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九章 张大可的人生良配(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有人做了。

张大可是大洋镇大湾村人,家里人口众多,就像张姓大湾村一样属于望门大族。

张大可在家里排行老三,和二哥相差了整整十二岁。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按照时间推算,张大可出生时正是计划生育最严厉的时候。爷爷奶奶是老封建,信奉“人丁兴旺”,老爸也彻底遗传了爷爷的基因。

张大可的降生本身就是超生了,后面还生了个弟弟。

那时候张大可的父母终年在外挑着货郎担,走村穿巷子,更远的时候要到其他省份去。

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每到过年了,就把张大可寄养在外,来年出去时由母亲背着吃百家饭。而家里老大老二则是由爷爷奶奶带着。

直到后来生意不好做了,回老家时村里妇联主任发现,这两夫妻竟然带着两个儿子回家了。

张大可的母亲倒是痛快人,没有说一句撒泼话,也没有躲出去,而是痛快的跟着妇联主任去做了绝育手术。

但接下来,巨额罚款三万元彻底打垮了这个家庭。

在那个歌诵“万元户”的年代,三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无是笔天文数字。

粮仓的稻谷背走了,小麦没有了,猪羊被牵走了,家里的缝纫机,老黑白,甚至连爷爷早几年开的手扶拖拉机都被拉走了,被抵的债务还不到一万元。

在接下来的每年,一到年关,就会来一次薅羊毛。

那几年,张大可兄妹几个没吃过一顿带荤的,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几个小孩的衣服,也是从亲戚家捡来,大人不穿了的衣服改装的。

那时,特别羡慕邻居的孩子有新衣穿,有猪肉吃

过了几年,大姐到了出嫁的年龄,姐夫家的三千元彩礼上交后,终于还清了债务,那一年,张大可刚迈进了小学一年级大门。

姐姐出嫁后没过几年,哥哥也到了适婚年龄,但苦于家里一穷二白,就一直拖着。

当张大可到了初三年级时,哥哥张海可已经二十八岁,却一直还没有结婚。

不是哥哥相貌差,更不是人品不好,实在是家里太穷了,即便是过年,也没见他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

平时上山下地穿的都是打着补丁的衣服,到了过年时也就是将没有补丁的衣服洗干净来穿。

初三毕业时,张大可强烈要求辍学出门打工,但哥哥说“老三啊,哥哥姐姐都没文化,再穷也要读完高中,如果能够考上大学,咬牙也要供你读下去”

那一刻,张大可抱着大哥哭的是昏天黑地。

高考那一年,经表亲介绍,三十一岁的张海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大龄姑娘。虽然长得一般,但做为村里已经跨入光棍行列的张海口,已经很满意了。

在农村,一般家庭的男孩子在二十四五岁左右就结婚了,到了二十八岁已是属于大龄青年,上了三十岁就算问题青年了。

媒人帮忙挑好了日子,彩礼一万八,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三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这样下来总共四万来块钱,就可以迎娶过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高考结束一个多月,张海可已经问了张大可好几次了,高考分数线过了没有,如果考上了,那自己这个婚可以迟一点结。

张大可偶然间听到父母嘀咕,女方已经知道张海可要推迟结婚的意思,立马就不干了。甚至威胁说,如果把结婚日期延后,那就对不起,只能拜拜了。

其实张大可三天前就已经拿到了高考第三批录取通知书。查分数、领

取通知书,这些都是在张大可悄悄之下进行的。

“哥,我让你失望了,我比本科第三批录取线分数少了十分,让你失望了”张大可低下头不敢看哥哥的脸。

张海可抚摸着弟弟的头发“那咱就去读大专”

“不,哥,我想好了,决定跟村里春望哥去东南省打工”

张大可坚定的说道。

“这个家里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张海可不容置疑的说道。

“不是,哥,我准备一边工作一边复读,或者去考个电大也是可以的。哥,我也快二十了,你就让我做一回主吧”

张大可哀求道。

望着弟弟恳求的目光,张海可觉得自己过于独断专横了,太不民主了。

“好吧,你几时去”

“我打算后天就去”

“那好吧,出门在外注意安全,有事给家里打电话,混不下去了就回家来。”

其实张海可也不懂电大和全日制有什么区别,听闻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复读,觉得也是可行的,只是苦了自己这个弟弟了。

刹那间,张大可感到鼻子酸酸的,眼眶发红。这就是哥哥,这就是亲人。即便哥哥,父母度没什么文化,但他们就是自己坚强的后盾,是自己累了的时候能够歇息的港湾。

自己不去读大学,本来心里挺遗憾的,毕竟每个学子心中都有象牙塔的梦。

张大可想起了曾在书上看到的一段话所有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在冰封的心海,寻找爱的缺口,却在午夜梦回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曙光。

这就是亲情,这就是骨肉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