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新安郡王见闻录_第137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区区一个杜重风,能带来甚么反击之力?”李徽摇首道,“就算他明年得中状头,进入官场之后,也会因杨家之故受到牵连,无法得到叔父的信任。而且,区区一个状头,便是当了校书郎或者县尉,亦是毫无用处。倒不如等杨家覆灭之后,再安排他入仕得好。”杜重风与杨家走得太近了。而且他除了不愿娶杨家小娘子,不愿与杨家同流合污之外,对杨家并没有甚么恶感。如此之人,或可用,但绝不可尽信。

听罢,长宁公主微微蹙起眉,只得一叹:“阿兄,接下来两三年,咱们的日子会不会格外艰难些?”

“……有叔父在呢。”李徽淡淡地道。

“……”长宁公主垂眸不语。其实他们都很明白,一旦圣人有了合意的继承人,便是她们姊妹再受宠,定然也不如未来的东宫太子重要。而太子是否会向着杜皇后,日后又是否会真正亲近她们,便很难说了。

在灞桥的另一侧,王子献带着何城、王洛娘与王湘娘,亦在为圆悟送别。经过上回引蝉寺之事后,圆悟不再避开他们,王洛娘姊妹也明白了他投身空门的决心,于是终于相安无事。故而当他们得知他将再度出京云游后,便特地过来相送。

“一路小心。”王子献叮嘱道,“莫要随意冒险,斟酌行事。”

“阿弥陀佛。”圆悟双手合十,向他与泪盈盈的姊妹二人行礼,转身离开。

当他缓步行远时,长宁公主发现了远处熟悉的背影,目光微微一动。然而,她到底只是目送这个深藏在她心中的少年郎步步行远,一言未发,连神色似乎也没有任何变化。

不久,越王府众人也即将启程。王氏与高氏等女眷登上朴素的牛车,李衡独自骑着驽马,李玮李璟等人则只能步行。宣城县主见状,忍不住低声哭泣起来。她给父母兄弟们带来了好几车收拾好的行李,里头还有好些钱财,李衡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非他固执不知变通,而是此去数千里,实在是太过危险,带着数车行李与重财并不合适。

越王府众人缓缓远去,远方又有声势浩大的车队辚辚驶来,玉石装饰的牛车马车犹为醒目,按照规制来看显然绝非常人。两厢错过的时候,在迎面而来的庞大车队的映衬下,越王府诸人显得更为狼狈不堪。甚至连护送他们的金吾卫,也不得不避开这个连车夫都有些趾高气扬的车队。

“那是何人?”李徽心中倏然升起了不舒服之感。

不知何时来到他身侧的王子献仔细端详,悠然答道:“江夏郡王。”

“讨厌!”永安公主奶声奶气地说出了几乎所有晚辈此时的观感。

就算是他们迁怒又如何?人与人之间的眼缘,原本就是十分奇妙的。

第七卷:顺势反击

第221章 除夕又至

光阴荏苒,仿佛只是转瞬之间,便又到了年节时分。在张傅母的主持下,清冷寂寥的濮王府里里外外皆是装点一新,增添了不少喜气。就连李徽的寝殿中亦不例外,衾被帷帐一律换了下来,几乎是处处铺设着火红色,映得新安郡王与王子献皆是满面红光。

每当半梦半醒之时,恍惚间,李徽竟然莫名有种二人如同新婚一般的错觉。当然,王子献亦有同感,于是两人亦是越发温存起来。毕竟近些时日以来,难得长安城内看似一片平静,偶尔从繁重的公务之中抽离,尽情与对方水乳交融亦是应该的。

此外,他们心底对即将从洛阳返回长安的濮王妃阎氏也有一两分忐忑。等到阎氏主持濮王府之后,两人相处便未必能如眼下这般随意自在了,如今自当好好把握欢愉的时光。

身为儿子,李徽尚未想好该如何面对母亲的责备与伤怀,只觉得要说服母亲接受他与王子献之事并不容易,索性便暂时不去想了。而王子献有心想好好孝敬这位“母亲(岳母)”,却也觉得不可擅动,尽管心里暗自谋划了许久,仍是没有什么头绪。

