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反间不行,和合之道(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反间计,为三十六计之一。

<p/>

“反间”二字最初出现于《孙子兵法》的用间篇。孙子在书中还特地指出,用间一共有五种手段,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此处的反间特指策反敌方的间谍为自己所用,也包括故意散布假消息让敌方间谍带回去迷惑敌方。

<p/>

随着时代的发展,“反间”二字的内涵不断丰富,只要是策反敌方的大将gāo • guān,都算是反间之列。说石亨献策反间计其实不太合适,更为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反反间计。

<p/>

因为石亨的计划是假意与孛来交好,通过反出明朝的手段获取孛来的信任,进而打入敌人内部,为来日大明北出草原奠定基础。

<p/>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异常凶险,朱见济哪怕是仅仅看着文字描述,都能够感到其中危机四伏。一着不慎,势必身首异处。这石亨,果真是个异数,这种办法都敢想出来。

<p/>

石亨提出这个计策来,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p/>

其一,今年早春以来,孛来遣使与石亨沟通,请求广开榷场,同时在书信中挑拨石亨与中央的关系,劝他早投草原。此后二人书信不断,关系熟络,如今这些书信石亨都原原本本地交到了朱见济面前。其二,眼下百官参他的奏章不绝,孛来势必有所耳闻,眼下北投草原,孛来的猜忌怀疑会降到最低。

<p/>

石亨与孛来来往的书信朱见济只瞥了一眼而已,颇为识趣地,朱见济没有去问为什么半年前的书信石亨现在才送来,也没有去问所有书信都送来了吗,更没有问上面文字都真实可信吗。

<p/>

这就是明摆着的私通外国,朱见济若是要治石亨的罪现在就可以让锦衣卫把石亨逮捕而来。但是,朱见济不敢,若是将石亨真的逼反了,朱见济承受不起这个代价与损失。无论是对大明朝而言,还是对他自己而言。

<p/>

石亨胆敢将把柄送过来,其实就表明其拥有与草原势力交结的能力,随时都可以反出大明,以其号召力,朱见济不敢想象多少人会随他而去。如今他远在边疆,身边都是亲兵守卫,朱见济没有这个信心在不惊动石亨一系的情况下拿下石亨。

<p/>

不可打草惊蛇呀!朱见济摇了摇头,自继位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如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地。如今哪怕是对石亨有着再多的不满,朱见济也只能够吞下这个苦果。

<p/>

对了,石亨在密奏中还点明了之后计划,称自己会做一些违背国法之事,都是为了取信于孛来,但是绝不会残害生民,待孛来授首后,甘愿自绝于天子面前以赎罪。做下违背国法之事,朝中针对石亨的弹劾势必更甚,天子可顺势擒拿他在京家人,必要时刻甚至可以杀之。局势不可收拾之际,石亨顺势北投,进而打入敌方内部。

<p/>

朝中恶斗到这个地步,不说是朱见济一手造成,但是也与朱见济脱不开干系。眼下石亨都已经设计好了未来之事,条条框框地列出来,要朱见济遵照执行,简直是离谱,究竟谁是皇帝,谁是臣子,朱见济一口的牙都快要咬碎了。

<p/>

到了这一步,石亨就像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一样,看似凶险,但毕竟并非全然无法挽回。只要能够压制下眼下的朝中恶斗,将石亨赚回北京城,到时候要杀要剐就全在朱见济一念之间。

<p/>

石亨的反间计,哪怕是再巧妙,成功的可能性再高,朱见济都是不可能遵守的。这个办法,有些类似于周瑜打黄盖,成功的前提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人家黄盖就是一介武将而已,现在石亨可是大明前总兵官,三军统帅,原本应该由黄盖去做的事情却变成了周瑜去做,这像话吗?大明最高军事长官叛变投敌,朱见济可承受不起这个压力。全是胡闹!

<p/>

朱见济将这封密奏压下,哪怕是最亲近的彭时等人都没有给他们看。同时亲自回信,要石亨将一切行动推迟暂缓。此事兹事体大,你之前刚刚受到朝廷超越常规的礼遇,仅仅是在外数月不得回归北京,由此心生不满而打算反出大明,孛来一定存疑,到时候计败身死,徒为天下笑耳。且你反出草原,孛来不可能去位让你当鞑靼太师,得来的虚衔如何比得上眼下实权,处处受冷眼,为人看不起。最后,朱见济作出承诺,在年前一定让石亨回归中央,重授总兵一职。

<p/>

在写回信的时候,朱见济心思混乱,错漏讹误颇多,涂抹众多。整张回信看着无比凌乱,小学生作业都比这个好。不过朱见济也管不上这些了,匆匆写完之后,就吩咐侍卫乾清宫的一队兵士连夜送往石总兵处,要求一路上换马不换人,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过去。

<p/>

侍卫们见朱见济语气凝重,虽说心中好奇,只是不敢耽误,领命而去。宫里的事情向来瞒不住人,更不要说朱见济身边到处都是眼线。他们如何去想朱见济暂时也顾不上了。

<p/>

送出回信后,朱见济一夜未眠,辗转反侧,次日的早朝根本没有一点的心思。熬过了早朝,朱见济在乾清宫内召见总兵官范广。

<p/>

乾清宫很大,有几十个房间,平日朱见济选择召见臣子的地方都是大殿,高高在上,最是能够彰显自己的威严。而这一次,朱见济选择召见的地方则是书房,不仅如此,朱见济更是一身常服,并准备了两张蒲团,中间排放着一张桌子,正襟危坐,等候范广的到来。

<p/>

书房内,除却朱见济之外,另有三人在侧,一是司礼监少监许源,二是御马监太监郝义,三是锦衣卫佥事刘敬。

<p/>

许源和郝义都是郕王故旧,是朱祁玉的亲信。朱见济没有能力对宫中宦官集团进行大清洗,只能够分化瓦解,挑来挑去,许源自身资历足够,是司礼监少监。之前也不曾与朱见济交恶,正是一个合适人选。这些日子他常伴朱见济左右,宫人都明白,这许源日后势必取代王诚的地位,如今东厂的各项职务王诚已经放手让许源去干了。

<p/>

至于郝义为什么在这,则是因为他掌管宫中御马监,手握一定的军事力量,眼下局势紧张,扑朔迷离,关键时刻还是军队让人放心。朱见济需要保证自己能够掌握一切的军事力量。

<p/>

最后锦衣卫刘敬就不必多说了,与毕旺二人分掌锦衣卫南北镇抚司。虽然职位稍逊毕旺一筹,却更得朱见济欢心,更受重用。刘敬也是一个实权人物。

<p/>

有此三人听命,厂卫即听命。如今将此三人留置在身边,目的也是再明确不过,此事文官集团能够不参与最好就不要参与了。事情已经非常复杂了,让文官参与其中只会让事情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p/>

朱见济都能够猜测出文官们的回应,一定是让朱见济即刻诛杀石亨,以正威严,这种建议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过是扰人耳目而已。

<p/>

石亨献反间计,朱见济不可能一直瞒下去,纸如何能够包得住火,该说还是要说。如今,趁着范广不曾到来,朱见济先行与他们三人提起此事,并且点明此事除他们三人之外,朝中文武百官并无一人知晓。

<p/>

天子透露机密,三人又喜又惊,在短暂的喜悦过后,三人都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来。此事竟然已经恶化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p/>

三人不敢猜测朱见济的心思,这事即便是他们也不愿牵涉太深,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陷了进去。许源见礼道:“陛下今日召见小人前来,不知所为何事,敢请明示!”

<p/>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