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章(1 / 2)

最新网址:www.zoc.cc

事情控制不住,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发展了。这时,七皇子突然跳了起来:“皇祖母,您从小偏心三皇兄就算了,为何还要诬陷孙儿。”其实他心里更想骂的是,你这个死老太婆,为什么没有早些病死。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他的身世才没有什么问题。其实这个时候七皇子知道,如果太后说的是真的,他不但坐不上皇位,恐怕连性命都会不保。所以,他根本就不希望这些是真的。

太后看了他一眼,对简嬷嬷说道:“简嬷嬷,将人给带上来吧!”冯家,绝对是逃不了了的。

☆、第九十五章

看到宝珠出现的那一刻,冯家家主知道他们完了。他谋划了这么多年的计划都泡汤了,看了一眼瘫倒在地上的女儿,暗恨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不是她的疏忽大意,这丫鬟怎么可能还活着。

宝珠将所有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其实在冯氏还没有入宫之前。冯家为了让她得到皇帝的宠爱,便在她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虽然知道她身带名器,但也知道一个女子若是姿容不佳,皇帝也不会有喂口。所以为了能让她更加靓丽,在她进宫前的一年已经开始用吸肌丸,只要是听过前朝秘闻的人都知道。前朝后期有一位皇帝,终身没有子嗣,就是因为后宫盛行的美容丸便是吸肌丸。而女子用多了,便孕育不了子嗣。

而冯家自然也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在冯氏还没有进宫的时候就开始安排。可若是太后和皇后在宫里的话,他们想要偷龙转凤也是不容易的。冯家一直就担心着这事,所以冯氏进宫后不但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还不断的挑拨帝后的关系。在她有了身孕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最后太后看着皇后日渐憔悴不忍心,带着皇后离开了皇宫。这才让冯家的计划得已顺利的进行,等皇太后和皇后她们回来的时候,冯氏都已经做完了月子。

当初冯氏用了许多的药,也确实是怀孕了的,只是那孩子早就已经胎死腹中。冯氏产下的,不过是一个死胎。而那时候的宝珠是冯氏身边最贴身的丫鬟,参与了这些事,又是个冰雪聪明的。事情一落定,她就怀疑冯家可能会杀人灭口,想早些抽身,但又找不到由头。又想起她从小在水都大长,憋气更是一流的。随即便动了念头,引着冯氏将她“勒死”

偏巧,冯氏让扔宝珠的那个宫人又是个胆小的。到了冷宫还没将宝珠给扔到枯井里,一听冷宫的妃嫔一哭,吓得丢下宝珠的“尸体”就跑了。

宝珠本来以为还得想办法爬出枯井,没想到因为那宫人的胆小,她连这个都省了。最后,她本想寻个机会溜出宫去,但皇宫戒备森严,那里是她想出去就能出去的,是她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最后不得已,在冷宫跟那些嫔妃混迹在一起,才活命到现在。

听完这些,满朝文武皆震惊了,丫鬟将每一个细节都说得仔仔细细,根本就不是在说谎。冯家,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混淆皇室血脉。

最后,宝珠还说道:“太后,皇上,若是你们不相信奴婢所说的话,可查看七皇子身上的胎记。是当初冯大人将孩子送进宫之前纹上去的,找人来仔细一验便知。”冯家当年对他们无情无意,别指望她如今会护着他们。在冷宫过了这么些年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她也是早就活够了。她如今要做的就是报仇,她要拉着整个冯氏一族给她陪葬。若是当年他们不做得那么绝,她也许会永远效忠他们的。

事情已经如此,皇帝知道他就是想将事情给压下来都压不下来了。只好让人请了宫中最精湛的纹绣大师,七皇子自是不肯的,被人按着大师一查看。果然如宝珠所言,那大师又拿出了一瓶特殊的东西,倒在娟布上一擦。所谓的胎记就不复存在了。

事实到底如何,根本就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冯家家主闭上了眼晴,他知道冯氏一族完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可是他想到了能想的地方,都没想出到底是哪里露出了破绽?为什么太后会查七皇子的身世。现在想这个都已经没有意义了,无论冯家曾经多么强大,都改变不了将来颓败的事实。

而皇后早就已经吓得丢掉了神魂,她现在万分后悔,当年她若是不听从她爹的话,抱养一个皇子。如今,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所有的一切荣华富贵,身份地位,全都没有了。这个时候皇后忍不住想,她这一辈子若是没有进入皇宫,而是嫁给平常人家,会不会过得更加幸福?

