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国公夫人日常 第254节(2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唯有那些将孔孟之礼牢记于心的文臣们则摆出了一副要血溅御前的姿态来和启和帝争辩。

这部分文臣的举动让贵妃十分的不安,李浩淼知道后就让魏若去劝贵妃,让她务必要放宽心,此事陛下自会解决。

魏若和平宁公主那段时间便频频进宫安慰贵妃,平宁公主更是直接住在了宫里。

那些文臣们不知道怎么想的,竟上折子参起了魏若和平宁公主,说她们为人儿女,不知道劝诫贵妃。

文臣们这么一参魏若和平宁公主,李浩淼和唐元郎便坐不住了。

两人也上折子回参那些官员,说他们素日里什么实事都不做,只知道玩弄唇舌,欺负妇孺。

那些文臣们自是鼻子都被气歪了,说自己没有欺负妇孺。

李浩淼和唐元郎就说那为什么那么多可参的人放在那里你们不去参,偏要去参两个弱女子呢。

文臣们就说她们为人子女不知道劝谏约束长辈。

瑞阳侯府里魏八郎见此情景,就代替兄长写了封折子递上去,说魏若是魏家女,立后问题涉及到朝政,她们魏家的家规向来不允许女子对朝政发表意见。众位朝臣们既是认为安国公夫人和平宁公主应当对朝政发表意见,想必家中女孩出嫁后也能辅佐夫婿立一番大事业了。

这最后一句话十分的刁钻,就差没指着那些朝臣的鼻子说他们家教不好了。

那些朝臣们脸都绿了,却又不能说自家家中女儿可以妄议朝政了。

立后的事情在朝堂上吵了两个多月,大部分朝臣吵了一阵后都觉得横竖五皇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了,贵妃成为太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们想着自己没必要在立后这件事情上太过于在意便也不吵了。

只有部分十分守礼的文臣和部分想要借此留名的文臣仍在继续上折子。

不过他们的声音太小,根本阻挡不了启和帝的意志。

六月中旬的时候,贵妃的封后大典顺利举行了。

启和帝站在上首,看着穿着朝服,一步一步往上走的贵妃,心中感慨万千。

二十多年了,不对,准确说起来应当是三十多年了。

他在她少女时期就认识了她,却碍于当时情势将一番爱恋放在了心中。

等到他总算荣登大位,可以不用担惊受怕的生活的时候,她也没了夫婿。

他当时想着或许这就是两人之间的缘分,于是就不顾众人反对将她纳入宫中。

她进宫的这二十余年,他将他护在羽翼之下,唯恐她受一点委屈,可她还是受了委屈。

他心痛如绞,可他也知道自己就算身为帝王,在一些事情上也必须妥协。

他虽没同她保证,却在心底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会让她成为这个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大皇子谋反的事情在他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那个孩子竟是如此的激进。

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他就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保住他剩余的那几个孩子了,包括大皇子。

大皇子虽然做了那样的事情,可他却仍不想杀他。

他到底是他的孩子。

现在太子已册立,朝臣们也都接受了这个结果,在太子登基前,朝堂前应当不会再有大的风波了。

至于太子登位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那是他们年轻人应当想的问题了。

启和帝牵住贵妃,不对现在已经称为皇后了。

启和帝牵住皇后的手,陪着她完成了整个封后大典。

自五皇子被册立为太子后,魏若发现整个安国公府的氛围都变了。

以往众人虽然也在如常的生活,可魏若能感觉到大家的心里都有些紧张,只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如今,府内众人包括老太君和老夫人都更加从容和笃定了。

不过老太君仍是秉持低调的原则,将所有的子侄都叫到了身边,吩咐他们务必要低调行事,在外不许打着安国公府的名头作乱。

子侄们得了老太君的教导,自是小心谨慎。

魏若听说八爷在酒楼与人发生了冲突,为了避免与那人争执,特意叫来了掌柜,说要赔钱了事。

那人原是个纨绔子弟,原想和八爷闹上一场,拿他立个威,看到八爷如此退让,就更加不肯让步了。

八爷就一直不说话,只问那掌柜要如何行事。

那掌柜能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开酒楼,背后也是有靠山的,他自是知道八爷和那闹事之人的背景。

掌柜见八爷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又见那纨绔子弟不肯罢休,便着人去把那纨绔子弟的长辈叫了过来。

这家长辈来后,知道事情始末后,二话不说就像八爷赔罪。

八爷便也向他赔罪,并坚持留下了银子。

到最后那家长辈又带着那纨绔亲去三老爷府上赔罪。

此事传出去后,京内众人都夸安国公府的家风好,不仗势欺人。

便是有些清流人家原不打算与安国公府这样的人家结亲的,在听说安国公府有一位待嫁的姑娘后也都动了心思。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