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减税的背后(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陈循等人不愿意顺遂朱见济的心思蠲免赋税,原因真的很简单,就是朝廷开支日繁,国库日渐亏空,已经拿不出钱来了。

<p/>

不加税都已经是朝廷“仁慈”了,贸然减税,到时候各项事业无法推进,被迫重新征税反而有损朝廷威望。

<p/>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些古代治世,在任皇帝时常减免赋税,不见得是他们真的心系百姓,主要是因为这些皇帝遇上了好的天时。天气转暖,中国作为农业国家粮食产量随之上升。手里有钱粮,才有减免赋税的能力,要不然就是空谈。

<p/>

眼下气候处于下行期,全国近十分之一的地区受灾,财政压力巨大,若是随意减税导致日后赈济粮发放不出来,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见济就是大明朝的罪人。

<p/>

理是这么一个理,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钱去哪里了?朱见济目的不在于减税,而在于借减税一事捅破所有人都不敢公之于众的兼并问题。这件事,没完!

<p/>

所以,朱见济刻意表现得非常不成熟,强硬道:“

<p/>

家无三年之积不成其家,国无九年之积不成其国。朕体恤生民不易,蠲免其赋税,也不求一次减免九年,但只减免一年而已,我大明朝建国近百年,竟无一年之积蓄乎?尔等在此搪塞推辞,是要朕做天下笑料吗?”

<p/>

“此事容不得尔等推辞,若是做不得这事,请辞告老便是,朝中自有英贤愿担负重任。”这话就像是一个斗嘴的孩子说出来的一样,不过朱见济以这个年纪说出这番话来也合乎常理。

<p/>

天子态度如此强硬,哪怕是陈循也不愿忤逆,答道:“陛下圣德,微臣这就召集部内群臣将议定此事,事后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来。”

<p/>

“宫中朝中,一应用度,凡是可以减免者一应减免,冗官滥吏合该罢黜者尽皆罢黜。新朝新气象,尔等可知。”

<p/>

“臣等明白!”

<p/>

再之后,这场令人不悦的对话就结束了,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好事。朱见济转身就回到后宫之中,和太皇太后吴氏言及此事。削减宫中用度一事,自然要和吴氏说。

<p/>

“祖母,外朝的臣子全不把朕放在眼里!气死了!”见到吴氏之后,朱见济当先说的就是这句。

<p/>

外界冷风呼啸,吴氏正在屋内织布,或者说与身边侍女一起织布。这个织布的器具非常巨大,光是缠绕的丝线就有数十道,需要四五人才能够操作,如此器具自然织出来的东西也是非常复杂,光是半成品就织有多种繁复图纹,一些图纹层层堆叠,针脚细密至极。哪怕是朱见济不通此道,也能够感觉到其中蕴含着相当多的心血。

<p/>

听到朱见济的抱怨,吴氏暂且放下手头的工作,笑道:“外朝的臣子多着嘞,是哪个这般胆大包天,胆敢惹我的乖孙呀!”

<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