太后看到事实已经大白,看了冯家的人一眼,朝皇帝说道:“事情哀家已经帮皇帝查得清清楚楚了,接下来就看皇帝怎么处理了。”冯氏一族这些年气焰可是长得很的,如今天也算是他们该得的了。不然,若是让他们继续横下去,这大夏的江山都要易主了。

三皇子也淡淡的看向他的父皇,他倒是很想看看,这么大的难题他父皇会怎么解决。没想到他那草包七皇弟居然不是父皇的孩子,这算不算父皇辜负他母后得到的报应。看来父皇是做了什么事情惹得皇祖母生气了,皇祖母才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么对父皇。看中间站着的皇叔一家,顾询又明白了些什么。皇祖母,这是想护着皇叔一家呢。

皇帝脸色铁青,他现在总算明白他为什么看到七皇子就厌烦,原来这家伙根本就不是他的种。冯家真是好大的胆子,想着这些年他还给了冯家这么大的权利,不知道他们还做了什么欺瞒他的事情。这一刻,皇帝真是恨不得将整个冯家千刀万剐才好。又暗恨太后,没想到她居然将这样的事拿到这种场合来说,她还真是不怕皇家的颜面丢尽了。

最后太后又出言提醒了一次,皇帝才做了决定。冯氏被废除皇后之位,赐白菱一条。毕竟曾经是皇帝的女人,也不能死得太过难看。白菱和毒酒,是两个最合规矩的死法。至说冯氏一族,自然是被族杀九族的。这其中最不好处理的就是七皇子了,要说他这事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皇帝倒是想将这么个人跟冯家一起杀了,但居然有人站出来为他说情。最后七皇子只是被贬成了庶人,其实这比让他死了更加难受。

本来是继皇后所出的嫡子,继承皇位都有可能的。但一下子就被打落尘埃,连地上的泥土都不如。而且七皇子平素仗着是皇子,可没少得罪人,这下失了皇子的身份不知道会被人怎么羞辱。这也是三皇子为什么使眼神,让他的人为七皇子说情的原因。他可没忘记,这小子对他做过怎样的事。再说,人活着,总比死了什么都不知道要好得多。

冯氏一族有了这样的下场,太后总算是松了口气。在她死之前能解决掉冯家是再好不过的,她那傻儿子对冯家太过轻心了,总以为冯家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解决了这么个大患,太后总算是松了些气,不过想到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硬仗要打。

皇帝估计也察觉了太后的用心,出声道:“母后,孩儿不孝,这些事还要劳您费心。您身体不好,还是先回宫歇息吧!省得看到这些人气坏了身子。说着,便给秦公公使眼色。”无论如何,他绝对不能让母后将那件事情给说出来。他已经丢了这么大一个脸了,若是父皇的遗诏这个时候被别人知道,他这个皇帝也别想当了。

秦公公是什么人?那是从小就跟在皇帝身边的人,比皇太后这个当娘的还要了解皇帝。皇帝眼神一过来,他就知道是什么事了,忙上前去扶皇太后。

若是平常看到皇帝脸上恳求的表情,皇太后说不定就心软了。但这会儿,她知道她若是错过了这次的机会,恐怕永远都没有机会了。皇帝那性子,肯定会将她囚禁起来一直到她死为止,她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太后挥开秦公公要扶她的手,淡声道:“哀家的事情还没有完,皇帝不用急着让人带哀家走。”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皇帝也确实无法。只得先派人将冯家的人清出殿外,这时候他暗暗后悔。前些天晚上不应该那样直白的拒绝母后的要求,若是他当时假装答应了,如今天就不会有这么一出了。

太后又坐到了龙椅之上,朝下面的朝臣说道:“后宫发生了这样的事,是哀家这个太后没当好。如今,哀家年纪大了,后宫也是管不下来了。哀家观后宫众妃,也无人可担后位之责。为免后宫嫔妃再生异心,望皇帝早立太子,稳定人心。哀家自知时日无多,还望皇帝让哀家在死之前看到大夏的继承人。如此,到了黄泉,哀家才可像先帝做个交代。”既然都要死了,就将所有的事一并解决了。

太后话音一落,有好些朝臣都跪下来附和。要求皇帝早立太子,以安人心。这皇后之位空了出来,若是有皇子的妃子坐了上去,恐怕又是一段风波了。但若是皇上立了太子,再另立谁为皇后都无关紧要了。

皇帝知道,今个他不给个答复是肯定不行的了。所以暗暗的咬了咬牙,朝太后说道:“母后放心,儿臣三日之内便会下旨,立三皇儿顾询为太子。”早知道会到这么一步,那天晚上,真应该将母后给掐死。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么一出了。

☆、第九十六章

第二个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太后毕竟是皇帝的母亲,他的软肋在哪里她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那日若是皇帝肯发个毒誓,兴许她就不会将事情闹到这里来了。太后静下心来,点了点头:“有皇帝此言,爱家也就放心了,将来这后宫无论谁是皇后,哀家都不用担心了。”

“哀家这一辈子,能嫁于先帝是哀家的福气。但哀家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了皇帝和怀王两个儿子,如今哀家老了。也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两个。皇帝,你能一直爱护你的皇弟吗?”太后抱歉的看向顾琛,对不起琛儿,母后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母后,这是自然地。”如果之前他还没有对皇弟起任何杀心的话,那么现在根本就是恨不得他赶快去死。他就不明白,为什么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喜欢他,都觉得他好?