回顾这一年,不仅从刚开始便波折不断,折腾出了贡举、采选、姚御医等种种事件,后来还措不及防地损失了越王一家。李徽倏然觉得,自己的运道似乎需要转一转了。于是,他给慈恩寺、引蝉寺等京内外的寺观捐了不少香油钱,另外还亲自给祖父祖母抄了经书,供奉在佛前。长宁公主与永安公主听闻之后,亦是有样学样地在慈恩寺中给祖父祖母做了道场。

待到除夕那一日,李徽早早地便与王子献分别了。一个将宋先生与何城都接到王家,准备祭祀祖先之后,一同欢度佳节;一个则依然入了宫,来到安仁殿中陪着杜皇后闲谈。

不多时,杨贤妃、袁淑妃便陆续领着妃嫔们前来拜见。在这群莺莺燕燕之中,腹部已经高高隆起的杨美人与袁才人显得格外醒目。二人看似对杜皇后与高位嫔妃们都毕恭毕敬,丝毫不敢逾越,但不经意间抚着腹部时,却难免流露出些许自得之意。

李徽望着眼前的场景,竟隐约有种身在战场中央之感。后宫嫔妃们言语中的机锋,其实也并不亚于前朝的唇枪舌剑。她们所能影响的,也绝非仅仅只是自己的位份,还有朝堂中的势力。因为她们争抢的不仅仅是圣人的宠爱,更重要的是东宫太子之位。拥有一群如此野心勃勃的嫔妃,眼前看似“和乐融融”的场景,恐怕顷刻间便会变得格外血腥。

或许,格局的转变,一切的开始,都将源于宫中什么时候诞生新的小皇子。眼下不知已经有多少人正盯着杨美人与袁才人的肚皮,试图从中寻得最合适的机会为自己谋取利益。杜皇后亦在耐心地默默等待着。

新安郡王毕竟是少年郎君,并不适合在众嫔妃中久待。于是,长宁公主牵着永安公主,带着他远远地避了出去。堂兄妹三人来到正徐徐吐着冷香的梅林之中,徜徉漫步,欣赏盛放的红梅。永安公主更是忙着折梅枝,拂新雪,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笑意。

见四下无人,长宁公主禁不住冷笑道:“阿兄可瞧见了?还不知是男是女呢,所有人便都围着她们转了起来。那些新晋嫔妃都知道她们生了孩子之后,便会晋升九嫔,哪里有人敢掠她们的锋芒?便是袁淑妃与杨贤妃亦是不敢妄动,唯恐教对方抓住了把柄,得不偿失。就连阿娘待她们也极好,几乎是有求必应。”

“如今小杨氏不过是个美人罢了,便已经独居一殿,对杨贤妃与裴才人都百般提防。小袁氏唯恐自己刚生下孩子便被袁淑妃害死,前两天故意摔了一跤,险些就见了红,阿娘不得不从尚药局调了两名医女专门服侍她。有医女注意她的用药饮食,想来也不会轻易被袁淑妃成功‘借腹’了。”

“悦娘为何而气恼?”李徽扬起眉,“叔母身为皇后,总揽后宫事务,照顾她们亦是分内的职责,不是么?而且,不过是应她们所求,帮她们尽可能地保住孩子与自己的性命罢了,其实并不费甚么功夫。更何况,叔母适时相助,或可得她们的一分感激,日后也许有些用处呢?”

“……我……”长宁公主咬了咬唇,“我只是心疼阿娘。总觉得无论阿娘做甚么,都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待到她们生下皇子,又如何可能答应将孩子交给阿娘抚养?说不得便会恨上阿娘,将如今的微末恩情忘得一干二净,心心念念都想着争夺皇后之位,将孩子抢回去了。”

有一瞬间,她甚至大逆不道地想过——皇子就如此重要么?缘何她这个嫡长公主远远胜过了两个弟弟,阿爷却仍是一心求子,想让阿娘教出同样出色的皇子?论起宗法,她是嫡长;论起才能,她有自信胜过绝大多数人。然而,偏偏因她是女子,却始终无法真正保护自己的阿娘与妹妹。母女三人的命运,依然系在阿爷与未来太子的手中,竟不能自主。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