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以理服人(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政和三年的新年, 极其寒冷,滴水成冰,赵士程一个冬天都不想出门。

<p/>

上元节的灯会因为大雪而耽搁了, 密州城整个冬天都在和雪作斗争——许多老旧的房子不及时除雪, 就会被大雪压得坍塌,道路不除去积雪,城市就无法运转。

<p/>

所以, 只能在家里写写实验过程, 指点因为寒假而赖在赵府不走的王洋一些知识。

<p/>

王洋最近的写的教程已经粗具雏形,在赵士程的影响下, 他的书都是以尽量让普通人都能看懂的语法写成的。

<p/>

第一条当然是写一个综述, 王洋在扉页写的是自己和老师一起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有所感悟, 所以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记录下来, 作为将来反省己身之物。

<p/>

赵士程看得很头大, 这差不多就是拿着写“子曰”了, 这种名声他可吃不住, 于是勒令将来王洋出书时不能有这一段。

<p/>

王洋有些失望,答应了,但表示自己私下写一本,这总没有问题吧。

<p/>

赵士程当然不会计较这些小事,同意了。

<p/>

书本第一卷是王洋独自发挥, 他先用一个小民的视角, 阐述了普通农人的一生,然后再从这个角度解释农人的生活为何困苦, 解释了“价值”的含义。

<p/>

然后便是写出了工业与农业的意义, 土地集中的危害, 甚至在其中提出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周期律。

<p/>

接着才是阐述如何扩大生产,如何避免天下大乱……

<p/>

以赵士程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很多更深刻的东西都没写下来,很多例子说服力不足,但他没有更多的指点去修改。

<p/>

毕竟王洋才是接触基层最多的人,他的自己感悟或许不是最正确的,却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很多事情,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p/>

这种带徒弟改论文的生活一直维持到二月,这时,气温有所回升,道路通畅,堆积了一个月的朝廷消息,如潮水一般送了过来。

<p/>

在这正月里,皇帝以上天赐下元圭为由,举办了一场大大的祭祀,又听蔡京的要求,把王安石追封为王,送入文庙借天下读书人祭拜,他耗费巨资的延福宫终于落成,邀请了文臣武将一起庆贺。

<p/>

如果说这些都是小事,那其中一个不起眼的消息,就让赵士程不禁眯起了眼睛。

<p/>

“以辽、女直相持,诏饬河北边防。”这消息是说,皇帝招河边边防军,问大辽和女直相持对战的事情。

<p/>

这事肯定没有结果,因为河北边防离东北女直的距离,不比京城离岭南的距离近多少,隔着一个幽云,河北边防能知道女直部的事情就有鬼了。

<p/>

但这却会引起河北边防的注意,等女直和辽国打起来,必然有流民会顺着辽泽逃往宋地,到时就很难克制住画宗联金灭辽的计划。

<p/>

不过,赵士程对这事已经淡定了,以他如今的工业布局,金人南下时,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p/>

“师尊,你看这一章我写得如何!”王洋的声音突然打断他的思考。

<p/>

赵士程拿着看了一会,又递还给他,表扬道:“写得非常不错。”

<p/>

王洋一脸矜持,拿过那张纸,猛然抬头看着小师父,问道:“那,和上次的比起来如何?”

<p/>

赵士程微微一笑:“比起上次,算是大有长进。”

<p/>

“您上次也这么说……”王洋看起来不但没有开心,还很失落。

<p/>

赵士程站在椅子上拍拍他的肩膀:“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啊,就因为你认真思考,反复修改,才会一次比一次优秀,我当然要实事求是。”

<p/>

王洋终于忍不住道:“可是师父,我刚刚拿错了文章,您看到就是上次的!”

<p/>

赵士程一滞,不由轻咳一声,严肃道:“你这徒弟,怎么如此粗心,我说你有长进,只是客气话,你还当真了不成?”

<p/>

王洋神色复杂:“师父,您为什么就不能认真地看我的书呢?徒儿真的很需要你的指点。”

<p/>

赵士程急忙安慰道:“我不是不想指点你,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的路和我的不同,只能你自己走,我最多能解答一些疑问,但若强行指点,说不得便把你带偏了,若如此,便是对天下人的罪过了。”

<p/>

王洋被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顺好毛了,但还是有一点犹疑:“真如此吗,真的不是师父您嫌麻烦,不想再给我解释么?”

<p/>

赵士程义正词严道:“当然不是,我若怕麻烦,岂会有如今的基业,岂会把你带出来,先前每日一信,不就是证明么?”

<p/>

王洋被说服了:“师尊您说得对,是徒儿想岔了,那能再帮我看看么?”

<p/>

赵士程伸了伸脖子,勉强道:“行吧。”

<p/>

唉,徒弟太积极了,当老师的也是很累啊。

<p/>

王洋满意地点头,又道:“陈师弟的信送来了,您这次回信还是让我帮着写吗?”

<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