皇帝觉得他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太后应该会罢休了。这个时候安抚了母后,日后若是怀王“谋反”他还是一样的能让怀王府瞬间消失。这,就是皇权的力量。不过,皇帝这回是真的小看了太后的绝心。太后顺着他的话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当着哀着和满朝文武的面,发个誓。不论将来怀王府做了什么,你都要保他们一世尊贵。”

皇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母后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样的承诺他怎么可能会答应?这和父皇留给顾琛的遗诏有什么区别?即使他将来真的谋反,自己也动不得他?

太后根本就不给皇帝机会,叹了口气道:“皇帝,你父皇在时最疼你皇弟。哀家也不是不放心你,只是你发个誓,哀家见到了你父皇才好像他交代。你这孩子,不会连这个目的都不答应哀家吧!”无论如何,太后是打定了主意要让皇帝在众大臣面前发誓。

这会儿,满朝的大臣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这些人能混到今天的位置,有那个不是人精。看太后和皇上的样子,八成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这样。看太后的样子,是皇上想要对怀王做什么吗?若真跟他们猜得一样,就更不能出声说什么了。知晓当年内情的老臣也都没开口,虽说太后的这些要求有些过份了,但皇上若是真有对付怀王府的心思就真的不大好了。让他做出一个承诺总比逼得太后拿出当年的遗诏要好,若是那份遗诏出来,如今的大夏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了。所以,老臣们也默许了太后这一举动。

太后此时脸色苍白,但她的意识从未有过的清醒。她想着,若是皇帝真的不如她所愿,那么她也就真的不为他着想了。她会当着朝臣的面,将遗诏给公告天下,到那时候她恐怕是撑不住了。这大夏的江山,她也不想管了,若是琛儿真的起了心思,说不准还能为大夏带来更好的未来。

这个时候,皇帝突然妥协了:“母后,儿臣发誓,无论皇弟将来做了什么,儿臣都保他一世尊荣。”

虽然不知道皇帝是出于什么心态答应了太后,但有了这句话,太后一直担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她微微的笑道:“很好,很好……”突然又看向顾询,约莫是让他不要忘了答应自己的事。又心疼的看了一眼顾琛,她这个当娘的,能为他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太后才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由简嬷嬷扶着她,可是还没走几步,太后便软倒在了起上。简嬷嬷扶都扶不住,忙将人移回慈宁宫中。

太医把过脉后连药方都不敢开了,太后怕是不行了。皇帝,顾询,还有怀王府一家人全都站在太后的床边。太后脸色苍白得像要透明了一样,但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笑意,好像是做了什么好梦一样。有一位太医给太后施了针,才后才幽幽的醒了过来。

看到站在床边的人,笑道:“今天哀家把算有的心愿都了了,这幅身子也是撑不住了。你们都别怪哀家,哀家只是想整个家都好好的,大夏也好好的。皇帝,你答应哀家的事,希望你能做到。”说完又看向顾琛:“琛儿,母后对不起你。”当年若不是她,这孩子才是皇帝。

“母后。”都知道太后可能是不行了,兄弟俩都想起了守望相助的那些日子。太后,无论如何都是他们的亲生母亲。

这时候,太后目光开始涣散,嘴里轻轻的说道:“来生,我再不入皇家。”皇家的人要守的东西太多了,来生,她要投身到一个普通的人家,享受父母的娇宠,丈夫的疼爱。再不用为了守护着国家,而委屈了自己的儿子。似乎,她已经看见了来生的美好。太后微笑着,渐渐的闭上了眼睛。

这个在后宫位尊了一辈子的女人,就这样去了。

太后死了,是国殇,敲响了皇庙高高挂着的殇钟。皇都内外,除了白色,再不允许有其它的色彩。所有的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不敢大肆的欢笑,就连皇都最热闹的花街都静得没有人烟。

慈宁宫中,跪了一地的人。顾谨和牡丹都还没能回过味来,今天这么一天,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太后,就这么走了。牡丹记得,太后前世似乎没有死得这么早的,到底是那里出现了偏差。但太后为怀王府做的,他们还是记在心里了,虽然那也不是为他们而做的。

最新网址:www.zoc.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