麻烦,只知道怎么配药,怎么用专门的工具喷药,然后记住多少天以后复喷,这些就足够了。只要能免去病害的危机,天天有好菜饭可吃,谁不愿意?

举国都流行起去小农学堂上课的风潮。若是哪个村县有人懒,不学这个,基本上都会被四周的左邻右舍笑话。在这样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刚好将农业知识得以大面积普及,小农学堂的声誉也是以井喷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覆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三岁娃娃都知道小农学堂是个学种田的好地方。

这样的大好情势下,贾琏总算不用太担心明年的杂||交水稻的推广问题。

与此同时,玻璃厂在前来友好交流的外国友人的帮助下,第一批透光度较好的玻璃出炉,基本上可以跟从国外进口的玻璃品质相当。这些玻璃除了供奉宫廷之外,余下的全部用于温室的建造。

钢铁制造业也渐渐走向优化。以前的钢脆,出废料比较多,而且费力费工废料,百炼才能成钢。后来生产条件足够,采用了碱性转炉炼钢的办法,很有效率地制备出相对结实的钢铁。

之后,小凌庄便有了由钢架支撑的一排排玻璃温室。

建造温室的主要目的是用做春季育苗,当然,冬季的时候也可种植蔬菜了。

每年秋天的时候,外国商船驶到福建,都会带来成品橡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蔬菜品种,和更多的橡胶种子。相对应的,大宋国会为其提供他们所喜欢的纺织品和陶瓷。而今丝织品和陶瓷生产连年翻倍,其所增产的部分几乎全都用在了国际交流上。

大宋国的种植业和制造业,冶金业,炼丹业互相促进发展,进入有序的循环模式,而在发展过程中,贾琏会时不时地拿出一部分出售种苗、种子所获得的钱财,用以鼓励人才创新,使得各行业进一步改良优化,变成了一个更有效的良性循环。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